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活动课教案
五年级上
养成道德好习惯----日行一善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队员充分认识到“日行一善”的真正含义,教育队员向雷锋、先锋学习,多做好事、善事。努力做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树立起“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道德观念。
2.通过活动,激励队员以雷锋为榜样,多做好事,培养善良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尊老爱幼,为他人着想的良好品质,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活动内容 1.理解“日行一善” 2.讲善行小故事
3.践行日行一善,说身边的善行故事。
4.搜集自己喜欢的“做人格言”,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实践。 5.如何做到日行一善 6.诗朗诵《学习雷锋好榜样》 7.说说自己的收获。 三、活动过程
(一)讲解日行一善的含义
日行一善,顾名思义即每天都要做好事。就是多做善事好事,积善成德。这个词语的出处:古代有位葛繁日行一善,后来官至太守职务,有人请教他如何“日行一善”,他说:“比如这里有条板凳,倒了碍人走路,就弯腰把它扶正放好,即是一善”。生活中再小的善事也值得我们去做。坏事一件也不能做。善就是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恶就是做对个人道德家庭社会乃至对国家不利的事。日行一善,让我们心中怀有善念,感恩社会。
(二)怎样做到日行一善
大家觉得日行一善很困难,其实也简单也困难。简单就像捡起地面上的一片纸屑,只是弯下腰那么简单,然而如果你懒得去做,便是困难至极。
(三)讲关于“日行一善”的故事 故事:学生讲关于雷锋的故事 (内容略)
师故事小结:雷锋就是这样,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了一生,难关怪人们评价雷锋同志“雷锋走到哪里,好事做到哪里;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雷锋的身影”。雷锋的故事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他的光辉形象永远指引着我们后人前进。今天,有千千万万的人在像雷锋一样助人为乐呢!欣赏小品《过马路》
3、小品表演《过马路》(内容、过程略)
师: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小品,你觉得小品中的两位同学做得好不好。其实这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正是这些在普普通通的事情里,就能折射一个人的道德情操。
(四)说身边善行故事
1.分小组说一说身边的善行事例(或发生在自己身上,或亲眼目睹的好人好事),然后集体反馈(略) 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说的都很好。日行一善就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 2.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日行一善”呢? (1)小组讨论
(2)集体交流 在学校做到:
①、关心自己、友爱同学 ②、我为班级做点事 ③、身边的小事人人做 ④、关爱弱者
⑤、捡起地上的一片纸,随手扔进垃圾桶。 …… 在社会应做到:
①、 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主动帮忙。
②、 排队有序上车,公共汽车上,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让座。 ③、 搀扶盲人过马路。
④、 捡拾东西应交公,不能归为己有。 ……
在家中应做到:
①、 懂得孝敬、感恩父母。 ②、 主动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
过渡:无论在家中、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你们每人都心存一份善良、感恩之心,就可以成就一个善行、一个善举。我相信只要每个人一天做一件善事,献出一份爱心,世间将变得更加美好。有同学为了让我们牢记“日行一善”,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名人的行善名言,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五)学生展示自己所搜集的善行名言。学生展示(略) (六)诗朗诵《学习雷锋好榜样》 (七)谈感受,论收获
1、通过这节队会,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小组畅谈) 2、集体反馈 (八)辅导员总结
看来,帮别人便是帮自己。用中国的一句成语说就是“善有善报”。日行一善,一定“要每天做一件好事”,只要看到别人需要帮助,就慷慨地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吧,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愿我们都成为一个时刻给他人施以善举的凡人!!!我们都是善人,我们日行一善,并用行善来指引我们的人生!让我们善行一生!
“祖国发展我成长”活动:赞美伟大祖国好
一、活动主题:祖国发展我成长 ,我与祖国同奋进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了解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切实体会改革开放后辉煌成就。 课 。 三、活动过程
(一)整队、报告人数
中队长:全体起立!立正!稍息,立正!各小组整队报告人数。(小队报数)
中队长:报告中队辅导员,五一中队应到31人,实到31人,我们的活动准备完毕,请允许我们开展活动。
辅导员:接受你们的报告,允许你们开展活动,祝你们活动成功! (二)宣布活动开始
中队长:《祖国发展我成长,我与祖国同奋进》,五中队主题活动现在开始! (三)出旗 唱队歌
中队长:全体立正!出旗!奏乐!敬礼! 礼毕!请坐下! (四)进行活动 【1】.齐唱队歌
【2】、走近历史,了解祖国
刘畅:遥想过去:国家落后,人民贫穷,劳动人民能吃上窝窝头已经很好了。那时候又天天闹革命,弄得人心慌慌。再看看现在: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劳动人民安居乐业,不愁吃穿。而且现在是和平年代,没有战争,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不禁令我感叹祖国的变化!
