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评价标准
1.3.1疗效评价骨髓原粒细胞Ⅰ型+Ⅱ型≤5%为完全缓解(CR),骨髓原粒细胞Ⅰ型+Ⅱ型>5%且≤20%为部分缓解(PR),骨髓原粒细胞Ⅰ型+Ⅱ型>20%为无效(NR)。CR+PR/总人数为总有效(ORR)〔1~3〕。
1.3.2证候评分采用《白血病中医证候疗效判定计分标准》判定中医治疗效果,累计积分,分数越低越好〔4〕。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Wilcoxon秩和检验。
2结果
2.1两组疗效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2,P=0.02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4.700,P<0.05),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评价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1.915,P=0.001),见表2。
2.3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证候总积分〔(18.38±3.23)、(17.12±2.9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3,P=0.121);治疗后观察组〔(3.19±1.9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7.29±3.22)分,t=-5.949,P<0.001〕。
3讨论
老年患者由于脏器功能衰退,常合并有心、肺、肾等基础疾病,因无法耐受化疗药物引发毒副反应而中断治疗。此外,高龄患者体内一般情况存在多种耐药基因的过度表达,对西医应用的化疗药物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临床常用CAG方案治疗老年AML。在治疗过程中应用阿糖胞苷和蒽环类抗肿瘤药物(阿柔比星)的剂量较小,不良反应低,且同时利用G-CSF。G-CSF的应用与G-CSF受体进行结合,有助于促进白血病细胞增殖过程,将处在G0期的细胞运动状态至S期,大大促进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显著缩短粒细胞降低过程时间,降低化疗导致的多种毒副反应发生率〔5〕。
目前有关研究表明〔6〕,人体基因高度甲基化可导致抑癌基因沉默,即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异常使其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地西他滨是临床应用的去甲基化药物,通过抑制DNA甲基转移酶的活性,有效促进抑癌基因的正常去甲基化过程,使得没有表达的抑癌基因重新活化,从而有助于抑制肿瘤生长过程。
老年AML在中医学属于“内伤发热”、“癥积”、“痰核”、“急劳”、“血证”等病证领域。审其病机,老年患者正气不足为本,邪毒侵袭为标,在临床辨证论治过程中当以扶正祛邪解毒为主。本研究方中诸药合用,体现扶正以治本,祛邪以解毒的思路,相互配合起到抑制肿瘤发展的作用。研究表明〔7〕,半枝莲、黄药子、白花蛇舌草、莪术、龙葵、山慈姑的主要活性成分均有阻断癌细胞的生成过程,而这些中草药与增强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和淋巴细胞转化程度有关;特别是吴茱萸的成分具有较好的健胃作用,同时对肠管的双向调节作用,进一步改善由于胃肠功能紊乱所造成的腹泻现象。本文结果说明扶正祛邪解毒中药可有效抑制DCAG化疗方案所致的毒副反应,更适用于耐受力较差的老年AML患者。
综上,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的基础上,应用扶正祛邪解毒治疗老年AML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优越性,可在一定程度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中西医结合治疗发展现状及思考研究论文(共4篇)(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