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本流域无霜期较短(90—180天),冰冻期较长(120—200天),潘家口站附近河道一般12月封冻,次年3月上旬解冻,封冻期约70—100天,冰厚0.4—0.6米,岸边可达1米,流域内冬季盛行偏北风,风速可达七、八级,有时更大些,春秋两季风向变化较大,夏季常为东南风,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21.5米/秒,水库吹程D=3公里。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约为400—700毫米。
(三) 工程地质 1 库区地质
潘家口水库、库区属于中高山区,河谷大都为峡谷地形,只西城峪至北台子一带较为宽阔沿河两岸阶地狭窄,断续出现且不对称,区域内无严重的坍岸及渗漏问题。
2 坝址地质、地貌
坝址位于扬查子村南300米处,为低谷丘陵地区,两岸相对高差不大,河谷开阔,宽约600米上下游两公里范围内,河道顺直主河槽位于右岸,河床高程137米左右。枯水期河床宽约100米,由于受河流侧向侵蚀两岸地形不对称。右岸坡度较陡约60度左右,左岸较缓约20度,河床中除漫滩外,左岸还有三级阶地发育,一、二级阶地高程自140米—160米。三级阶地与缓坡相接直达山顶。覆盖层厚度为7—12米的砂砾卵石冲积层。ⅱ岩性:坝区主要岩性为太古界拉马沟片麻岩,其次为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以及不同时期的侵入岩脉,坝区范围内片麻岩依其岩性变化情况可分为六大层,其中第一、四、六层岩性较好,但第一、六层因受地形限制建坝工程很大。第四大岩层(Ar I 4)为角闪斜长片麻岩。具粗粒至中间细粒纤状花岗变晶结构,主要矿物为斜长石、石英及角闪石,本层岩体呈厚层块状、质地均一、岩性坚硬、抗风化力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总厚度185米左右。
3 构造
坝址处虽然断层、裂隙较多,但大部分规模较小对工程影响不大,其中F2、F5、F11、f26、f27、f28断层对坝体有一定影响。
4 水文地质
坝基的透水性总的看来不大,但不均一,主要决定断裂发育程度和性质,在平面上,一级阶地基岩透水性大于其它地貌单元。从垂向上看河谷内单位吸水量小于0.01公升/分的顶板在83—105米高程其间之透水层厚度为40—50米,若除开挖部分厚度将更薄
2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一些,两岸透水层应以天然地下水位为下限,一般都大于50米。
5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岩石容重为2.68—2.70吨/立米,饱和抗压强度,弱风化和微分化岩石均在650kg/cm2以上,有的可达1100 kg/cm2,混凝土与岩石的摩擦系数微分化及弱风化下部,可取f=1.10、c=7.5 kg/cm2。
6 地震
库区附近历史地震活动较为频繁,近年来微繁。弱震仍不断发生,其中1936年和1976年两次发生6度左右地震,1977年6月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对本区域地震问题作了鉴定,水库的基本烈度为7度,考虑到枢纽的重要性,和水库激发地震的可能性,拦河坝设防烈度采用8度。
7 当地建筑材料
坝址附近主要砂石料场有七处,储量足以建坝,各料场的物理性质、试验指标,基本满足技术要求,可作大坝混凝土骨料使用。且无大量的粘性土及砂壤土料,可供围堰防渗材料之用。
8 交通条件
对外交通在右岸,公路、铁路均距坝址较近略加修改或扩建即可直通坝址,坝顶无重要交通要求。
3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章 坝轴线、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
一 坝轴线选择
通过对潘家口水库坝址区域基本地质、地形等资料的研究和分析,确定要选择合理的坝轴线,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原则;
1、坝基全部坐落在第四大岩层上,根据潘家口水库地质基本资料知;坝区主要岩性为太古界拉马沟片麻岩,其次为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以及不同时期的侵入岩脉,坝区范围内片麻岩依其岩性变化情况可分为六大层,其中第一、四、六层岩性较好,但第一、六层因受地形限制建坝工程很大。第四大岩层(Ar I 4)为角闪斜长片麻岩。具粗粒至中间细粒纤状花岗变晶结构,主要矿物为斜长石、石英及角闪石,本层岩体呈厚层块状、质地均一、岩性坚硬、抗风化力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总厚度185米左右,其特性均满足建坝要求,故坝基建在第四大岩层之上,有利于坝体稳定。
