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的现实意义
“和而不同”一语出自《论语》,原文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通达事理的人,遵从客观规律,待人处事强调和谐,但决不随波逐流,不苟同,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故曰:“和而不同”。与此相反,追名逐利的人,总是与世浮沉,盲目趋同,共同谋事而各怀异心,终究相妒、相争、相残,故曰:“同而不和”。“和”与“不和”、“同”与“不同”相互对立,因果上存在着辩证关系“求同存异”则“和”,“强求同一”反而“不和”。这是两句极富哲理的话,事实上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内涵极为丰富。今天,仍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首先“和而不同”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和而不同”准确地表述了世界的“多样统一”。认为事物总是在千差万别中协调发展,所以在对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上,始终把“和谐”作为尺度,一切“以和为贵”。“和”是不同性质的东西相掺和,它反映的是一种有差异的平衡或多样性的统一;“同”指的是相同事物的堆积,它反映的是无差别的同一或抽象简单的同一。我们追求的是“和谐”而不是“相同”,只有“和”才有生命,才有发展;性命和则生,人物和则亲,人天和则灵,无有和则生阴阳,阴阳和则生天地,天地和则生万物。比方说,在自然界中,各种生态系统都保持一定平衡,一旦平衡遭到破坏,灾害就会到来。多种植物共生一处,以不同的物种组成“群落”,相互协调而共生共荣,显得生机勃勃。又
比方说,若是一种声音不停地刺激耳鼓,必然成为噪音;只有当各种声调有序地构成旋律,才能成为悦耳的音乐。一朵鲜花打扮不出整个春天,只有万紫千红才是春。同样,社会生活既要丰富多彩,又要相互协调,不可能都“一个样”,也不能互相倾轧、干扰。这些告诉我们,离开了多样性,世界就没有生机,变得死气沉沉;反之,多样而不协调,势必会混乱不堪。既多样而又和谐,这便是“和而不同”。 其次,“和而不同”是与“天人合一”的精神一致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实质与“和而不同”是一致的,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个体与群体和谐。过去,有人把“天人合一”视为一种落后意识,无知地加以批判。可是,当人类经历了一段苦难历程,吃过环境破坏的苦头,终于认识到人与自然必须保持协调,关爱自然就是关爱人类自己。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过剩”、“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三大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保护地球”成为全世界共同的呼声。经济社会要持续发展,必须控制人口、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要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天人合一”的思想,由于它的客观性和前瞻性,至今闪烁着理性的光芒,成为当今世界科学的前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和而不同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