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关于疾病预防的优秀论文欣赏(共2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疾病预防在医学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知识,而且也是有很多人都比较关注的,那么疾病预防的论文应该怎么写呢?如果你对这个问题还弄不清楚的话,那么不妨参考一下这些疾病预防的论文吧。


  第1篇:微生态调节技术在感染性疾病预防中的应用


  王晖,康迪,周学东,李雨庆;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成都610041


  [摘要]人体共生微生物数量远超过人体自身细胞数量,其编码基因数量甚至是人类的数百倍。人体可以看做是微生物与自身细胞共同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这些分布在人体皮肤、呼吸道、口腔、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的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动态平衡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随着各国人体微生物研究计划的先后开展,引发了新一轮微生物组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热潮。人体微生物群落生态调节的新工具、新方法和新技术正在大量出现,改善人体微生态和预防感染性疾病的手段将变得更加丰富。本文就目前已有的微生态调节技术在人类感染性疾病预防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人体微生物组;微生态调节技术;感染性疾病;生态防治


  微生物组是指微生物的总和,包括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2001年Lederberg等[1]首先提出人体微生物组,指生活在人体上的所有微生物;而人体的微生物基因组可以看作是人类基因组的一部分。人体内微生物数量是人体细胞数量的10倍,人体微生物基因编码数量更是人类的100倍以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对于人体的免疫系统及内环境稳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体微生物群落在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


  人类对感染性疾病病因的认知在不断改变。早期的科学家支持“自然发生说”,认为生物可随时由非生物产生,或者由另一些截然不同的物体产生。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曲颈瓶实验”推翻这一说法,奠定了微生物学的理论基础。而后,德国科学家科赫提出验证某种微生物是否为疾病病原体的“科赫法则”。Miller提出龋病发生的“化学细菌学说”,认为微生物是龋病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因素。之后的一段时间人们认为特定的细菌分解碳水化合物产酸是龋病的病因[3]。后来JamesLeonWilliams提出牙菌斑的概念,认为龋病这一慢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受到复杂的口腔微生态环境影响[4]。


  由此可见,微生态调节技术在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青霉素的发现,人类与感染性疾病的斗争进入了全新的时代;然而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得致病微生物的耐药状态大量发生。开发有选择性的特异调节微生态平衡的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5]。


  近些年来,全世界科学家在人体微生态与疾病的研究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许多重要的研究都致力于开发新的人体微生物群落生态平衡调节策略,产生了一批具有潜在临床应用可能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在这种的潮流影响下,许多以人体微生态调节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生物技术公司也相继成立。本文就从生态防治的角度对微生物组调节技术在人类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口腔感染性疾病和肠道感染性疾病预防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1调节微生态平衡预防口腔感染性疾病


  口腔微生物群由多种微生物组成,每种都具有特定的营养和物理化学需求。口腔微生物群的特征在于高变异性和丰富性,包含约700种常见的系统型,其中约一半可以在任何个体中检测到[6]。


  口腔感染性疾病指口腔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最为常见的就是龋病和牙周病。口腔中致病性细菌过度繁殖,打破了与其他共生细菌之间的生态平衡被认为是导致口腔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7]。在诸多调节技术中,多肽、葡糖基转移酶(glucosyltransferase,Gtf)、多酚和多种中药常作为龋病的一级预防方法,多酚也常作为牙周炎的一级预防方法。


  1.1靶向性多肽调节口腔微生态平衡预防龋病


  龋病是在包含细菌在内的四联因素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8]。目前普遍认为,变异链球菌是最为主要的致龋菌之一。研究[9]显示,具有细菌特异性的多肽C16G2能够将来自唾液的多菌种生物膜中的变异链球菌高效率选择性地杀死,且在24h恢复期后,经C16G2处理的微生物结构具有重大变化:与变异链球菌代谢相关的细菌的丰度剧烈减少,而变异链球菌的竞争对手(包括一些有利于口腔健康的链球菌)占主导地位。该研究表明,使用多肽可以靶向调节口腔细菌微生态结构,从而了解特定细菌的关键作用,同时也证明了多肽C16G2具有调节口腔微生物群落使之恢复健康的治疗潜力。


  1.2靶向小分子调节口腔微生态平衡预防龋病


  作为龋齿发病机制中已证实的毒力因子,Gtf在牙菌斑形成和成熟中起着重要作用[10]。通过Gtf合成的胞外多糖能够促进许多不同的口腔微生物在牙齿表面的积累,并增加生物膜的稳定性,增强其致龋毒力。因此,靶向抑制变异链球菌Gtf的活性将对龋齿的预防起到重要作用[11]。通过计算机高通量虚拟筛选小分子化合物库,可以获得能够抑制变异链球菌Gtf活性并有效抑制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小分子化合物。该化合物能够作用于变异链球菌,因此对于口腔微生态平衡具有调节作用[12]。Gtf靶向抑制剂还有一个易被忽视的优点是它们具有抑制生物膜活性而不是杀菌的潜力,从而可以预防生物膜相关口腔感染性疾病[13]。


  1.3中药调节微生态平衡预防龋病


  我国研究人员运用有效成分与整体药效并重的中药现代化研究新思路,通过建立适用于防龋中药筛选的多指标药物活性筛选体系,对于有明确防龋效能的五倍子、蜂房的有效活性成分进行系统性研究[14]。五倍子化学组分具有对牙体硬组织的脱矿抑制作用和再矿化促进作用[15],其机制可能与钙沉积物的形成有关[13];蜂房化学组分在不影响口腔常驻菌生长的情况下,对主要龋病相关菌的生物膜形成和产酸、产糖、黏附等生物学特性及糖代谢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6]。这些研究均表明我国传统医药在调节口腔微生态平衡和预防口腔感染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防龋中药现代化研究平台为中药防龋的药效学和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方法、标准和研究思路,也为进一步从牙体硬组织矿化和口腔细菌调节两个方面研究中药防龋药物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模型药物。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关于疾病预防的优秀论文欣赏(共2篇)在线全文阅读。

关于疾病预防的优秀论文欣赏(共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yiyao/122510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