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型建筑节能玻璃膜
陈国术(池州市英派科技有限公司)
辐射型建筑玻璃膜,又称吸热型膜,是利用特殊元素(高辐射率)的纳米级氧化物,经特殊分散工艺在树脂里达到纳米级分散后,涂布在PET膜上烘干成膜。具有对紫外和红外高阻隔,同时对可见光高透过的特点。其对紫外(200~380nm,约占太阳辐射能3%)、近红外(780~2500nm,约占太阳辐射能53%)的阻隔原理是主要通过吸收(约占90%)后以中远红外的形式辐射到室外,加上少量的反射(约占10%)。所以其具有高的节能效果(贴膜比不贴室温低3~5℃,与太阳光照射强度而异。)同时拥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有许多客户提出:你这种辐射型的膜是不是只在开始一段时间有效,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房间的温度还是会一样的。因为你的膜有70%的可见光透过率,其携带着太阳光35~40%的能量进入室内。你只是比不贴膜升温慢一些。其达到平衡时温度还是会一样的。 针对客户的这种疑问,我们特意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试验条件:100W白炽灯 高度:20cm 顶部灯 膜在内侧 箱体采用12mm木板制成。
时间 min 0 10 20 30 40 内部 14 18 20 23 24 温度(℃) 空白玻璃 表面 14 19 24 28 29 贴ENP膜 内部 表面 14 14 16 24 18 29 19 33 21 35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90 250 310 370 25 27 28 29 29 30 31 31 31 33 34 34 34 30 30 29 29 30 31 31 31 32 32 33 33 34 22 23 24 24 25 26 26 26 27 28 29 29 30 36 36 36 36 36 36 37 37 37 38 39 38 39 从上表可以看出,没贴膜的箱体内部和表面温差很小,而贴膜的表面温度比内部高出10℃左右,比没贴膜的也要高出5℃左右。(辐射率是某物体的单位面积辐射的热量同单位面积黑体在相同温度,相同条件下辐射热量之比。)我们都知道同一物质,其辐射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不同物质的辐射率也会有差异,我们采用的纳米材料在35℃其法向辐射率可以达到88.2%。 实验二:
利用自然太阳光做对比测试:
上图为太阳光下照射6小时后拍摄。左边为贴有ENP建筑节能玻璃膜,右边为对比空白玻璃。
所以,我们的ENP膜其隔热效果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消失,因照射强度不同而温差有一些差异。而不会向蓄水池似的,达到一定的时间后两个水面一样高。因为我们吸热能量增加,其温度上升,则辐射能量也将提高,所以最后达到动态平衡时两个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实验三:
利用实际房间进行测试,实际应用测试。
测试时间:2013年7月22(上午9点)~23日(上午9:30) 测试天气:22日多云,有雷阵雨;23日晴
测试人员:徐晓坤(建材研究院),陈国术(池州英派科技) 读数:每半小时读1次数
通过以上三组实验我们可以看出,辐射型纳米陶瓷膜具有很好的隔热保温作用,因为其要保证采光的需求,对光和热不是全部阻隔,温度也会随着太阳照射而有所升高,但总低于没贴膜的房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辐射型建筑节能玻璃膜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