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戏剧史复习资料
1、公元前750年,古希腊开始出现文化艺术的繁荣,成为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悲剧和喜剧延续了300年,然后被古罗马承接了过去,继续繁衍了近600年。
2、公元前534年,雅典举办了“城市酒神节”,塞士比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人所知的戏剧演员。
3、最杰出的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4、埃斯库罗斯 “悲剧之父” 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农》《奠酒人》《报仇神》 《阿伽门》、《奠酒人》《报仇神》总名为“俄瑞斯忒亚” 《波斯人》是现存的唯一一部以现实为题材的古希腊悲剧。 5、索福克勒斯 代表作《俄狄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 代表作《美狄亚》
6、古希腊喜剧家 阿里斯多芬 代表作《和平》《云》《鸟》,米南达 代表作《恨世者》
7、“中世纪”指的是自公元4世纪到13世纪的一千年时间,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后,教主曾下过一道禁令,禁止戏剧演出。
8、梵剧在创作上产生了马鸣、跋娑,在理论上产生了婆罗多《舞论》这样具备完整体系的经典著作,出现了迦梨陀娑《沙恭达罗》这样的世界戏剧名著。
9、春秋战国时期,俳优 汉代的,百戏,唐朝的歌舞戏,中有一类“参军戏” 10、四大南戏 《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 11、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12、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马致远、 白朴、 郑光祖 (王实甫) 《汉宫秋》 《墙头马上》 《倩女离魂》 《西厢记》 13、五大名戏 王实甫(元) 《西厢记》 高明(元末明初)《琵琶记》 汤显祖(明) 《牡丹亭》 洪升(清) 《长生殿》 孔尚任(清) 《桃花扇》 14、魏良甫改革昆山腔
15、明万历朝,戏曲界同时出现了汤显祖和沈璟两位大家。他们之间,在戏曲创作及其有关理论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甚至达到针锋相对的地步。后人称之为“汤沈之争”, 又名之为临川派与吴江派的论争
16、日本前后出现的能、狂言、歌舞剧、净琉璃都流传都今天
17、“三一律”最初是由意大利学者卡斯特尔维特罗提出的,是指在一部戏中,时间、地点和行动都要有整体一致性。
古典主义的特征:古典主义追求的是戏剧的真实性、道德感、严整规则。在美学风格上,古典主义戏剧强调舞台的逼真性,要求情节必须符合生活真实。在内容上,古典主义戏剧强调拥护王权,崇尚理性,提倡尊卑有别,要求个人利益服从封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在形式上,古典主义戏剧强调严密紧凑,并严格控制着悲喜剧的区别。 18、古典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 高乃依《熙德》 拉辛《费德拉》
莫里哀《唐璜》 《悭吝人》 《伪君子》 19、启蒙运动时期的戏剧:1带有鲜明的平民色彩,反暴君反专制的民主思想 2有理论、实践双向发展的特点
3一方面继续继承了古典主义戏剧的传统,形式上遵守“三一律”,
一方面又突破了韵文的之约,改用散文写作
4 塑造了第三等级的正面人物形象,喜剧取得巨大成就。 20、启蒙运动时期戏剧的代表作家 伏尔泰《勃罗多斯》 狄德罗《私生子》《一家之主》
博马舍喜剧“费加罗三部曲”(《塞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
《有罪的母亲》)
莱辛《萨拉 萨姆逊小姐》 歌德《浮士德》 席勒《阴谋与爱情》
21、拿破仑将《费加罗的婚礼》视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声炮响。
22、浪漫主义以法国最为兴盛。1、注重个性,尤其注重主观性和自我表现,带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2、它承认人是非理性的动物,它把古典主义的和谐理性排除在外的领域容纳进来,强调激情和冲动,追求色彩绚烂、淋漓尽致,把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的两面性进行充分的展露,因而富于情感冲击力。3、强烈的民族主义、对英雄的崇敬、企业的服装和布景、精湛的音乐技巧,这些都是构成浪漫主义运动的成分。
23、雨果1827年发表的《<克伦威尔>序》成为浪漫主义戏剧的宣言。雨果的戏剧作品《欧那尼》成为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决斗而取胜的标志。 24、代表作家 雨果《欧那尼》
大仲马《亨利三世及其宫廷》 歌德《浮士德》 席勒《阴谋与爱情》
25、舞台上的“第四堵墙”,亦即假设在演员与观众之间存在着一堵墙,演员要完全忘记观众的存在。
26、现实主义:萧伯纳《华伦夫人的职业》 契诃夫《万尼亚舅舅》、《海鸥》、《三姐妹》、《樱桃园》
27、柴可夫斯基 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28、歌剧 乔治 比才《卡门》、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威尔第《茶花女》
29、象征主义戏剧:象征主义戏剧在艺术上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象征暗示,即用象征性的物象暗示主题,暗示各种事物,暗示作者的思想情感等;象征造成剧作双层次的结构形式,即每一部剧作都有它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叙述故事,深层暗寓意义,这是象征主义戏剧的突出特征。
象征主义戏剧通常情节简单,有时甚至只有一个情境,人物缺乏性格特征,整体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类似于一个个的寓言。她的主题和倾向性都很含蓄,既富有启发性,又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神秘感。象征主义戏剧作品常常采用散文诗的寓言形式。象征主义所尝试的舞台手法,象征、暗示、隐喻对后来的戏剧产生了长久的启迪,并直接施加影响于表现主义戏剧、超现实戏剧、荒诞派戏剧。
