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量 (mm) 250 气温 (℃) 35 30 200 25 150 20 100 15 10 50 5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图 5
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研析 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判断出气候类型应为热带雨林气候,而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乙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丙地位于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丁地是热带雨林气候。这里需要具体区别的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见下表 降水总量 雨季长短 降水集中程度 降水增减速度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节移动
最少月降水量
答案:B 强化·预测 5、[2010年广东卷文综第2题]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可知 没有为零的月份
移动
可能出现为零的月份
热带季风气候
较多(1500-2000mm左右) 短(6-9四个月)
热带草原气候
较少(750-1000mm左右) 长(5-10六个月,北半球)
热带季风气候相比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更为集中于夏季,季节变化大 陡增陡减
仅分布在亚洲的南亚、东南亚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位臵的季
缓增缓减 南北半球均有
气压带、风带位臵的季节
16
A. 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 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 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 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样题6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表1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⑴-⑶题。
地点 ① ② ③ ④ 纬度 23°08’ 39°48’ 48°58’ 54°17’ 气温(℃)ZXXK][来源: 一月 13.3 -4.7 3.5 1.8 七月 28.4 26.0 18.4 13.4 一月 40.0 2.6 54.3 降水量(mm)[来源:Zxxk.Com] 七月 210.0 196.0 53.6 117.0 全年 1614.1 682.9 647.4 2399.0 225.0 ⑴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A. 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 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C. ③——大兴安岭西侧 D. ④——西经130度附近 ⑵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⑶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D. 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研析 ⑴根据表中资料,①地纬度较低,且雨热同期,年降水量超过1500mm,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为温带气候,选项A错误;②地最冷月气温在0°C以下,且夏季多雨,可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而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选项B错误;③地最冷月气温在0°C以上,且一月、七月降水相差不大,可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大兴安岭西
17
侧为内蒙古高原,属于典型的温带草原气候,选项C错误;④地气温年较差小,降水较多,结合经纬度可判断该地位于北美西海岸较高纬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答案选D。⑵根据上题判断,④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北纬54°17′终年受西风带控制,西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的暖湿气流受海岸山脉阻挡,在山地迎风坡形成大量降水。⑶根据第⑴题判断,②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③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两地相比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答案:⑴D ⑵A ⑶B
考点归纳 年降水量800mm等值线大致是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的分界线,年降水量>800mm的地区,可以种植需水量较多的水稻,这里属水田农作区。年降水量<800mm地区,灌溉是保证农作物稳产、高产的关键条件,如无灌溉,一般只宜种植耐旱作物,这里属旱作农业区。年降水量400mm等值线大致是农区与牧区的分界线,年降水量>400mm地区是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年降水量<400mm地区虽可从事旱作农业,但一般应以牧业为主。由于旱作物(小麦)最少需水量为250mm,因此,年降水量250mm等值线大致可作为旱地农业与绿洲农业的分界线,<250mm地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这里属绿洲农业区。 强化·预测 6、阅读下表气候资料,分析判断(1)~(3)题。 12月~2月降水地区 ① ② ③ ④ 1月均温 25.1℃ -20.7℃ 8℃ 6.4℃ 7月均温 量 24.2℃ 24.8℃ 25℃ 27.5℃ 612mm 45㎜ 345㎜ 105 mm 量 612mm 321 mm 32㎜ 425 mm 1895㎜ 680mm 740mm 1015㎜ 6月~8月降水年降水量 (1)表中气候资料与城市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A.① 新德里 B.② 哈尔滨 C.③ 伦敦 D.④ 里斯本 (2)①地区降水丰沛的原因是 A.低气压带控制 B.地形的影响 C.热带气旋过境 D.受锋面控制 (3)气候资源中四个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排列正确的是 A.①天然橡胶 ②春小麦 ③玉米 ④甜菜 B.①甘蔗 ②冬小麦 ③棉花 ④柑橘 18
C.①水稻 ②冬小麦 ③玉米 ④甜菜 D.①椰子 ②甜菜 ③油橄榄 ④柑橘 [高考冲刺演练]
(2011·黄冈联考)烟流的扩散有爬升型、熏蒸型、波浪型、平展型等不同类型,大气对流运动对烟流的扩散具有很大的影响。读下面四幅图,回答1~2题。 1.下面四种烟流扩散类型,与大气状况图对应正确的是( )
2.波浪型烟流多出现在( ) A.晴朗的夜间 C.多云的夜晚
B.日出前后 D.晴朗的白天
(2012届杭师大附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图3表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4代表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由图3和图4可知( )
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C. 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 D.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
4.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图4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19
(2011·银川模拟)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2010年入冬以来,华北地区遭遇多次大雾天气,有些地区的能见度甚至只有50米左右。气象台也多次发布大雾黄色预警。据此完成5~6题。
5.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干燥空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 6.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大气逆辐射
(2011·北京西城模拟)甲位于大陆西岸。读图,完成7~8题。
7.如果图中a、b为等温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等温线b的数值大于a B.图示区域为北半球 C.图示月份为1月 D.图示月份为7月 8.判断甲地气候类型可能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011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学科基础测试)下图是陆地与海上风速随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9,10题。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 大气环境(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