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二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月测试题
化 学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7×3=51分最新试卷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1..
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榜定题名。 一、
1. 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电能是二次能源 B. 水力是二次能源 C.天然气是二次能源 D.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 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C.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
D. 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3. 反应4NH3+5O2
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 量 增 加了
0.3mol,则 此 反 应 的 平 均 反 应 速 率v(X)为 ( ) A. v(NH3)= 0.002mol?L?s B. v(O2)= 0.1mol?L?min
-1
-1
-1
-1
-1
-1
-1
C. v(NO)= 0.008mol?L?s D. v(H2O)= 0.18mol?L?min 4.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 B.CO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
2CO2(g) =2CO(g)+O2(g) ΔH=+2×283.0 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
5. 反应A(g)+3B(g)
的是( )
A.υ(D)=0.4 mol / ?L·s? B.υ(C)=0.5 mol / ?L·s? C.υ(B)=0.6 mol / ?L·s?
-1
-1-1
-1
-1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
D.υ(A)=0.15 mol / ?L·s?
6.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 ) ①C(s)+O2(g)===CO2(g) △H1 C(s)+1/2O2(g)===CO(g) △H2
②S(s)+O2(g)===SO2(g) △H1 S(g)+O2(g)===SO2(g) △H2 ③H2(g)+1/2O2(g)===H2O(l) △H1 2H2(g)+O2(g)===2H2O(l) △H2 ④CaCO3(s)===CaO(s)+CO2(g) △H1 CaO(s)+H2O(l)===Ca(OH)2(s) △H2
A.①
B.④
点燃 C.②③④ D.①②③
点燃 7. 已知化学反应2C(s)+O2(g) 2CO(g);2CO(g) + O2(g)
2CO2(g)都是放热反应。
据此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相同条件下) ( ) A.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 C.12gC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D.将两份质量相等的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比生成CO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
8. 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mol、-1411.0 kJ·mol和
-1366.8 kJ mol,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 ( )
A.-44.2 kJ·mol B.+44.2 kJ·mol C.-330 kJ·mol
-1-1
-1
-1
-1
-1
D.+330 kJ·mol
-1
9. 化学反应N2+3H2 = 2NH3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N2(g)+3H2(g) = 2NH3(l);⊿H = 2(a—b—c)kJ·mol B.N2(g)+3H2(g) = 2NH3(g) ;⊿H = 2(b—a)kJ·molC.
-1
-1
13-1
N2(g)+H2(g) = NH3(l) ;⊿H = (b+c—a)kJ·mol 2213-1
D.N2(g)+H2(g) =NH3(g) ;⊿H = (a+b)kJ·mol
2210.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固体硫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 C(金刚石);△H=+1.90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101kPa时,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
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 2H2O(l); △H=-285.8kJ/mol
D.在稀溶液中,H(aq)+ OH(aq) = H2O(l); △H=-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
+
-
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大于57.3kJ
11.已知:(1)Zn(s)+1/2O2(g) = ZnO(s);H =-348.3 kJ/mol
(2)2Ag(s)+1/2O2(g) = Ag2O(s);H =-31.0 kJ/mol 。 则Zn(s)+Ag2O(s) = ZnO(s)+2Ag(s)的△H等于( ) A.-317.3 kJ/mol
B.-379.3 kJ/mol
C.-332.8 kJ/mol D.317.3 kJ/mol
12. 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13. 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
890.3 kJ/mol、2 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s)+
1O2(g)=CO(g);△H=-393.5 kJ/mol新课标第一网 2B.2H2(g)+O2(g)=2H2O(g);△H=+571.6 kJ/mol
C. CH4g)+ 2O2(g)=CO2(g)+2H2O(g);△H=-890.3 kJ/mol D.
1C6H12O6(s)+3O2(g)=3CO2(g)+3H2O(l);△H=-1 400 kJ/mol 214. 在100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1/3体积,CO2占2/3体积,且
C(s) +1/2O2(g) = CO(g); △H = -110.35 kJ/mol CO(g) + 1/2O2(g) = CO2(g); △H = -282.57 kJ/mol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
A.392.92 kJ B. 2489.44 kJ C. 784.92 kJ D. 3274.3 kJ 15. 反应C ( s) + H2O (g)
CO ( g) + H2 (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
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 增加C的量
C.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D.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 使容器体积变大
16、 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它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
收可得100gCaCO3沉淀。则完全燃烧1mol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是 ( ) A、0.5Q B、Q C、2Q D、5Q
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17. 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H=―Q1 kJ/mol 2H2S(g)+O2(g)=2S (s)+2H2O(l) △H=―Q2 kJ/mol 2H2S(g)+O2(g)=2S (s)+2H2O(g) △H=―Q3 kJ/mol
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 Q1>Q2>Q3 B. Q1>Q3>Q2 C. Q3>Q2>Q1 D. Q2>Q1>Q3
Ⅱ卷非选择题(共49分)
18.(6分).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Ⅰ C(s)+O2(g)=====CO2(g);ΔH1<0 途径Ⅱ 先制成水煤气:
C(s)+H2O(g)=====CO(g)+H2(g);ΔH2>0 ② 再燃料水煤气:2CO(g)+O2(g)=====2CO2(g);ΔH3<0 2H2(g)+O2(g)=====2H2O(g);ΔH4<0 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途径Ⅰ放出的热量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 (2)ΔH1、ΔH2、ΔH3、ΔH4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 19.(9分)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 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
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克NO2需要吸收16.95kJ热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NA表示阿伏加 德 罗 常 数,在C2H2(气态)完 全 燃 烧 生 成CO2和液 态 水的 反 应 中,每 有5NA个电子 转 移 时,放 出 6 5 0 k J的 热 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分)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Fe2O3(s)+3CO(g)== 2Fe(s) +3CO2(g) △H= ―24.8kJ/mol ②3Fe2O3(s)+ CO(g)==2Fe3O4(s)+ CO2(g) △H= ―47.2kJ/mol
③Fe3O4(s)+CO(g)==3FeO(s)+CO2(g) △H= +640.5kJ/mol 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
③
①
21.(12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烧 杯 间 填 满 碎 纸 条 的 作 用 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2. ( 10分 )l mol MnO2粉末加入50mL过氧化氢的溶液里(ρ=1.1g?L),在标准状况下,
放出气体的体积y和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
(1)实验时放出气体总体积是__________。 (2)放出一半气体所需的时间约为__________。
(3)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是__________。 (4)过氧化氢溶液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23.(7分)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
3A(g)+B(g)=XC(g)+2D(g)。4min后经测定知,D的浓度为0.5mol/L, C(A):C(B)=3:5,C的反应速率是0.125 mol?L?s 求(1)此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
(2) 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多少?X的值是?
-1
-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甘肃省西和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