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双创”工作 激发创业活力
【热点扫描】
G20杭州峰会前夕召开的G20劳工就业部长会议,承诺按照创新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共同采取行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推动实现体面劳动。现在,人们日益认识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之际,要使增长潜力得以释放,就要让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更加有效、便捷地流动,以创新举措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各国民众都能积极参与并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2016年的G20峰会选在具有创业创新特色的浙江省杭州市举行,非常贴切地呼应了峰会推动创业创新的目标,响应了与会各方希望发展创新、推进创业的强烈愿望。2016年6月15日,以高标准打造的杭州市创业大街正式开街,目前已有200多家机构组织正式入驻。自中国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规划以来,从梦想小镇到基金小镇,从滨江区到信息港小镇??各种互联网、物联网、生命科学、金融等高端服务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杭州已拥有近百家创业园区和创业服务机构。杭州在创业创新方面堪为观察中国的一扇窗,中国的创业创新成果早已为国际社会公认。
2016年9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释放社会投资潜力助力实体经济,部署建设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会议指出,坚持市场主导,发展各类创业投资,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和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稳增长、调结构。会议强调,要推进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更大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有利于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迈向中高端。 【考点链接】
一、《经济生活》角度:
1.企业的生产经营。我国企业应抓住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机遇,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就业是民生之本。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扩大就业规模、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以体现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尊重,调动人们参与创新的积极性,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4.财政的作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财税政策,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第页 1
5.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推动“双创”,需要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激发市场活力;同时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取消对“双创”工作的不利限制因素,营造创业创新的便利条件。
6.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政治生活》角度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表明我国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这有利于政府积极促进就业,关注民生,保障人民切身利益。
2.我国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发展生产,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为促进创业和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文化环境,以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和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3.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劳动者既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又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四、《生活与哲学》角度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国务院明确指出推动“双创”工作、激发创业活力的意见,立足于我国国情,是正确的思想意识,必将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调动起亿万人民群众的创新创业热情,激发出全社会的智慧才能和创造活力,既有利于改善人们生活水平,又有利于推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同时,中国的创业创新成果和经验,必将带动世界的创业创新。
3.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会一帆风顺,但是我们要坚信发展的光明前途,对此充满信心。
4.辩证的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
第页 2
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
5.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 【针对训练】
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正在中国形成,并逐渐成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重要引擎。下列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现路径正确的是( )
A.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推进创业便利化→激发创新与创造活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B.推进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拓宽创业资金来源→降低创业创新成本 C.搞好创业培训服务→提高创业者技能→实现充分创业就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D.加大创业财政支持→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尊重劳动知识人才→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2.2016年9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坚持市场主导,发展各类创业投资,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稳增长、调结构。国务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2017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推动“双创”工作激发创业活力资料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