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诗经中提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人的维新属于( A )。 [A] 文化维新
[B] 经济维新
[C] 政治维新
[D] 国防维新
2、带“女”部首的姓,如“姚”、“姬”等,一般是和( B )。 [A] 官职有关 [C] 居地有关
[B] 母系氏族有关 [D] 历史事件有关
3、三国时期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 A )。 [A] 钟繇
[B] 张华
[C] 陆机
[D] 陆云
4、中国传统文化以哪个时期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 ( C )。 [A] 魏晋
[B] 南北朝
[C] 唐末
[D] 明清
5、小篆来源于 ( A ) [A] 石鼓文
[B] 金文
[C] 甲骨文
[D] 隶书
6、下列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派别是 ( C )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7、提出“四诊”、“六经辩证”、“八纲辩证”等原则和方法,阐述了“八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的是( C )。
[A] 《黄帝内经》 [B] 《神农本草经》 [C] 《伤寒杂病论》 [D] 《黄帝明堂经》 8、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第一次大规模交流融合发生在( B )时期。 [A] 秦汉 [B] 汉唐 [C] 宋元 [D] 明清
9、“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体现了( C )。
[A] 形象思维 [B] 抽象思维 [C] 辩证思维 [D] 整体思维
1
10、宋明新儒学具有宗教色彩,是一种儒学化了的( D )。
[A] 道学 [B] 墨家学说 [C] 法家学说 [D] 佛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CD)。 [A] 以半封闭的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 [C] 以儒学为主干
12、商周时期的文字主要包括(BD )。 [A] 小篆
[B] 甲骨文
[C] 隶书
[D] 金文
[B] 以尊君事亲为原则 [D] 以天人合一为目标
13、下列属于秦统一中国后实行整齐制度的是(ABCD)。 [A] 三公九卿制
[B] 郡县制
[C] 驰道和直道
[D] 繁荣国都
14、下列元杂剧中,以包拯为主角的是(BCD)。
[A] 《窦娥冤》 [B] 《鲁斋郎》 [C] 《陈州粜米》 [D] 《蝴蝶梦》 15、下列文章属于“本物”大赋的有(BCD)。
[A] 《归田赋》 [B] 《七发》 [C] 《子虚赋》 [D] 《二京赋》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6、“黄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
祖”。 (T) 17、姓氏是标志宗法血缘关系的一种符
号。 ( T) 18、礼制的经济基础制度是“井田
制”。 ( T) 19、人类从“茹毛饮血,茫然于人道”的“直立之兽”演化而来,逐渐形成与“天道”既联系又相区别的“人道”,这便是文化的创造过程。 (T)
2
20、《史记》的作者是汉初著名的史学家班
固。 ( F) 21、李白和杜甫是唐诗的两座高峰,李白的诗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杜甫的风格则是沉郁顿
挫。 (T )
2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胡汉文化融合时期。 ( T)
2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T) 24、《史记》最主要的内容是涉及了天文、地理、风土、
人物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
等。 (F)
25、五经是孔子整理的古代文献,包括《周易》、《尚书》、《礼》、《乐》、《春秋》。 (F ) 26、金文是刻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线条硬朗,苍劲有力。 ( F) 27、楚辞是公元4世纪在中国南方形成的诗歌,六言体,句末以“兮”结尾。 (F )
28、相对于儒家,道家对个体生命与个体自由予以了更多的关注。 ( T ) 29、董仲舒在《传习录》中对道德理性之外的事实表示了贬抑的态度:“大端惟在复心体之同然,而知识技能非所与论也。” (F ) 30、清代的“乾嘉学风”,标志着理学文化重新崛起并占领政治舞台。 (F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1、简述道教对古代民俗及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1)道教与中国古代诸文化形式中关系最密切的,首先当推古代科学。中国古代科学中不少学科(如化学、医学)与道教关系十分密切;
(2) 道教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3)道教对于中国古代民俗的影响尤为广深、深刻,有些影响甚至延续至今。 32、简述中国文化的特点。
3
(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3)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4)尊君重民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 (5)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6)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7)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 33、简述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1)在建筑上普遍采用“木构架”,并且由此形成中国建筑的独特风格;
(2)在平面布局上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以单体建筑组成庭院,然后以庭院为单元构成组群建筑。但不论单体建筑还是组群建筑,在设计上多取方形或长方形,而且常常以南北为纵轴线,以东西为横轴线安排主要建筑和次要建筑,以围墙和回廊构成封闭式的整体。这种布局是古代封闭性的思维模式和小农经济意识在建筑中的反映;
(3)在建筑的审美意识上追求平稳、整齐、对称,讲求秩序,适合礼度; (4)在艺术造型上,中国建筑多采用庞大的出檐屋顶,即通常所说的“大屋顶”。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4、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最为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最为发达”。试运用你学习的《中国文化概论》知识,对这一论断进行总结与说明。
4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二
1、近代史上第一次讨论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高潮是在(B )。 [A] 五四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新中国成立
[D] 戊戌变法
2、1965年发现的元谋人距今约(B )。 [A] 400万年
[B] 170万年
[C] 80万年
[D] 5万年
3、根据人种分类,中国人属于(A) [A] 蒙古人种
[B] 高加索人种
[C] 尼罗格人种
[D] 华夏人种
4、商周时期,青铜器一直被称作(A ) [A] 金
[B] 铁
[C] 铜
[D] 锡
5、“西学东渐”的过程在明末清初进行缓慢,(B )年间,随着耶稣会士被逐出国门,“西学东渐”几近中断。
[A] 康熙 [B] 雍正 [C] 乾隆 [D] 道光 6、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是(C)。
[A] 班固 [B] 贾谊 [C] 郑玄 [D] 张衡 7、佛教的创始人是(C )。 [A] 张道陵
[B] 葛洪
[C] 释迦牟尼
[D] 孔子
8.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历史上名扬千古的创举,因此,中国史书上称之为 (C ) [A] 开拓西域
[B] 丝绸之路
[C] 凿空之行
[D] 身毒之行
9、中国古人观测天象的最主要目的是(D )。
[A] 研究天体运行的规律 [B] 预测天气 [C] 指导农业生产 化预卜人间祸福
10、现存第一部完整记录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 A)。
5
[D] 用天象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奥鹏教育《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附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