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
子女通常会向谁倾吐心事,选朋友同学的占33%,父母占19%,自己解决占18%,网友12%,兄弟姐妹10%,由此可见,沈阳工程学院学生对于亲子沟通上仍存有些许的障碍。大学生在校求学的过程中,大都不在本地,和朋友同学在一起的时间更远远多于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加上都是同龄人,朋友和同学似乎比起父母更近,也更容易在情感上得到支持,亲子关系也有可能容易因为双方的距离遥远而更难维持彼此间的情感互动关系,当然也就更容易造成沟通是的摩擦了。
图7表示“子女是否希望和父母当朋友”,图8表示“子女是否希望分担父母的心事”,统计结果显示超过70%的子女希望与父母成为朋友(78%)并希望分担父母的心事(83%),由此可见,子女和父母之间还是互相关心的,只是两代之间的成长不同而导致彼此对事物的看法有所差异,所以不能从单纯的沟通失败就否定子女对父母的爱。在子女的心中,能和父母一同分享心中的事,是一种情感上的相互支持与维系,是一种幸福。如果父母只是一味的做个高高在上的长辈,对于子女来说,将只是一种压力,反而更容易缺少亲情的滋润。
图7
图8
由此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对于亲子沟通仍然未有良好的互动模式,更可看出他们心中的矛盾,想和父母像朋友般的聊天,分享彼此的心事时,却担心父母和自己的距离,加上曾经有过沟通失败的经验,这就容易让他们放弃沟通的念头。因此只能“下次再谈”或是“假装接受父母的意见敷衍了事”,常此以往,亲子
间怎可能有良好的沟通模式和互动关系,自然彼此间的隔阂日益增大。到最后,父母觉得子女的心越来越难以理解,而身为子女,更觉得父母永远无法知道他们真正的需求。
三、调查结果的思考
1、结论
沟通是为了增进亲子之间的了解和感情,而且通过沟通,父母才能真正知道子女的需要和内心感受,以及所遇到的问题,帮助子女解决他们的难题。因此,沟通带给亲子之间很好的情感交流,并让对方更加了解对方。
根据本研究发现,沈阳工程学院学生大多数都希望和父母当朋友,也希望分担父母的心事,由此看来,现今的子女很重视亲子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关系,只是,多数的沈阳工程学院的学生认为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造成两代价值观不同,让亲子关系有了差距,而无法与父母沟通,沈阳工程学院学生在与父母发生言语冲突时选择“改变沟通方式”因可以让父母了解子女究竟在想什么,由此可见是个好现象,更是亲子沟通关系中好的开始。
本研究还发现,大多数的沈阳工程学院学生有和父母沟通失败的经验,有30%的学生在与父母沟通失败时,选择放弃沟通。如果子女采取如此消极的沟通方式,而父母因为忙于工作,无法分身,这样一来两代之间的“代沟”将越来越大,再者,19%的沈阳工程学院学生通常会向朋友倾吐心声,而不是父母,由此可知,父母在情感交流上逐渐丧失了影响力,尤其是当子女离家念书时,同价的友情比起亲情更易获得,因此容易使得亲子之间的互动边少,沟通更加困难。
2、建议
(1)理解父母。天下父母都爱自己的子女。在父母眼里,孩子再大也是孩子,即使对孩子可以处理好的事情有时也总是怀着不要的心情,生怕他们处理不当,当了毛病影响了前途。这在子女看来也许是多余的担心,但这是出于父母的责任感和对子女的疼爱之情。做子女的应该理解父母的这种由衷之爱。特别是现在大学生的父母一般都在40~50岁,他们这一代人都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从他们自己的切身体验中,他们都深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趁着今天安定的局面,他们不仅自己勤奋工作,补偿失去了的年华,而且总希望自己的子女在人生道路上不再有那么多的坎坷、曲折。
(2)尊重父母。作为子女,在与父母发生意见分歧时,采取回避、疏远、顶撞,甚至“逆反”的态度都是不对的。最起码,对父母的意见应该采取尊重的态度。如果一听到父母的不同意见就反感,就觉得“烦死了”,那怎么谈的上进一步去寻找共同的语言呢?有人觉得,父母讲来讲去都是“过去”的老一套。其实,“现在”总是从“过去”发展而来的,不了解过去就难从深刻地认识现在。俗话说“家有一老,黄金活宝”,这就是因为人不能事事直接体验,许多知识都是从前人那里间接获得的。父母讲的“老一套”,正是他们自己在长期生活中的经验结晶,对子女具有“温故而知新”的宝贵作用。大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还刚刚起步,尽管独立意向的产生使他们不想事事依赖父母,但毕竟社会阅历少,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他们虽然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但往往存有表面性和片面性,容易偏激,这种动荡不定的心理发展时期,就更需要父母的教诲和指点。
(3)父母要注重与子女的沟通技巧(王连生,1992) ①要用实际合理的言辞,不要夸张事实,也不要损伤子女的自尊心及降低其对父母的责任感
②不要用情绪化的言辞,演变成恶言的争吵。出乘亲子关系不可收拾的僵局。
③要用清楚具体的言辞,不要模棱两可或含混不清,徒增亲子之间的误解误会。
④不要说重话,也不要言之无物,前者破坏亲子交谈的气氛,增加彼此相谈的火药味,后者促成疲劳轰炸,易失亲子交谈的耐性。
⑤要擅用幽默的表达,言谈轻松风趣,以提高及分享亲子之间谈话的
兴趣。
⑥不要各说各话,无益于亲子相谈的沟通的效能。
⑦要擅用肢体语言,力求言行一致,这样能增加亲子沟通的效果。 ⑧不要陈词滥调或僵硬粗俗,以免引起子女心中不悦感受及其沉默无言以对。
现代的父母已不像传统的父母那么专制且具有权威。但亲子之间却通常会为了日常的生活作息而意见不合,所以有时让亲子关系起了冲突。如果为了日常生活中琐碎的小事,而引起了亲子间的冲突,反而更容易让亲子关系渐走下坡,且失去了亲子间原有的那份甜蜜的感觉。如果父母和子女能多花点时间聆听彼此的内心感,利用时间相互沟通,必定能提升亲子之间的良好关系。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z]北京:北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80。 [2]王连生,亲子沟通的理论基础之分析.[z]台北:师大书苑,1992。
[3]余德慧,中国人的父母经:黏结与亲情.[z]台北:张老师出版社,198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关于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调查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