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莲须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苏本华等[18]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5%三氯化铝甲醇溶液为显色剂,在波长413 nm处对样品中的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总黄酮在3~30μ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95%,RSD=0.90%(n=6);建立了莲须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杨冰等[19]通过优化薄层色谱条件,将山萘酚、莲须标准品、莲须样品三种溶液均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醇∶甲酸∶水(5∶3∶1∶0.1∶1)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后喷以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发现其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故薄层色谱法可作为莲须质量控制的方法。

  李庆等[20]采用容量分析法测定莲须花粉粒的显微特征指数,采用高效液相法对莲须中异槲皮苷、槲皮素、木犀草素、山萘酚及异鼠李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发现莲须中花粉粒显微特征指数与异槲皮苷、槲皮素有相关性,与木犀草素、山萘酚及异鼠李素无相关性。李庆等[21]采用色差计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莲须药材的粉末颜色与总黄酮的含量的关系,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颜色值与总黄酮含量间的相关性,发现莲须药材总黄酮含量与药材粉末明暗程度有关,其粉末颜色越亮,总黄酮的含量则越高。

  4 药理作用

  目前莲须的药理作用研究多集中在其提取物中,其提取液具有收缩子宫、弱雌激素样、抗腹泻、抗氧化、镇痛等作用及其他功效如补脾止泻等作用。

  4.1 对子宫的作用

  吴丽明等[22]通过观察莲须对正常和孕鼠离体子宫活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莲须能增加正常大鼠和早孕大鼠离体子宫收缩力,具有催产作用。莲须能使幼雌性小鼠卵巢增重,幼雌性小鼠子宫增重,使子宫内膜发生改变,且阴道开口时间提前,阴道开口率增加,提示莲须在体内整体试验有雌激素样作用,为弱雌激素样效应。吴丽明等[23]将0.6~9.6 mg/ml剂量莲须加到小鼠离体子宫;将0.88、4.4、8.8 mg/ml莲须加到大鼠离体子宫和2.2、4.4、8.8 mg/ml莲须加到早孕大鼠离体子宫后,分别观察对子宫收缩力的影响,发现莲须能增加多种实验动物子宫平滑肌收缩力,且剂量大时子宫收缩频率增加,具有催产作用。吴丽明等[24]在观察莲须对正常和孕鼠离体子宫活动的影响时发现莲须能增加正常大鼠和早孕大鼠离体子宫收缩力,具有催产作用;且莲须能使幼雌性小鼠卵巢增重,幼雌性小鼠子宫增重,使子宫内膜发生改变,且阴道开口时间提前,阴道开口率增加,提示莲须在体内整体试验有雌激素样作用,为弱雌激素样效应。

  4.2 抗腹泻、抗氧化、镇痛

  周细根等[25]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给对照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0.2 ml/10 g,给实验组小鼠灌胃莲须乙醇提取液0.2 ml/10 g,30 min后对两组小鼠均灌胃10%的卡红硫酸镁溶液0.2 ml/10 g,20 min后测量幽门至卡红前沿的距离。结果显示,莲须乙醇提取液能明显减少卡红推进距离,降低卡红推进百分率。表明莲须乙醇提取液对硫酸镁所致小鼠腹泻具有明显的拮抗效果。吴丽明等[26]发现1.0 g/kg莲须可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和抑制冰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沈雅琴等[27]通过研究发现莲须能抑制蓖麻油引起的小肠性腹泻和番泻叶引起的大肠性腹泻,但却不影响小鼠的胃肠推进运动,因此莲须的抗腹泻作用并非抑制肠运动,故其作用机制不明。张明发等[28]研究发现莲须能预防电刺激大鼠颈动脉,损伤动脉内皮细胞而引起的血栓形成,但无明显的抗凝血作用,对血凝过程也无促进作用。

  Park等[29]采用MTT法研究了莲须水提物对小鼠GC-2 spd(ts)细胞的影响,通过测定细胞活力研究莲须水提物对GC-2 spd(ts)细胞过氧化氢诱导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测定脂质过氧化水平和过氧化氢酶,结果表明,莲须水提物在GC-2 spd(ts)细胞中具有抗氧化活性。

  4.3 其他

  高林等[30]认为慢性肾脏疾病蛋白尿是虚实夹杂的病证,治疗需要虚实结合。重用莲须固涩精气,辅以金银花、黄芩、赤芍、牡丹皮、小蓟、栀子等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之药补泻,并施标本兼顾。庞桂香等[31]采用莲须治疗婴幼儿脾虚泄泻有独特效果,能明显缩短病程,表明莲须有补脾止泻之功效。此外,研究还发现藕节与莲须合用对鼻息肉、鼻疮确有治疗作用,但观察的病例数过少,不足以充分证明,故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32]。

  5 毒理研究

  目前莲须的毒理研究仅有1篇[33]文献报道,且结果表明莲须属于无毒级物质,也无遗传毒性及致突变作用。

  吴丽明等[33]研究了莲须的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采用方法如下:急性毒性设了21.50、10.00、4.64、2.15 g/kg四组剂量灌胃。Ames试验:设0.5、5、50、500、5000μg/皿剂量,观察加或不加S9混合物对TA97、TA98、TA100、TA102菌株的影响。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设10.0、5.0、2.5 g/kg三组剂量,2次灌胃后,6 h制片,镜检。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设2.50、5.0、10.0 g/kg三组剂量,连续灌胃5 d,第35天后制片、镜检。急性毒性试验表明莲须属于无毒级物质。污染物致突变性检测(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未发现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有致突变作用和对小鼠精子有致突变作用。

  6 开发前景

  根据古代本草及现代中草药文献记载,归纳其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相关报道后,发现莲须在调节雌激素、催产、抗氧化及镇痛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比较来看,中医对莲须的传统认识是偏固肾涩精、遗精等治疗作用,与现代药理研究偏催产、抗炎抗腹泻的作用并不完全一致;另外古方中记载的相关药理作用现代研究涉及不多,如在岭南民间有让孕妇在妊娠末期服用莲须煲鸡蛋的习俗,这一秘方不仅能清热去胎毒,使初生的宝宝皮肤白净,不易上火,不长湿疹,另有固涩、补血止血之效,有助防止生产时大量流血的作用,还能帮助顺产,有助产的功效;但并未有临床研究证明。此外,目前对于莲须的研究不够深入,化学成分的分离研究较少;固肾涩精等主要功效的药理研究也不全面,作用机制及活性成分均不明了。作为传统中药,不仅在药典中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均没有指标成分,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不明朗,且市场上对莲须相关产品的开发亦稍显空白,这和其具有的巨大开发潜力和广阔应用前景很不对等。故对于莲须临床还需开展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工作来促进对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的认识,以促进莲须药材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根据莲须的传统应用特点,其研究开发应侧重于深入阐述其固肾涩精、止血、催产等药理作用的机制及其物质基础,建立莲须药材的含量测定成分及质量分析控制技术,为充分利用莲须药材奠定良好的基础。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莲须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2)在线全文阅读。

莲须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yiyao/122521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