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2014最新版)
四门课程全部资料
高等教育学
第一章 绪论
一、高等教育:一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二、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研究高等教育规律为任务,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的高级人才为直接目的的学科——它涉及研究并阐述高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及发展趋势等诸方面的理论问题。
三、中外高等教育发展概述。
中国的高等教育:
(1)传说在虞夏之时已有了高等教育的萌芽,五代以后书院具有高等教育性质。
(2)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始于清末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时期,1898年设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3)新中国成立后,接管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把高校分为综合大学、独立学院和专科学校两种。 外国的高等教育:
(1)古代(奴隶社会时期出现高等教育,世俗与教会的高等教育学习七艺,至文艺复兴)
(2)中世纪(现代大学是从欧洲中世纪大学开始。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雏型阶段的标志。他已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体制)
(3)近代和现代(洪堡建立柏林大学。。。)
四、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1)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 (2)高等教育为社会生产科学技术
五、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意义(66开)
(1)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自身修养的需要
(2)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
(3)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与学识修养的需要
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结构
一、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其概念。(66闭)
高等教育的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 高等教育结构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宏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体制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
微观结构包括:高等学校课程结构、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高等学校的师资结构
二、高等教育的功能(66闭)
(1) 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丰富和深化个人知识、提高个人能力、培养完整人格、加强个人素质以及改变个人地位。
(2)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三、高等学校的职能(66闭)
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开展社会服务
四、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66闭)
(1)高等教育结构决定高等教育功能 (2)高等教育功能反作用于高等教育结构
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和作用(66闭,原题: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区别和联系)
三个类型: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文化本位论
三个作用:导向作用、规范作用、评价作用
二、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社会需要、个体内在需要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四、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理论
(1)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的必要性 (2)加强通识教育的紧迫性
五、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应处理的基本关系
(1)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关系 (2)精英人才与一般人才的关系 (3)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关系 (4)高标准与可行性、稳定性与可变性的关系
六、培养目标(66)
第四章 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
一、高等学校教师的作用和任务
作用:
(1)历史文化的传承者 (2)高级人才的培养者 (3)科技文化创新的实现者 (4)文明建设的推动者
任务:
(1)教书育人,完成教学任务 (2)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 (3)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发展
二、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素养
(1)坚定的政治方向 (2)高尚的道德情操 (3)合理的知识结构 (4)优秀的教学能力 (5)出色的科研能力
生理特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其他系统
心理特点:自我意识的发展、认识活动的发展、情感特征的发展、个性特征的发展
四、高等学校师生关系的建立(66开)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应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入手。
学校方面:
(1)树立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 (2)为师生交流创造平台 (3)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法 (4)完善扶贫帮困制度 教师方面:
(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2)提高自我修养,提升人格魅力 (3)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4)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
学生方面: (1)尊重教师 (2)以学为本 (3)培养和谐人际关系
第五章 高等学校管理
一、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指在高等学校教育活动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它既含宏观的政府、社会与高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也含微观里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二、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类型
外部体制:
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型
内部体制:
(1)高等学校内部决策层的构成
校长、决策机构(董事会、理事会或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或学术评议会)
(2)高等学校的决策模式
科层制模式、学术团体模式、双重组织模式
三、管理目标与目标管理的区别
管理目标是指个体或组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目标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制定、执行、控制目标来进行领导和管理。 目标管理是一种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管理目标是通过管理手段达到的一种管理目的或结果。通过科学地、合理地、适宜地运用目标管理理论的相关原则和理念对各组织进行管理,进而实现组织管理目标。
四、高等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
(1)教学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材建设、教学手段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制定的建立健全。
(2)科研管理:科研规划、科研机构和队伍管理、科研资源管理、科研成果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教职工聘用、调配交流、奖惩任免、培训考核、工资福利、职级晋级、离休退休、退职,以及高等学校学生的思想管理、日常管理等
(4)财力和物力管理:财务管理、基本建设管理、学校土地房屋、校园环境、实验仪器、图书资料和物资设备等方面的管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最新版 方便打印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