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材的相对固定性,教学的生成性:
教材这一文本一旦产生,就成为一种固定化的文本,它不可能随教学性境的变化而“自我生长”。但是,教学却是不断生成的。在课程生活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新的教学内容、新的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具有与教材不同的异构心智才可能实际驾驭课程和教学的生活,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不断开发出与教材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资源,获得教材规定以外的教学效果。
新的课程要求教师树立一种新的教材观,摒弃那种“教教科书”的课程生活,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的文本,它不是师生课程生活的一根指挥棒,不是指令性课程范式下的产物,它本身就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空间。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摆正教材作为工具的地位,学会“用教科书教”,能够在具体教学情景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
新的课程、新的教材是对教师创造精神的解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教学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村探寻(9)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