2、左岸与第三大岩层保持一定距离;从“坝址河谷段构造分析图”中可知,第四大岩层,自右岸至左岸逐步向北偏移,且宽度略变窄,若坝轴线垂直水流方向直接伸向左岸,则坝轴线将与第三大岩层相接。由地质资料可知:第三大岩层较软弱,不宜建坝,故坝轴线需偏移,使之与第三大岩层保持一定距离。根据地质剖面资料分析,坝轴线在左岸时向上游推移,避开软弱的第三大岩层,为以后坝体的稳定运行作好基础。
3、避开大的断层F2 由坝址河谷段构造分析图可知:坝址处虽然断层裂隙较多,但大部分规模较小,对工程影响不大。其中F2 断层最大,它走向为北东85°---西北275°,倾向南,倾角70-80°,宽度2.5-12.5m,属压扭断层。长约200m,一段靠近上游坝踵,对基础岩石力学强度及坝基完整均一性有影响,故坝轴线应该避开F2 断层,并保持一定距离。
综上所述:为同时满足坝基坐落在第四大岩层上,左岸与第三大岩层保持一定距离,右岸避开不稳定岩体,河床部位使上游坝踵避开F2 断层四个选择坝轴线的基本原则。另外,左岸为避开F2 断层向下游偏移,右岸的下游多为破碎带,故向上游偏移,致使坝轴线倾斜,偏离两岸山头;为了节省工程造价,减少工程量,使两岸坝轴线弯折,右岸(西)为避开不稳定岩体需做一圆弧,延伸至山头,左岸(东)则折线延伸至山头;由此,水流方向与坝轴线斜交,虽然会产生横向水流,对坝体,岸坡有影响,但水库蓄水后,库容较大,致使坝前水流流速几近为零,这样受到横向水流影响就很小,故此坝轴线选择合理可行。
坝轴线定为直线,则坝轴线较短,施工比较容易,但受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为了
4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避开断层及不稳定岩体,故在左岸坝轴线向南偏折SE123°30′,在右岸坝轴线向北偏折NW277°40′,这样使坝轴线对着山顶与陡坡相交,可缩短坝轴线,减小工程量,降低造价。
综上所述,定出坝轴线如下: 坝轴线如图 (1)
图中所标各点坐标和偏折角如下: 河床段坝轴线CD走向NE88°30′ C点 x=3664.11,y=8004.19 D点 x=3684.59,y=8786.81
右端以A点(3824.05,8000.00)为圆心,半径R=160m转角θ=9°10′ 切点:C点 x=3664.11,y=8004.19 BK0+826.00 C′点 x=3665.47,y=7978.66 BK0+800.40 GC′走向NW277°40′
左端以F点(3624.35,8790.00)为圆心,转角θ=36 o o切点:M点 x=3658.07,y=8878.31 BK1+705.63。
图 (1)坝轴线布置
5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二 坝型选择 (一) 坝址地质条件
1、库区属于中高山区,河谷大都为峡谷地形,只西城峪至北台子一带较为宽阔沿河两岸阶地狭窄,断续出现且不对称,区域内无严重的坍岸及渗漏问题。
2、坝址位于扬查子村南300米处,为低谷丘陵地区,两岸相对高差不大,河谷开阔,宽约600米上下游两公里范围内,河道顺直主河槽位于右岸,河床高程137米左右。枯水期河床宽约100米,由于受河流侧向侵蚀两岸地形不对称。右岸坡度较陡约60度左右,左岸较缓约20度,河床中除漫滩外,左岸还有三级阶地发育,一、二级阶地高程自140米—160米。三级阶地与缓坡相接直达山顶。覆盖层厚度为7—12米的砂砾卵石冲积层。ⅱ岩性:坝区主要岩性为太古界拉马沟片麻岩,其次为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以及不同时期的侵入岩脉,坝区范围内片麻岩依其岩性变化情况可分为六大层,其中第一、四、六层岩性较好,但第一、六层因受地形限制建坝工程很大。第四大岩层(Ar I 4)为角闪斜长片麻岩。具粗粒至中间细粒纤状花岗变晶结构,主要矿物为斜长石、石英及角闪石,本层岩体呈厚层块状、质地均一、岩性坚硬、抗风化力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总厚度185米左右。
3、坝址处虽然断层、裂隙较多,但大部分规模较小对工程影响不大,其中F2、F5、F11、f26、f27、f28断层对坝体有一定影响。
综上述 坝型选择应根据当地地质、地形条件,施工条件,建筑材料,综合效益,宣泄洪水能力,以及抗震性等特点,通过定性分析,初步选择两种坝型进行较详细的技术比较,选取既满足工程要求,又比较经济的坝型,经济比较只要求对坝体的砼方量及三材用量作粗略的计算和比较。 以下分别就各种坝型进行比较分析。
(二) 坝型方案比较 1 土石坝
土石坝又称当地材料坝,是土坝、堆石坝、土石混合坝的总称,是人类最早建造的坝型,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全国使用都极为普遍。它主要是利用坝址附近的土料、石料及砂砾料填筑而成,筑坝材料基本来源于当地。下面分土石坝和堆石坝分别进行分析。
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混凝土坝毕业设计(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