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将规定的内容逐一向学生讲授,教师在课堂上以讲解为主、提问为辅,要求学生的思路跟着教师走。
2.4考核
期末利用同一份试题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成绩80~100分为优良,60~7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成绩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3结果
实验组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4讨论
通过期末考试结果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
4.1可激发学生兴趣
外科学理论抽象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案例教学法可使学生通过生动的案例掌握外科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知识,不仅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外科学教学中,通过某一典型案例,让学生在记忆、理解、应用的基础上对案例进行分析,找出案例中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领会和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掌握相应的治疗手段和措施,这样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可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4]。
4.3可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没有机会接触临床,更谈不上积累临床经验,对课本上所描述的症状只有理论上的认识,印象不够深刻。案例教学法模拟了临床工作中诊疗患者的思维过程,使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融会贯通,不但能使学生构建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而且能使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临床思维能力,做到学以致用,为日后实习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4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案例教学中,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外科学知识,而且能接触病理学、诊断学等相关知识,并灵活应用,使自己掌握的知识更加丰富、扎实,进而有助于今后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5]。此外,在分析案例、收集资料及讨论案例的过程中,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他人协作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外科学教学中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加强生生、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增进彼此间的情感,有效增强外科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还能有效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使其掌握更多的外科学及诊断学、生理学等知识,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此外,通过案例教学法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而有效提升其综合素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外科学的应用研究探讨论文(共3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