代表作家:梅特林克《青鸟》 霍普特曼《沉钟》 叶芝《凯瑟琳伯爵小姐》
30、表现主义强调作者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意象的表现主义兴起于19世纪末的德国和瑞典,全盛于20世纪20年代。被称为“叫喊的戏剧”。 31、表现主义艺术特征:
1、充满激情、充满幻象、崇尚动作、崇尚令人震惊的戏剧效果 2、采用独白、梦境、假面具、潜台词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
3、对客观事物的经验性把握予以变形、肢解、或者剪辑拼接等艺术处理。 代表作家:斯特林堡《到大马士革去》
凯泽《从清晨到午夜》
奥尼尔《毛猿》
32、真正导演的出现是从梅宁根公爵开始的,他主张要求一个人来全面控制一出戏的上演,对整个舞台质量负责。
33、安德烈 安托万要求演员摆脱过去的“朗诵腔”,在舞台上自然的对话,用全身进行表演,而不只是依靠声音和手势。他尤其强调布景和道具的逼真性。
34、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成为欧洲现实主义戏剧表演艺术和导演理论的源泉。
35、布莱希特把戏剧分为两种类型,“戏剧式戏剧”和“史诗式戏剧”。布莱希特理论的核心是他的“间离效果”说。
36、存在主义戏剧,试图用戏剧创作来解释大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试图在消除异化的口号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试图在一定的制约下去发展自己的个性。“境遇”和“理智”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概念和命题。
代表作家:萨特《恭顺的妓女》《禁闭》 加缪《误会》 37、荒诞派戏剧:二战后
用非现实的虚构的世界来代替现实的世界,用布景、道具或者其他象征体来暗示人与现实的矛盾,用夸张使虚构和象征任意扩大,造成一种强烈的戏剧效果。 代表作家:尤耐库斯《秃头歌女》《椅子》 贝克特《等待戈多》 阿达莫夫《弹子球机器》
38、音乐剧的滥觞:1728年,伦敦《乞丐的歌剧》
两个根据地,一是美国纽约百老汇,一是英国伦敦西区
39、《猫》、《歌剧院幽灵》、《悲惨世界》、《西贡小姐》为代表欧洲音乐剧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40、中国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41、曹禺:中国第一个成熟的话剧作家
处女作《雷雨》是中国话剧史第一部现实主义经典作品,中国话剧成熟的标志。 作品有《日出》、《原野》、《北京人》
老舍:受叙事剧影响,抓取典型的人物行为来折射社会面貌,“世相戏剧”→《茶馆》 其他作品:《四世同堂》《龙须沟》
42、印度梵剧的舞台特征:梵剧的表演具有浓郁的指事性和象征性,演员可以调用身体部位,向观众传递特定的信息,梵剧的内容主要有两个重要的题材范围,一个是英雄事迹,另一个是世俗生活。梵剧的开场有祝词,赞颂神明,各幕的演出时间和地点可以自由变换。梵剧的全部演出过程都由鼓手来掌握节奏,演员的身体表演完全依据鼓点的提示,另外还运用弦乐器来进行音乐伴奏。
43、元杂剧的艺术特征:四折一楔子。“折”是音乐单元,相当于后来的长或者“幕”。“楔子”一般放在全剧的开端,相当于序幕,有时也在折和折之间,跟过场相似。
每一折曲子属于同一堵宫调,要求一韵到底。唱科白相见:剧本由曲词和宾白组成,还有对演员动作、表情以及音响效果的提示为“科”。演员分为“旦、末、外、净、杂。而旦、末的分行更细,以正旦、正末主唱,而净仍发挥着插科打诨的角色
44、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特色: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
1、莎士比亚剧作展现的是一个真正人的世界,世人的行动需要自己的理由。
2、莎士比亚的剧作还是关于当时英国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从莎士比亚的每一出戏中,都
能够感受到这些时代的画面,触摸到这种社会跳动的脉搏。《哈姆雷特》这个古老的王子复仇故事,莎士比亚在对它的改编和再创造过程中,融进了自己时代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人文主义者的一切进步见解和优秀品格;
3、他剧作艺术的完美和精湛是举世瞩目的,他的剧作结构紧凑、精巧,充满了戏剧性。莎士比亚创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舞台人物形象
4、他还善于给平凡的生活现象涂抹上一层诗意的光彩。 45、易卜生(大题)
无论从其作品在当时社会发挥的巨大冲击力量还是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从其剧作题材广泛性、思想尖锐性、立意现实性,还是它们所达到的高度艺术技巧和独创性来说,易卜生都是欧洲戏剧自莎士比亚之后无可替代的出类拔萃的人物。
易卜生的创作生涯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以挪威中世纪的历史传记和民间故事、歌谣为根据改写而成,其间漂浮着幻想的神韵和浪漫的色彩。第二个时期奠定了易卜生典型的现实主义戏剧风格,他最重要的作品创作都于这一时期,如《布朗德》、《培尔 金特》、《青年同盟》、《玩偶之家》,易卜生第三个时期艺术创作的最大特点在于:他们大多数具有某种象征性的韵味。
易卜生对欧洲戏剧的一大贡献是,他彻底打破了古希腊以来悲剧和喜剧的类型区分,创造了既不是悲剧也不是戏剧而介乎其中的“正剧”,他的社会问题剧都是严肃题材的“正剧”。易卜生另外一个贡献就是将剧场神圣化。他提出“以台口为界”的口号,使舞台的台口成为艺术与生活的分水岭,在台口以内的一切行动都必须遵照戏剧的规定进行。
易卜生被誉为欧洲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之后,众多戏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社会问题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戏剧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