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
3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350000
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
单位:万吨标准煤
0.00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0.70
0.80
能源消费总量
工业能源消费量
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
工业能源消费比重
图1 2001-2010年全国能源消费及工业能源消费对比图
(资料来源:根据2002-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
万吨
0.79
0.80
0.81
0.82
0.83
0.84
0.85
0.86
0.87
全国碳排放总量
第二产业碳排放量
第二产业碳排放比重
图2 2001-2010年全国碳排放总量及工业碳排放量
(资源来源:根据2002-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
国碳排放量和工业碳排放量都呈现递增趋势,特别是工业碳排放量比重由2001年的82%上上升到2010年的86%。另一方面,从省级行政区域来看,如新兴资源型省区陕西省其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状况与全国情况具有较大相似性。资源环境的约束强化,资源的有限性和当前资源利用的低效率状况,以及日愈严峻的环境问题都将使我国对国外资源形成较大的依赖,并最终影响到我国整体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本文对产业安全概念新拓展
产业安全问题研究具有层次性,国家层面产业安全研究主要以国家为基本单元,许多宏观层面产业安全研究都是针对国家层面的,主要强调宏观产业安全的外部安全,即一国产业具有抵御来处国际威胁的能力等;区域产业安全则以一国次级区域空间为基本研究单元,在特定时期(短期、中长期)和一定的经济环境条件下,区域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区域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及与国家整体产业发展的协调性等。国家产业安全与区域产业安全是两个联系密切、且又存在一定差异性的概念。区域产业应是国家整体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区域产业安全研究侧重于区域产业布局安全的研究及区域产业布局发展与区域资源、环境的协调性研究。区域产业布局安全是国家宏观整体产业安全的坚实基础。
产业安全概念具有动态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其内涵与外延都会发生变化。传统产业安全概念界定主要强调产业控制力、产业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等,而未充分考虑到生态、资源、环境、能源等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作用。据此,本文认为产业安全概念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必须强调产业安全的低碳发展基础。低碳经济的发展为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一个可行路径和框架。在此机遇面前,实现产业安全的挑战也是巨大的。低碳发展不仅仅是应对气候问题及绿色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对未来整个国际市场和全球新贸易格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国家和区域的产业政策调整就不是简单的应对低碳经济谈判,或直接参与到全球低碳经济的大潮中,而是必须考虑产业布局、政府政策制定等一系列问题,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低碳发展背景下的产业安全不仅需要一个思路框架,也需要资金、技术与制度创新等支撑。如不强化产业安全的低碳基础,在未来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国家产业发展与安全必然受制于发达国家。有鉴于此,区域产业布局安全评价体系,需要基于低碳发展角度考虑资源环境因素,增加能够反映低碳发展水平的能源消耗、碳排放测度与评价的指标。特别是在当前能源短缺、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基于低碳发展水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百度文库
4
平的区域产业布局安全评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三 、基于低碳发展的区域产业布局安全评价
(一)基于低碳发展的区域产业布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国内外产业安全评价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国家产业安全与区域产业安全的差异性,遵循系统性、相关性、科学性、可测性、阶段性、战略性和实用性的指导原则,充分结合研究区域产业布局的实际情况,构建区域产业布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上述指导原则,区域产业布局安全评价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如图3所示),10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构成,详见表1。
图3 区域产业安全评价体系
表1 区域产业布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 目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测算公式
区域产业布局安全方评价指标体系
产业 依存性
资源依存性 人均耕地面积
耕地总面积/总人口
主要依托资源行业占第二产业比重 该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 交通依存性
路网密度
地区路网里程/地区总面积
干线公路二级以上比重 (高速公路里程+一级公路里程+二级公路里程)/公路总里程
产业关联性
产业感应度系数
某产业逆矩阵横行系数平均值/全部产业逆矩阵横行系数平均值的平均
产业影响力系数
某产业逆矩阵纵行系数平均值/全部产业逆矩阵纵行系数平均值的平均 产业 竞争力
对外依存度 进口总额 依据统计年鉴数据直接获取
进出口增长率 报告期进出口增长额/基期进出口额 外贸依存度
进出口总额/地区GDP 产业规模 特色产业产值占区域总产值比重 该产业产值/地区GDP
特色产业固定资产投资 依据统计年鉴数据直接获取 产业结构 霍夫曼系数
轻工业产值/重工业产值
比较优势 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该产业部门产值/地区GDP)/(该产业部门劳动力数/总劳动力数)
区位优势 区位商
该地区某产业增值占本地区GDP 比重/全国该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 比重 产业低碳化水平
能源消费
能源强度
能源消费总量/地区GDP
支柱产业能源消费比重 支柱产业能源消费量/地区能源消费总量 碳排放
支柱产业平均碳强度 该产业碳排放量/该产业总产值 支柱产业碳排放比重
该产业碳排放量/地区碳排放总量 支柱产业碳生产力
该产业总产值/该产业碳排放量
与已有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相比,本文构建的区域产业安全布局与发展指标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已有相关研究大多针对国家层面产业安全研究,本文则从区域层面首次将产业低碳化水平指标引入产业安全评价体系当中。低碳经济不仅是我国应对国际气候谈判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当前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而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低碳发展将是区域产业布局安全与发展的目标和基础。未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区域产业安全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低碳背景下产业布局安全与发展评价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