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海中校史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0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1905年(清末光绪三十一年),海宁县第一所中等学校——“海宁州中学堂”,在长安镇仰山书院(即现在海宁中学所在地)成立,创办人和第一任校长为朱宝瑨。课程设国文、法制、算术、历史、博物、英语、日语、体操等,教师聘当时学者王国华等。

2.1912年,朱宝瑨在海宁州中学堂原址改办了海宁县立乙种商科职业学校。与中山中学合并前,毕业的学生投身于金融界、工商企业界、教育界,有朱定一、沈鼎三、韩维邦、陈慰堂、谢培康、冯朱棣等科学家、工程师。

3.1916年8月,孙中山先生来海宁观潮,下榻已搬迁至盐官的海宁乙种商校,,还为学校留下了“猛进如潮”的光辉题词。

4. 1932年,海宁乙种商校与海宁县中山中学合并,校名改为“海宁县立初级中学”,学校规模在当时已达一流水平,教育质量在省内也是名列前茅。

5. 1945年8月,私立“明城中学”并入在硖石重建的海宁县立初级中学,附设简师部,46年春,简师部迁到长安镇仰山书院旧址,以后逐年招收简师新生。

6.1949年秋停招简师,改招初中新生,50年2月改名为“海宁县立第二初级中学”,55年8月增招高中,改名为“浙江省海宁中学”,成为我县第一所完全中学,至1957年学校已发展到22个班级,1100多名学生。

7.1959年8月,我校被定为嘉兴地区重点中学,为浙江省首批重点中学。之后,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连续八年高考成绩在全省名列前十位,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栋梁之才,开创了我校办学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

8.文革期间,学校遭遇严重浩劫。66年开始学校停课,绝大部分教职工受到批判、迫害。68年起重新招生,但主要任务是斗批改,半天上课,半天搞运动和劳动。

9.文革结束后,被揪斗立案审查的所有教工得以平反,教学秩序逐渐恢复正常。从1978年秋起,废止二年制初中学制,实行三年制学制,82年秋起高中全部实行三年制学制,废止高中二年制学制。

10.2002年,海宁市政府投资近三千万元对海宁中学进行原地改造。2003年9月,本校改造工程一期完成并投入使用。教学楼定名“崇文楼”、“崇雅楼”、“雅言楼”,实验楼定名为“格致楼”,综合楼定名为“致远楼”,男寝室定名为“畅远楼”、“秋实楼”、“早为楼”,女寝室定名为“若竹楼”、“若兰楼”。行政楼定名为“正德楼”,图书馆定名为“仰山图书馆”。

11. 2005年11月12日,海宁中学隆重集会,热烈庆祝海宁中学百年华诞。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以及嘉兴、海宁等地领导,共1000余人参加了校庆活动。

12.2006年12月,学校被评为省三级重点高中,重新跨入重点高中行列。

13.2012年4月27日,我校校友、化学染料专家沈鼎三先生铜像揭幕仪式在海宁中学举行,沈鼎三先生之子、美国奥斯汀华商会主席沈中平专程从美国回到家乡为沈鼎三先生铜像揭幕。2013年3月,我校美术生“运河古镇魅力”作品在美国奥斯汀公立图书馆隆重开展,为期一周。

专题二 仰山书院

1.仰山书院坐落于长安镇海宁中学内,是目前海宁仅存的清代书院建筑,为海宁市文保单位。

2.宋代时,这里是“曲沼栽莲,茂林植柳,真幽栖远俗之地”。明洪武八年(1375年)建义塾于觉皇寺。

3.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知县许三礼创设长安书院于觉皇寺,聘黄宗羲等名士讲学,成为一时佳话。但由于缺少办学基金,许三礼升迁后,书院亦即停办。

