2013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二)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5页,第II卷6-16 页,共
300分。
考生注意:
1. 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 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 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监考老师将试卷、答题卡一并收回o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Mg 24 Cl 35.5 Fe 56 Ni 59 Br 80 I 12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 下列物质转化过程有可能发生在人体内的是 A. H2O中的O转移到O2中
B. CO2中的O转移到H2O中
C. C6H12O6中的0转移到C2H5OH中 D. H2O中的0转移到CO2中 2. 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凋亡 B. 细胞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C. 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 D. 动物幼体内也有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过程
3. 甲、乙两图为某二倍体高等生物某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形成图甲细胞过程中发生过交叉互换
B. 甲、乙两图说明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1·
C. 甲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8条姐妹染色单体 D. 若图乙表未卵细胞,则图甲表示次级卵母细胞
4.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试验中,成功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有关分 离定律发现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
B. 假设的核心是:F1产生了数量相等的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两种配子 C. 根据假设设计了测交试验并推理出相应结果
D. 做了多组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F2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3:1,以验证其假设
5. 农田生态系统直接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活资料,科研人员对一块玉米田进行了一系列研 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调查玉米田中某种土壤动物种群f度的常用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B. 该农田中的玉米长势整齐,故其垂直结构没有分层现象
C. 研究该玉米田的范围和边界、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D. 随机扫取玉米田的表层土样,可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6. 将一大豆幼苗水平放置,由于重力影响生长素在体内的布,根、茎分别表现出正向地性 和负向地性。下图是根、茎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C、D两点可分别表示根近地侧和远地侧的生长状况 B. A点对应的浓度下,相应器官的生长速度比B点快 C. 与C点相比,D点有更多的生长素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D. 水平放置的幼苗,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体现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7. 下列选项中物质或概念之间的包含或从属关系与右图;的是
·2·
8. 250C时,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当溶液中C(H+)=1xlO-1 mol.L-1,时,有气体产生;而当 溶液中C(H) = 1x1O mol.L时,又能生成沉淀。则该组离子可能为
A. HCO3-、Na+、Al3+,NO3- B. Fe2+、Na+、SO42-、NO3-
2+ + 2- -Mg、NH4SO4Cl C.
+-13-1D. Na+、MnO4、NO3-、S2-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烯和聚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
B. 甲烷、苯和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乙酸和乙酸乙酯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D. 葡萄糖与果糖、淀粉与纤维素分子式相同,均互为同分异构体 10.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 二氯甲烷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B. 常温常压下,3.4 g NH3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2NA
C. 常温常压下,64 g 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5NA D. 1 mol O2与金属钠完全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NA
11.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 化物中,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 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Y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B. 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W>Q>Z>X>Y C. 氢化物的沸点Y>Q
·3·
D. 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Q的强
12. 分子式为C9H11Cl,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其可能的结构有(不考虑立 体异构)
A. 5 种 B. 9 种 C. 12 种 D. 15 种 13.向一定量的Fe、Fe0、Fe304的混合物中加人100 恰好使混合物完 全mL 1 mol.L-1的盐酸,
溶解,生成224 mL(标准状况)气体,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 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为
A. 2.8 g
B. 5.6 g
C. 11.2 g
D.无法计算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 的得0分.
14. 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 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 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
B. 德国天文学家幵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 力定律 C. 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静电力常量 D. 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定律 15. 如图所示,沿直线运动的小车内悬挂的小球A和车水平底板上放置的物块B都相对车 厢静止。关于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物BS不受摩擦力作用
B. 物块B受摩擦力作用,大小恒定,方向向左 C. 物块B受摩擦力作用,大小恒定,方向向右 D. 判断
16.如图所示是质量为1kg的滑块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 的v-t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在t=1s时,滑块的加速度为零
·4·
因小车的运动方向不能确定,故物块B受的摩擦力情况无法
B. 在4s-6 s时间内,滑块的平均速度为2.5 m/s C. 在3s-7 s时间内,合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2 W D. 在5s-6 s时间内,滑块受到的合力为2 N 17. a、b、
c,d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四颗人造卫星,其中a、c的轨道相交于P,b,d在同一个圆轨道上,b、c轨道位于同一平面.某时刻四颗
人造卫星的运行方向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c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b的加速度 B. b、c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角速度 C. a、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d的线速度 D. a、c存在相撞危险 18.如图所示,一个“Y”
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长度均为L,在两橡皮
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若橡皮条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
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2L(弹性限度内),则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
A kL B. 2kL C. 3kL 215kL 2D. 19. 如图所示为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启动过程中的v-t图象,Oa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b段 表示以额定功率行驶时的加速阶段,bc段是与ab段相切的水平直线,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0-t1时间内汽车以恒定功率做匀加速运动 B. 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v2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2013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二)理科综合能力测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