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中医导引术的认知治疗功能
医学生在心理适应层面临着众多压力和困难,其心理适应现状尤其堪忧。研究表明,医学生在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强迫、社会退缩6个维度的症状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而女生在躯体化、焦虑、抑郁、强迫4个维度症状水平高于男生[10],尤其在躯体化层面和医学生的专业性相关,中医导引术正是通过身体调适而引发认知的改变。认知疗法认为,心理问题根本是认知问题,尤其是在疾病焦虑障碍等方面,理性情绪疗法关注的是事件—评价—行为后果,但医学生的强迫、疑病思维却是植根于身体的症状和其对身体的敏感性。陈嵘等[11]指出中医认知疗法既包括语言疏导四步法,即擒、纵、切入、突破;也有行为疗法,如迂回佯攻行为开导法,既有对其错误认知进行归因,也有语之以其善、顺势利导的方法。
《灵枢·本神》指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中医强调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气行,心理问题与气血不畅息息相关。《黄帝内经》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中医导引术之五禽戏是对五种动物的模仿,其不单是身形步法的模仿,更多是对其状态的体会体知。具身认知强调认知由身体属性决定,认知的内容也由身体提供,认知、身体、环境是统一的整体。身体是认知的延展,即没有蝙蝠的身体就难以有对蝙蝠的认知,身体是人们感知世界的触角和边界[12]。心理适应不良者常局限于自己的身体,过分感知身体的变化,进而影响心理适应。中医导引术的练习使身体不再单单是自己的身体或人的身体,以动物的形态行走和呼吸,使自身的身体能够撑出一个空间,能以动物的形态关照自己的身体,从而改善不合理的认知。
中医关于心理适应有系统的理论架构和方法导引,本文诠释和整合中医心理育人理论和机制,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医导引术对医学生心理适应的整体设计和架构,全面阐析中医导引术的作用机制和原理,对沟通中医和心理适应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桥梁。中医心理适应的“气滞观”“周遭性”“前瞻性”与其所倡导的“体知”“体用”深度切合具身认知的思维。“体知”这一名词早在汉代就已提出,《后汉书·律历志上·律准》曰:“光等不知,归阅旧藏,乃得其器,形制如房书,犹不能定其弦缓急,音不可书以晓人,知之者欲教而无从,心达者体知而无师,故史官能辨清浊者遂绝。”由体知到体用,再从体用到体知,古代中国智慧的心理观及适应观离不开对身体的关照和通达,而实践中的中医导引术对当代医学生的心理适应更有着显着的临床价值和实践价值。
未来心理适应的中医研究需从实证层面进一步验证。席居哲等[13]认为心理韧性的探索路径为以人为中心模型、以变量为中心模型、时间路径模型和因素-过程模型。中医导引术对心理适应的作用机制、作用方式、作用人群也有待研究,同时其对心理适应的中介和调节变量、实现的路径和方法都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潘彦谷,张大均,刘广增,等.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来自心理学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5):108-113+191.
[2] 艾婷,肖泽梅,曹莹,等.医学生适应的现状及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6,23(2):26-30.
[3] 邹小勤.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3.
[4] 仲茂凤,黄雪强,魏燕燕,等.运用中医体质学说对心理健康干预的可行性初探[J].心理学探新,2017,37(5):392-395.
[5] Effron D A,Niedenthal P M,Gil S,et al.Embodied temporal perception of emotion.[J].Emotion,2006,6(1):1-9.
[6] 彭越,邢若星,徐文艳,等.“中医导引术”疗法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5):443-444.
[7] 石林,李睿.正念疗法:东西方心理健康实践的相遇和融合[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4):566-568+565.
[8] 张云,刘宏娟.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7,46(4):335-338.
[9] 薛灿灿.具身认知理论的思考[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10] 赵瑛.医学院校大学新生角色适应和人际关系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4.
[11] 陈嵘,秦竹,毕云,等.中西医认知疗法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7):1379-1382.
[12] 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5):705-710.
[13] 席居哲,左志宏,WU Wei.心理韧性研究诸进路[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9):1426-144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中医导引术对医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机制(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