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物理化学大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 简述理想气体的微观特征。 (1)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2)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2. 简述气体的对应状态原理。

各种不同的气体,只要有两个对比参数相同,则第三个对比参数必定(大致)相同。

1. 简述盖斯定律。

一确定的化学反应的恒容热或恒压热只取决于过程的始态与末态,而与中间经过的途径无关。

2. 一个系统达到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热平衡:系统各部分温度相同;力平衡:系统有单一的压力;

相平衡:系统中各相组成和数量不随时间而改变;化学平衡:系统的组成不随时间而改变。 3. 什么是可逆过程?

系统内部及系统与环境间在一系列无限接近平衡条件下进行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4. 系统经一个循环后,ΔU、ΔH、Q、W是否皆等于零?说明原因。 否。其中U和H为状态函数,系统恢复至原态后其值复原,即ΔU=0、ΔH=0;而Q和W与途径有关,一般不会正好抵消而复原。

5. 1mol理想气体从0℃恒容加热至100℃和从0℃恒压加热至100℃,ΔU是否

相同?Q是否相同?W是否相同? 理想气体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故ΔU是相同的。因热和功是与过程有关的,故Q和W是不同的。

6. 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一定时,内能与焓是否一定?为什么? 对理想气体来说,其内能与焓只是温度的函数,故温度一定内能与焓就一定。 1. 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

不可能将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它影响。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转变为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 “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创造成功的。 2. 简述热力学第三定律。

0K时纯物质完美晶体的熵等于零。 3. 简述隔离系统的熵增加原理。

隔离系统中发生的一切实际过程都是向熵增大的方向进行,熵值不变的过程是可逆过程,即一个隔离系统的熵永不减少。

1. 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哪四个方面?(简述稀溶液的依数性)

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溶质不挥发)、凝固点降低(析出固态纯溶剂)、具有渗透压。

2. 什么是理想液态混合物?

任一组分在全部浓度范围内都符合拉乌尔定律的液态混合物。 1. 如何判断化学反应体系是否达平衡?

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平衡组成应不随时间而改变;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平衡常数应相等;任意改变参加反应各物质的最初浓度,达平衡后所得到的平衡常数应相同。

2. 定性说明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增大压力,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力,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SO(3. 温度为T,压力为p, 若SO2(g)?2O2(g)在容器内达到平衡后,通入不3g)1参与反应的惰性气体,会不会影响标准平衡常数K?的值和平衡产率?设气体

都是理想气体。

加入惰性气体且均为理想气体虽能改变系统压力,但并不能改变标准平衡常数K?,因其不是压力的函数。但可以影响平衡产率,在系统中加入惰性气体,反应总是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进行,因而会减小平衡产率。 1. 碳酸钠与水可组成下列几种化合物:Na2CO3?H2O、Na2CO3?7H2O、Na2CO3·10H2O。试说明在30℃时,可与水蒸汽平衡共存的含水盐最多可以有几种? 指定了温度,根据相律F*=C-P+1=3-PF*min=0,则Pmax=3 已有水蒸汽一相,最多只有两种含水盐。 2. 在相图上系统点和相点分别表示什么?

系统点:表示系统总组成的点。相点:表示相组成的点。 3. 碳酸钠与水可组成下列几种化合物:Na2CO3?H2O、Na2CO3·7H2O、Na2CO3?10H2O。试用相律说明在标准大压力下,与碳酸钠水溶液和冰共存的含水盐的数目最多可以有几种?

当指定了压力,根据相律F*=C-P+1=3-P F*min=0,则Pmax=3 已有水溶液和冰两相,最多只有一种含水盐。

4. 试求下述两种情况下,系统的组分数C和自由度数F。 (1)仅由NH4Cl(s)部分分解,建立如下反应平衡:NH4Cl(s)?NH3(g)?HCl(g) (2)由任意量的NH4Cl(s),NH3 (g),HCl(g),建立如下反应平衡: NH4Cl(s)?NH3(g)?HCl(g) 解:(1)因平衡系统中存在NH4Cl(s),NH3 (g),HCl(g)三种物质,则物种数S=3; 因三种物质间存在一个独立的平衡关系,则R=1;

因平衡系统中,n(NH3,g)?n(HCl,g),则浓度限制条件数目R’=1; 所以,组分数C=S-R-R’=3-1-1=1 自由度数F=C-P+2=1-2+2=1

