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不寐”的心得体会
不寐亦称失眠,或“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有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笔者从医30多年来,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不寐”,疗疚满意。
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150例为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内科门诊患者,年龄最小16岁,最大70岁,病程长者两年余,短者一周。
2 治疗方法
以龙胆泻肝汤为基础方,根据具体病情情况适当调整用药及用量,方药组成:龙胆草6克,黄芩9克,栀子9克,泽泻12克,川木通9克,车前子9克,当归3克,生地黄9克,柴胡6克,甘草6克。
随症加减:肝火亢盛者去柴胡6克,当归3克,加朱砂10克,茯神10克,龙骨18克,牡蛎18克,,以镇心安神。如胸闷胁胀,善太息者,去川木通9克,车前子9克,泽泻12克,加郁京12克,香附12克,以蔬肝开郁以安神。如心烦不寐者,去柴胡6克,当归3克,加酸枣仁12克,柏子仁12克,合欢皮12克,夜交滕15克,以养心安神。以上方加水300毫升煎3次分3次服。每日一剂,一周为一疗程,轻者半月,重者一月即愈。
3 疗效结果
治疗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不寐的疗效评定。治愈:睡眠正常,伴有症状消失。好转:睡眠时间延长,伴有症状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变。治愈结果:治愈45例;好转9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9.3%。
4 典型病例
刘某,男,40岁,于2009年12月22日初诊,患者失眠(不寐)两年多,性情急燥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干燥,阴部潮湿,舌红苔黄,脉弦数。根据临床症状,以中医特色,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辩证为“不寐”,属肝郁化火型,故治疗以疏肝清热,左以安神。故用龙胆草6克,黄芩9克,栀子9克,泽泻12克,川木通9克,车前子9克,生地黄9克,柴胡6克,甘草6克,酸枣仁12克,柏子仁12克,合欢皮12克,夜交滕15克,朱砂10克,茯神10克,龙骨18克,牡蛎18克。嘱服药一周,二诊患者服药一周后,诸症明显减轻。唯有不寐易醒,守原方再服两周。三诊诸症消失,再守前方服一周而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5 体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不寐”的心得体会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