4.清嘉庆五年(1800年),沈毓荪、陆鸣盛、陈光庭、倪善治等发起重建书院之议,并筹集资金,建书院于古三女堆东坡,嘉庆七年建成。浙江巡抚阮元闻讯,欣然以“高山仰止”之义,命名曰“仰山书院”。公推沈毓荪为山长兼主讲。

5.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令,改书院为高等级学堂,称“海宁州立第四小学”。 6. 光绪三十一年春(1905年),朱宝缙在仰山书院旧址建立海宁州中学堂,系嘉兴地区仅有的两所学堂之一。

7.现有建筑:(1)桃李门:有桃李满天下之意。(2)坐春亭:亭梁、亭角上有精美的木雕。(3)藏书楼:即“更上一层楼”。(4)台门:门高约七八米,正中央有“仰山书院”四字。

8.现存植物:(1)连理细叶枫檀树:象征团结。(2)紫藤:意味着“紫气东来”。(3)腊梅:“梅花香自苦寒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专题三 校内著名建筑

一、长安画像石墓

1.长安画像石墓位于海宁市长安镇青年路49号海宁中学校园内,仰山书院西侧。1973年春,海宁中学扩展操场时发现该墓,随即进行发掘清理。

2.墓室为砖石混用券顶结构,方向170度,分前后二室,前室附东西二耳房,全长9.56米,宽4米。前室长3.13米,内宽3.04米,残高2.9米;后室长3.77米,内宽3.01米,残高3.1米;墓道长1.31米,宽1.72米,高1.6米。墓壁基础及墓壁下段均用长条形石灰石叠砌。

3.该墓早年被盗,随葬器物保存甚少,清理所得多为一些随葬品碎片,经整理修复,可辨认的器物有:灰陶案、钵、奁、樽、盘、盆、勺、耳杯,均通体磨光后涂饰朱红;男跪拜俑、女抚琴俑、舞俑等,均泥质灰陶,模制,中空,刻画细腻;青瓷双系罐、四系罐,以及石猪、五铢钱等。

4.墓内保存有大小共63块珍贵的石刻画像,共刻画像55幅,面积22平方米。只有一幅嵌在墓门楣外侧上方,其余均分布在前室。题材十分丰富,有车马出行、庖厨宴饮、舞乐百戏、祥瑞兆庆、历史故事等。墓内的龟座蟠龙雕柱,为清理当时国内最早的龙柱形象。

5.此墓相传为三国时东吴大帝孙权第三女孙鲁育安葬之处,俗称“三女堆”。孙鲁育,生卒不详,字小虎,孙权第三女。初嫁吴国大将朱据,因而称“朱夫人”,朱据死后嫁刘纂。因反对废太子立鲁王,而遭亲姐孙鲁班诬害,被孙峻杀死。孙鲁育与朱据之女即后来东吴景帝孙休的皇后。

6.长安画像石墓的发现为研究汉至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发展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1982年2月公布为海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2月公布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

单位。2013年3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驻长安汪伪部队

1.1943年,侵华日军为消灭和驱逐革命力量与抗日武装,实行“清乡运动”,在长安镇觉皇寺侧的仰山书院旧址,设立了“浙江省第二清乡区督察专员公署”,调汪伪省教育厅厅长徐季敦任专员兼二区保安司令。在我军还不可能在这一地区公开活动的情况下,亟待在此建立一支在我党领导下的地下武装。

2.1943年12月23日,中共党员呼延夫在杭州筹集了带有20支长枪和五六支短枪的队伍到长安镇,出任汪伪“浙江省第二清乡保安司令部”(即长安部队)上校军事科长兼保安队队长。1944年1月,“长安部队”建立中共特支。呼延夫任书记,鲍自兴任组织委员,朱思宏任宣传委员。

3.为提高部队的军政素质,1944年底至1945年夏,特支先后抽调部队内有培养前途的班、排长和上等兵,在仰山书院举办了两期集训队,较好地解决了部队所缺的军政骨干。