(2)组分数:C=S-R-R’=3-1-0=2 自由度数:F=C-P+2=2-2+2=2

4. 试求下述两种情况下,系统的组分数C和自由度数F。 (1)仅由CaCO3(s)部分分解,建立如下反应平衡: CaCO3(s)?CaO(s)?CO2(g)

(2)由任意量的CaCO3 (s),CaO (s),CO2(g),建立如下反应平衡: CaCO3(s)?CaO(s)?CO2(g)

解:(1)组分数:C=S-R-R’=3-1-0=2 自由度数:F=C-P+2=2-3+2=1

(2)组分数:C=S-R-R’=3-1-0=2 自由度数:F=C-P+2=2-3+2=1

1. 简述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在无限稀释溶液中,离子彼此独立运动,互不影响,无限稀释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等于无限稀释时阴、阳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 2. 能否用万用表直接测量电解质溶液的电阻?为什么?

不能用万用表直接测量溶液电阻,因直流电会使溶液产生极化现象。

3. 什么是液体接界电势?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在两种含有不同溶质或两种溶质相同而浓度不同的溶液界面上存在着的电势差,称为液体接界电势。其产生的原因:溶液中离子扩散速率不同。 4. 标准电池主要用途是什么?它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标准电池主要用作电动势测量的基准。其最大优点:电动势稳定、且随温度变化较小。

5. 什么是可逆电池? 充、放电时进行的任何反应和过程都是可逆的电池称为可逆电池。可逆电池不仅要求电池反应具有热力学上的可逆性,即反应在无限接近平衡的条件下进行,而且要求电池中进行的其它过程也是可逆的

1. 常见的亚稳态有哪些?如何防止亚稳态的产生?

过饱和蒸气、过热液体、过冷液体、过饱和溶液。在系统中加入新相的种子可以防止亚稳态的产生。 2. 简述人工降雨的原理.

将AgI等微小粒子洒到高空中作为成核中心,使云层中的过饱和水蒸气凝结。 3. 在固体对气体的吸附中,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固体与气体之间的吸附作用力不同。物理吸附作用力为范德华力,化学吸附作用力为化学键力。

4. 什么是表面活性剂?其结构组成是什么?

溶入少量就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物质的结构:同时含有亲水性的极性基团和非极性的憎水基团(具有两亲结构)。 5. 如图所示,设液体能润湿毛细管壁,当加热管中液柱的左端时,问液柱将向

毛细管的哪一端移动?解释原因。

题45图向右移动。毛细管左端的液体受热温度升高,表面张力变小;凹液面附加压

力的方向指向气体。左端附加压力减小,而右端不变,所以毛细管中的液柱向右移动。

6. 固体表面对气体的吸附有哪两种形式?它们的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本质区别为吸附作用力的不同。物理吸附作用力为范德华力,化学吸附为化学键力。

7. 若天空中的小水滴要起变化,一定时其中大水滴进行蒸发,水蒸气凝结在小

水滴上,使大小不等的水滴趋于相等。对吗?为什么?

不对。根据开尔文公式RTlnpr?2?M,小水滴的蒸气压较大,因此应为小水ppr滴蒸发,水蒸气凝结在大水滴上,使大水滴变得更大,最后小水滴消失。

1. 简述光化学反应的特点。

光化学反应可以使?G>0的反应进行;温度对光化反应速率的影响较小;光化学反应的选择性高。 2. 简述质量作用定律。

在基元反应中,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的幂指数成正比。其中各物质浓度的幂指数即为反应式中各对应物质的计量系数。

3. 简述化学反应需要活化能的原因。

克服产物分子新键形成前的斥力,克服反应物分子旧键断裂前的引力。

1. 简述胶体的动力学性质。

布朗运动,扩散,沉降与沉降平衡。

2. 若用FeCl3水解制备Fe(OH)3胶体,写出其胶团结构的表示式,指出胶体粒子电泳的方向。

{[Fe(OH)3]m?nFe3+? (3n-x)Cl-}x+? xCl-或{[Fe(OH)3]m?nFe3+?3(n-x)Cl-}3x+? 3xCl-,

向负极移动。

3. 在AgNO3溶液中加入稍过量KI溶液,写出得到溶胶的胶团结构。 [(AgI)m·nI-·(n-x)·K+]x-·xK+。 4. 胶体有哪些电动现象?

