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直流输电工程建设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建设直流输电工程,到2002年已有5项直流输电工程投人 运行,还有3项直流输电工程与制造厂家已签订了合同,计划于2005年以前建成,另外 还有一些工程在计划之中,已投人运行的5项直流工程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一2。
1,舟山直流输电工程
1980年国家确定全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中国第一项直流输电工程,它既解决了浙 江大陆向舟山本岛的输电问题,又具有向建设大型直流输电工程过渡的工业性试验性质。 工程的第一期为单极金属回线方式,-100kV, 500A, 50MW。第一期工程于1984年开始 施工,1987年进行调试并投人试运行,1989年正式投人商业运行。工程的最终规模为双 极?100kV, 500A, 100MW整流站在浙江省宁波附近的大碶镇,逆变站在舟山本岛的鳌 头浦,线路全长54km。
舟山直流工程的主要特点如下:
(1)受端为弱交流系统。在工程设计和投运初期,当逆变站不装设调相机时,对于不 同的受端系统运行方式,换流站的短路比仅为1.06~2.31。为改善逆变器的换相条件和提 高受端交流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在逆变侧换流变压器的第三绕组上装设了一台30Mvar的 调相机,这样可将短路比提高到6.3~7.6。
(2)直流输电线路为架空线和海底电缆交替分段混合型。全长共54km,其中12km为 海底电缆(分两段),42km为架空线(分三段),从而增加了过电压保护的复杂性,同时
给利用电力线载波也带来了困难。
(3)采用直流输电可以使舟山电网与华东电网非同步运行。可利用直流输电的快速控 制,根据舟山地区的负荷变化来自动调节直流的输送功率,对受端系统进行调频,以保证 舟山电网的频率质量。
(4)工程从科研设计、设备制造到调试运行,全部依靠国内的技术力量,具有工业性 试验的性质,为直流输电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1997年舟山地区新装一台125 MW发电机,使系统装机容量增加到186MW,在低谷负 荷时有多余的电力可向浙江大陆输送,从而对工程提出了功率反送的要求;另一方面控制 保护设备也极需更新。1998年对设备进行了更新和改造。采用微机型控制保护装置取代 了原来的数控型,并增加潮流反送的功能,使舟山工程具有双向送电的能力。另外,将原 来的磁吹避雷器也全部换成了氧化锌避雷器。舟山直流输电工程原理接线见图l一6。
2,葛洲坝一南桥直流输电工程(简称葛一南直流工程)
1982年开始对葛洲坝水电站向华东送电进行可行性研究,由于直流输电在远距离输 电和联网方面的优点,最终选择了直流输电方案。该工程既解决了葛洲坝电站向华东上海 地区的送电问题,又实现了华中与华东两大电网的非同期联网,它具有输电和联网的双重 性质。葛一南直流工程为双极?500kV、1200A、1200MW, 输送距离约1045km。整流站在 葛洲坝水电站附近的葛洲坝换流站,逆变站在上海的南桥换流站。这种大型直流输电工程 的换流设备,我国尚不能制造,同时又缺乏工程设计经验,因此工程设计和设备制造全部 由国外承包商承担。1984年国家批准了工程项目,同年12月与原瑞士BBC公司和德国西 门子公司签订了供货合同。由BBC公司总承包,西门子公司提供南桥换流站的全部一次 设备。1985年10月开工,1989年9月极1投入运行,1990年8月全部工程建成,并投人 商业运行。葛一南直流输电工程原理接线见图1—7。 3.天生桥一广州直流输电工程(简称天一广直流工程)
天一广直流工程于1991年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1997年与德国西门子公可签订了供 货合同,2000年12月极1投入运行,2001年工程全部建成。该工程为西电东送工程的一 部分,它和天一广500kV交流输电工程形成交直流并联的输电系统。工程建设的目的是解 决天生桥水电站以及云南、贵州的多余电力向广州负荷中心的送电问题,其直流工程为双 极?500kV、1800A、1800MW, 西起天生桥水电站附近的马窝换流站,东至广州的北郊换
流站,全长约950km。工程的主要特点为远距离大容量的交直流并联输电,可以利用直流 输电的快速控制来提高交流的输送容量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葛一南直流工程相比,本 工程采用了以下新技术:①为提高直流侧的滤波效果,直流侧装设了直流有源滤波器;② 为减少直流侧外绝缘的闪络故障,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和阀厅的直流侧套管均采用新型合 成套管;③采用光电型直流电流测量装置;④直流侧的金属回路转换断路器采用SF6断路 器。为了促进换流设备的国产化,少量的换流阀在国内制造厂进行组装和试验。天一广直 流输电工程原理接线见图1—8。
4嵊泗直流输电工程
嵊泗直流输电工程是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极海底电缆直流工程,主要解决从上海 向嵊泗岛及宝钢马迹山码头的送电问题,同时也考虑到当嵊泗岛上的风力发电发展到一定 规模时,也具有向上海反送的功能。工程的主要特点是受端为弱交流系统,并含有相当大 量的宝钢马迹山码头的动态冲击负荷,从而使工程的控制保护系统以及受端的无功补偿方 式在技术上均需进行特殊的考虑。工程为双极,?50kV, 600A, 60MW,可双向送电。直 流输电线路从上海的芦潮港换流站到嵊泗换流站,共66.2km,其中59.7km为海底电缆,
6.5km(分两段)为架空线路。1996年完成各种研究工作,1997年进行设备订货,2002年 工程全部建成。除控制保护装置由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供货外,其余全部设备均由西安 电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承包。嵊泗直流输电工程原理接线见图1一9。
5.三峡一常州直流输电工程(简称三一常直流工程)
三一常直流工程主要为解决三峡水电站向华东电网的送电问题,同时也加强了华中与 华东两大电网的非同期联网。该工程为双极?500kV, 3000A, 3000MW。直流架空线路从 三峡电站附近的龙泉换流站到江苏常州的政平换流站,全长共850km。换流设备由ABB公 司承包,政平换流站的换流变压器和平波电抗器由西门子公司提供。在引进设备的同时, 也进行了技术引进和技术转让,其中部分主要设备(如换流阀、换流变压器、平波电抗 器、晶闸管元件等)在国内制造厂进行试制。工程于2002年12月极1投人运行,2003年 5月全部建成。三一常直流输电工程原理接线图见图1一10。
6 正在建设的三项直流工程
除上述已运行的5项直流输电工程以外,还有以下三项直流工程与制造厂家已签订了
供货合同。
(1}三峡一广东直流输电工程。本工程主要为解决三峡水电站向广东的电力输送以及 实现华中与华南电网的非同期联网。工程为双极? 500kV、3000A、3000MW。直流架空线 路从湖北的荆州换流站到广东的惠州换流站,全长约960km。计划2004年2月极1投入运 行,6月双极全部建成。换流站设备由ABB公司供货。
(2)贵州一广东直流输电工程。本工程为西电东送工程,主要解决西南水电与火电向 广东珠江三角洲负荷中心的送电问题。直流架空线路由贵州的安顺换流站到广东的肇庆换 流站,全长约880km。工程为双极?500kV、3000A、3000MW,计划2004年6月建成。换 流设备由西门子公司供货。采用光直接触发晶闸管(LTT)换流阀。
(3)灵宝背靠背直流工程。本工程是实现华中与西北两大电网非同期联网的第一步, 其主要参数为360MW、 120kV、3000A。随着西北水电与火电的开发,当需要从西北向华 中送电时,还可以通过大型的直流输电工程来加强两大电网的互联。灵宝背靠背直流工程 均采用国产设备,工程计划于2005年建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赵婉君《高压直流输电》第一章(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