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中学跨入“全国示范性高中”**目标,**中学在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上, 仍要坚持“站在高的起点,实现快的发展”的指导思想,多渠道招聘教师,加大培训力度,稳定教师队伍,引入竞争机制,强化内涵发展,建成一支师德素质好、学历结构高、专业知识扎实、教学实践能力强、教学思想新、教学方法活的师资队伍。这是**中学立于不败之地,永葆青春的法宝。
一、师德建设是关键。
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养,是学校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扩张,青年教师的大批涌进,这给我校师德建设工作增加了任务,增加了挑战。青年教师的优点是活力强、 责任心强、 接受新事物快,但他们(她们)毕竟是刚由“学校”走入“学校”,角色换位慢,一下子让他们承担教育孩子的任务,的确勉为其难。他们的身上也表现出种种不适应教育者角色的情形。为此,必须加强师德教育,培养一批“德艺双馨”、“教书育人”双肩挑的能师、名师。
1、倡导“以德为首,德能皆求”的修养原则。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身教重于言传”,教师首要表现是师德高尚。在当代社会,这个“师德”,首先应包含奉献精神。教师职业是神圣的事业,教师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其次,应包含一颗爱心。“热爱是最好的导师,它永远超过责任心。”父母爱子女是一种本能,教师爱学生是一种境界。最后,教师应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应有一颗包融心,宽容孩子们,包融孩子们,热爱孩子们。
2、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是师德的核心。
社会的急剧变革,教育形势和背景的变化,教育对象的变化,迫使我们教师转变固有的教育价值。“师道尊严”及单纯的“传道授业”教育观,已远远不符合我们当前的教育形势,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转换角色,作学生的家长的代理人,作学生做人的楷模,是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知心的朋友,生活上的服务者。
3、培养教师的使命感。使命感说到底就是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学校加强师德建设要从三个层次培养教师的忧虑意识:(1)忧祖国教育大业的发展;(2)忧学校事业的发展; (3)忧学生学业、个性的发展。三忧具备了,教师的责任心就增加了。
二、学历提高是根本。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指出:“2010年前后,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的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经济发达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专任教师和校长中获硕士学位者应达到一定比例。”我校虽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地域偏远,但旗委政府十分关心重视学校的发展,且又是自治区示范高中,在教师的学历提高上,应具有前瞻性。具体目标是:上讲台的教师本科率为100%,研究生比例应达到10%,中层干部以上具备研究生学历的要有3—5名。
1、为实现这一目标,对本科以下学历的教师,定方向、定任务,完成本科学历的学习,拿上本科文凭。
2、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师范院校攻读硕士学位的进修。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知识水准和学历水平。
3、严把入口关。除紧缺的英语专业接纳本科生外,其他专业选用新教师,逐渐要求具备研究生学历。
三、基本素质的提高是核心。
学历的提高,仅仅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小部分工作,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本着“培育名师、培养名生、创建名校”的发展思路,我们应把“育名师”工作放在学校的第一位,因为名师是“根”,名生是“枝”,“根”深才会“枝”旺。具体思路为:
(一)全员培训
1、强化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教风,形成凝聚力,形成活力, 形成一个蓬勃向上的局面,促使每位教师加油充电,奋发向上,每个组在一个学年内要搞2—4次大型的讲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教学中学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