电泳、电渗、流动电势、沉降电势。 5. 溶胶净化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除去过多的电解质,使胶体稳定、不聚沉。但不能使电解质全部除去,否则胶体在不带电情况下也会容易聚沉。

6. 溶胶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分散相粒子带电、溶剂化作用和布朗运动是溶胶稳定存在的三个主要原因。 7. 以等体积的0.09 mol/dm3 AgNO3溶液和0.11 mol/dm3 KCl溶液制备AgCl溶

胶写出胶团结构式,指出电场中胶体粒子的移动方向。

胶团结构:?(AgCl)mnCl??(n?x)K??x??xK?,胶体粒子向正极方向移动。

-1

1. 已知298K时H2O(g)和C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fHm?分别为-242 kJ?mol和

-111 kJ?mol-1。求反应: H2O(g)+C(石墨) = CO(g)+H2(g) 在298K时的标准摩尔反应焓。

解:?rHm?=?fHm?(CO)+ ?fHm?(H2)- ?fHm?(C)- ?fHm?(H2O) = -111+0-0-(-242) =131(kJ? mol-1)

2. 3 mol某理想气体,从300 K、100 kPa,恒温反抗恒外压50 kPa作不可逆膨胀至末态,求这一过程的Q, W, ?U和?H.

解:理想气体的恒温反抗恒外压过程,pamb=p2, T1=T2,则 ?U = 0,?H = 0

nRT2nRT1W??pamb(V2?V1)??pamb(?)p2p1??50?103?3?8.314?300?(11?)J

50?103100?103??3.74kJQ??W?3.74kJ

3. 4 mol 某理想气体从300.15 K恒压加热到600.15 K,气体的Cp,m?30J?mol?1?K?1,求这一过程的Q, W, ?U和?H。

解:恒压升温过程,且Cp,m?30J?mol?1?K?1,则

Q??H?nCp,m(T2?T1)?4?30?(600.15?300.15)J?36kJ

W??p(V2?V1)??(nRT2?nRT1)??nR(T2?T1) ??4?8.314?(600.15?300.15)J??9.98J?U?Q?W?(36?9.98)kJ?26.02kJ

?U?nCV,m(T2?T1)?n(Cp,m?R)(T2?T1)或

?4?(30?8.314)?(600.15?300.15)J?26.02kJ4. 3 mol某理想气体由409 K、p1=0.15 MPa经恒容变化到p2=0.10 MPa,该气体的Cp,m?29.4J?mol?1?K?1,求这一过程的Q, W, ?U和?H。 解:因恒容过程,W=0

pT0.1?409先求末态温度 T2?21?K?273K

p10.15Q??U?nCV,m?T?3?(29.4?8.314)?(273?409)J??8.603kJ

?H?nCp,m?T?3?29.4?(273?409)J??11.995kJ

?H??U??(pV)??U?nR?T

?{?8603?3?8.314?(273?409)}J?11.995kJ或

1. 2mol水在101325Pa、100?C时向真空蒸发成101325Pa、100?C的水蒸气。求

此过程的W、Q、?H、?U、?G、?S。(已知蒸发焓为40.63 kJ mol-1) 解:由于真空蒸发,外压为零,则:W=0 ?H= 2×40.63=81.26 (kJ?mol-1)

?U = ?H- ngRT=81.26-2×8.314×373.15÷1000=75.06 (kJ) Q= ?U= 75.06 (kJ) ?G=0

?S=?H/T= 81260/373.15=217.8 (J?K-1) 2. 1mol理想气体在273K下由100 kPa向真空膨胀到10 kPa,求此过程的W、Q、?H、?U、?G、?A、?S。

解:由于真空膨胀,外压为零,则:W=0 由于温度不变,则?U=?H = 0 则Q= ?U-W=0

?A = ?G=nRTln(p2/p1) = -5226.2(J)?S= nRln(p1/p2)=19.1 (J?K-1)

3. 已知水在77 ?C时饱和蒸气压为41.891 kPa。水在101.325 kPa下的正常沸点为100 ?C。求:(1)水的摩尔蒸发焓;(2)在多大压力下,水的沸点为105 ?C? 解:ln(p2/p1)???vapHm(1?1)

RT2T1ln(101.325/41.891)???vapHmR(11?) 373.15350.15得:?vapHm=41.719 (kJ·mol-1)

?vapHm11ln(101.325/p)??(?)

R373.15378.15得:p=121.042 (kPa)

4. 在298.2K时,将2 mol氩气(理想气体)从101.325 kPa等温可逆压缩到

1013.25 kPa。求此过程的Q、W、?U、?H、?S。 解:由于温度不变,则?U=?H = 0

则W= nRTln(p2/p1)=2?8.314?298.2?ln10=11.4 (kJ)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物理化学大题在线全文阅读。

物理化学大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10088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