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进一步提高中学课堂教学针对性、
实效性的实施意见
中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理想的途径。几年来的探索实践,大家基本形成了共识,课堂教学改革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最重要的阵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要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
当前我区以优质课堂构建为中心的集体备课、校本教研、学科研修和学访听课活动不断深化,中学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但我们也应看到,一些学校的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待提高,课堂教学尤其是常态课的教学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还有差距,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还缺乏制度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是近一段时间中学课堂教学应着力解决的问题和把握的重点,为此我们提出《进一步提高中学课堂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实施意见》,希望各中学结合学校实际,认真研究,提出学校的工作重点和落实措施。
一 、充分认识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是提高
1
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我们实施新课程标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应在四个方面得到体现。即教学要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要体现适应性;教学活动要重视反馈和矫正。这四个方面具体说,满足学生的需求要在情感、认知和升学等方面体现;教学的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要在分层次教学中得到体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得当要在学生的兴趣中得到体现;教学反馈和矫正要在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及时得到体现。
我们能够很好的把握课堂教学活动的这些关键点,就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 、加强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提高教学水平
深入开展教学改革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校本教研是促进学校和教师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个性化发展的“加油站”。很多青年教师在谈到自己的发展和取得的成果时,都认为得益于学校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要紧紧抓住校本教研这块阵地,要把教学研究的“着眼点” 放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立脚点”放在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上,把“切入点”
2
放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上。学校要形成教研组良好的研究氛围,加强专题研究,开展听评课活动,让教师在教研活动中通过“上课、听课、研讨、反思、评价”的研究过程达成共识,实现资源共享。
集体备课是教师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极好途径。在集体备课中,要研究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策略,要研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具体方法,要研究优化教学过程的设想,要研究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要预测教学反馈的问题等等,通过系列的研究使每位教师对实现课堂教学效果心中有数,同时也解决了遇到的问题,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当前一些学校班级数过少,同头教师无法实现集体备课,建议实行多学校的同头教师联合备课,以此弥补集体备课中的缺陷。
三、结合学生实际,教师要精心备好每节课 精心备好每节课说起来是必须的,但做起来并非易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精心备课是前提。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进一步搞好个人的备课。教师要从自己任教的学生实际出发,从备学生做起,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缺陷,诸如此类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更要在教法上多动脑筋,要探讨教
3
学的艺术,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对于情境的创设,寻找新知与学生已有认知的切入点,如何设计学生课堂展示环节,如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等都需要教师课前精心策划。
“精心备课可以使我们收获课堂的精彩”,精心备课可以使学生在丰富的课堂活动中收获知识和能力。
四 、把握课堂教学的主体,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出发点,课堂教学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新课程标准的的核心理念就是满足每一位学生发展。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教师要主动适应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学的目的,刘长兴同志曾概括为“学会、会学、乐学”,即帮助学生获得“双基”,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激励学生保持兴趣,享受学习。因此,教师要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教师只有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课堂设计的思路才不会偏离,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发展,来考虑和安排课堂的每一项教学活动,要认真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生活经验和知识能力的储备,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浓厚的兴趣、自主学习的态度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4
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努力实现教学目标
在落实新课程标准,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都深切的感到,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实现有效教学,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要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手段,逐渐消除低效、无效的教学环节。
对课堂的精心设计,要突出课堂解决的知识点和中心环节,要精心设计有一定梯度和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讨论题;要精心设计课堂训练、反馈检测,努力做到难易适中,让学生练有所得。
在教学环节上要把握好“讲”和“练”两个最主要的环节,讲要讲清楚,让学生真正理解;练要练得会,让所学知识真正得到落实。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参与进去,讲的效率才会高,练的效果才会实。
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艺术的体现目的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获,教师教学方法得当与否,关键看学生的收获怎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通过学习教材,逐渐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课改理念中强调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有意识地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必然会增强教学内容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进一步提高中学课堂教学针对性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