4.经过两年的努力,“长安部队”发展到一营三连建制,有400余人,步枪160余支,短枪、冲锋枪30余支,重机枪1挺,形成以长安为中心,通过海、河、公路、铁路,可沟通浙东、海北、浙西,形成方圆150多平方公里的回旋区域。

5.1945年8月,抗战胜利。浙东区党委令特支带领“长安部队”去浙东归建。特支组织委员鲍自兴、特派员刘明等率部87人夜渡钱塘江,奔向浙东四明山根据地。

6.2008年,我市开展了全市党史胜迹普查,经过普查,中共“长安部队”特支集训地——仰山书院已被列为我市党史胜迹之一。 三、朱宝瑨先生纪念碑

1.朱宝瑨,海宁长安人,清光绪举人,海宁近代教育的先驱者,1905年,创办“海宁州中学堂”——即海宁中学前身。

2.1990年,为纪念该位教育界先辈,在仰山书院原主建筑崇雅堂前建立起“朱宝瑨先生纪念碑”。纪念碑正面刻字为“朱宝瑨先生遗范长存”,纪念碑西侧刻字为“一生兴学清苦到老”,纪念碑东侧刻字为“渊邃其学廉不其操,曾偕代议侃侃同曹,自治模范兴学贤劳,伊人长往穆肰风高”,纪念碑北侧刻字为“学以为己教以成人,训子以义处身以仁”。 四、觉皇寺

1.觉皇寺是江南名刹,始建于五代十国,有一千一百年的历史,佛教界有“先觉皇寺后

灵隐寺”之说,原坐落在长安镇西北首(现海宁中学之地)。现长安许多地名如寺弄、寺桥等均因此寺而得名。

2.2002年12月经海宁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址海宁中学西200米处恢复重建觉皇寺。重建之觉皇寺规划合理,寺院中轴线自南至北,有山门,九龙壁,般若桥,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卧佛殿。现寺院占地80余亩,殿宇建筑面积为近万平方米。

专题四 校情简介

1.我校的全称是浙江省海宁中学,校名由著名书法家沙孟海于1992年题写。 2.校徽标志主要由HZ、书本、帆船、浪潮、人(弄潮儿)、校名等元素组成。

“HZ”为“海中”的拼音简称;“H”像竖立的书本,点明学校的教育属性,巧妙构成帆船,寓意海中学子以书为帆,扬帆起航;“人”与“书”寓意海宁中学的教育行业色彩;人(弄潮儿)代表了全体海中学子,浪潮代表钱塘江潮,点明学校的地理区域特色;标志整体寓意一代代的海中学子以书为帆,以海为舟,在知识的海洋里,犹如弄潮儿一般迎难而上,乘风破浪,奋勇拼搏,前仆后继,掀起阵阵浪潮;标志采用浅褐色为主色,在传统书院色彩的基础上传达出现代教育的活泼和朝气。

3.办学规模:学校现有36个高中教学班(其中3个美术特长班),在校学生1672名。在编在职教职工142名,专任教师129人,中高级职称教师10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5%,硕士学历8人,市级以上名优教师近20人。

4.办学理念:崇雅(建幽雅校园,当儒雅教师,做“四雅”学子)。

幽雅:幽静雅致;儒雅:学问精深、温文尔雅;博雅:知识广博;文雅:温文尔雅;悠雅:悠闲雅致;高雅:情操高尚。

5.办学目标:把学校办成一所文化深厚、特色鲜明的示范高中。

6.育人目标:培养知识博雅、行为文雅、身心悠雅、情操高雅的四雅学子。 7.办学策略:精细管理、分类施教、特色发展。

8.学校荣誉: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浙江省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单位、浙江省卫生先进集体、嘉兴市教育科研基地、嘉兴市办学水平评估A等学校、嘉兴市绿色学校、海宁市文明单位、海宁市“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海宁市体育特色学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海中校史在线全文阅读。

海中校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08572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