几十年前的农村里还是一些低矮的草房,现在变成了一幢幢漂亮的农家别墅。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都代表着祖国的腾飞,中华民族地崛起!???? 从甲午战争到全中国的解放,经历了那么多年的战争,我们祖国已经变得非常贫穷。但是我们出现了邓小平这位伟人,他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得以发展,不再落后。
1984年中国队员许海峰在第23届洛衫矶奥运会上夺得了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成为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的首位奥运冠军,打破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纪录,也成为了中国奥运历史上的英雄。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唱着七子之歌, 心潮澎湃。
2001年7月13日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时,全中国成为欢乐的海洋。
2001年11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
2003年10月15日 09:00 “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10月15日 09:10 “神舟”五号与“长二F“火箭分离,10月16日 05:04 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成功进入返回轨道, 10月16日 05:35 神舟五号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 10月16日 06:12“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神州”六号顺利返航,们长大了,成长了,坚强了,祖国也一天天繁荣昌盛起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顺利召开,马欣欣:大家请看,这傲立在世界东方的雄鸡就是我们中国的版图
刘畅:我们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大家对祖国有多了解呢?下面我们进行“祖国知识知多少”知识抢答比赛,看哪一小队的同学回答得又快又准。
吴笛:竞赛规则:最快想到答案的同学请举手,答对了小组成员每人加一颗五角星。 (出示竞赛题目,一个小队一题,轮流两组) 1、我们的国旗是( )——(五星红旗)
2、“中国”的全称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 3、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 )个民族——(56) 4、我国的首都是( )——(北京)
5、我们国家的生日是( )——(10月1日) 6、我国最长的河流是( )——(长江) 7、北京奥运会是第( )届奥运会——(29)
8、北京奥运会的五个福娃分别叫什么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 9、中国的国歌是( )——(义勇军进行曲)
10、我国拥有的全世界的最高峰是( )——(珠穆朗玛峰) 【3】、改革开放,歌唱祖国
刘畅:看来这些知识都难不到我们同学们 周宇扬:是啊,我们也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刘畅: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周宇扬:在那万恶的旧社会,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刘畅: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勇敢地站起来,在毛泽东爷爷带领下,以其艰苦卓绝的丰功伟绩,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向前,迎来了新中国诞生!
周宇扬:从这一天开始,在世界的东方飘扬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它给了我们与时俱进的动力和勇气! 刘畅:请欣赏第一小队齐唱《爱我中华》 周宇扬: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
刘畅:世纪伟人邓小平爷爷,让古老的神州大地春意盎然! 周宇扬:让贫穷落后的中国实现了亘古未有的大跨越!
周宇扬:让我们一起欣赏第二小队齐唱《歌唱祖国 》 ,歌唱祖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 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土地, 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
刘畅:我们的故乡新会: 周宇扬: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刘畅:高楼拔地而起,街道宽阔洁净 周宇扬:商场繁华热闹,人们幸福美满 合:伟大的祖国,我们为您歌唱,为您骄傲! 【4】、祖国发展我成长
刘畅: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周宇扬:我们要继承先辈的意志, 刘畅:为祖国的繁荣昌盛, 周宇扬:为民族的兴旺发达, 刘畅:努力学习,全面发展,
周宇扬:我们专心致志,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刘畅:我们大胆创新,为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周宇扬:我们班的同学多才多艺,请大家欣赏第三小队的诗朗诵《我是一只小鸟》。 我是一只小鸟 在祖国的蓝天飞翔 我梦想着飞向浩瀚的宇宙 去探索,去求知 神州六号的飞腾 让我拥有了雄鹰的翅膀 世界第一穿的实现 让我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我翱翔着
看到了祖国一步一步强大 我倾情着
为了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祖国在前进 小鸟在成长 我们伟大的祖国啊 我爱你
我要为你付出我的一切 小鸟也会变成一只鹰 让伟大祖国雄立东方 (五)辅导员讲话
中队长:请辅导员老师讲话!
辅导员:同学们!你们的活动非常成功!弘扬民族精神,在祖国奋进中发展,要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六)呼号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五年级上少先队活动课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