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供试品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取待测样品两份,减压浓缩至干,用甲醇溶解,按“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标准,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值,平行测3次, 取平均值, 然后用标准曲线方程计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
2.3 树脂的预处理[4]取上述市售新鲜的7种大孔树脂,分别用95%酒精浸泡数小时,用大量蒸馏水洗净。以湿法在搅拌下将树脂加入到层析柱中,等树脂沉降后再将水放出,用95%的乙醇3BV/h通过树脂层,至流出液加适量蒸馏水无白色浑浊现象,再用蒸馏水以同样的流速洗至中性,备用。所用树脂的型号及参数见表1。表1 吸附树脂的型号及物理参数
2.4 树脂的选择准确称取处理后的7种大孔树脂湿树脂各1 g于具塞磨口三角瓶中,加入杏香兔耳风样品液50 ml,25℃恒温振荡24 h,振荡频率140 r/min。过滤、保留滤液,用蒸馏水洗涤树脂,再将树脂浸泡在70%乙醇中,25℃恒温振荡24 h解吸,测定滤液即吸附上清液和解吸液中总黄酮的浓度。
2.5 静态吸附实验
2.5.1 吸附等温线的建立准确称取1 g AB-8湿树脂于具塞三角瓶中,加一定浓度的料液各50 ml,于18,25,32℃下静态吸附,每隔2 h取样0.5 ml,测定各个时段取样液中总黄酮浓度,绘制吸附等温线。
2.5.2 吸附动力学曲线的建立准确称取1 g AB-8湿树脂于具塞三角瓶中,加一定浓度的料液各50 ml,于25℃下静态吸附,每隔2 h取样0.5 ml,测定各个时段取样液中总黄酮浓度,绘制吸附等温线。
2.5.3 解吸条件优化[5]称取8g AB-8树脂于烧杯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料液400 ml,静态吸附24 h,滤出树脂, 过滤后按质量平均分成8份, 分别置于8个锥形瓶中, 各加入10%, 30%,50%, 60%, 70%,80%,90%,100%的乙醇溶液, 静态解吸24 h。抽滤, 并用各自的洗脱剂冲洗树脂, 合并入滤液, 得到洗脱液, 测定各自的总黄酮含量, 并计算解吸量。
2.6 动态吸附实验
2.6.1 上样液浓度的考察称取AB-8型树脂50 g 4份,湿法装入4根2 cm×50 cm色谱柱中。选择4个浓度药液( 1.0,1.8,3,4.5 mg/ ml) ,加入量依次为450,250,150,100 ml ,以1.5 ml/min的上样速度、70%乙醇洗脱,洗脱液定容至450 ml,测定总黄酮含量后浓缩,烘干,并称重洗脱物。
2.6.2 上样液pH值选择称取AB-8型树脂50 g 4份,分别装入4根2 cm×50 cm色谱柱中, 分别加入4份1.8 mg/ml 的药液250 ml ,调pH值为4,5,6.2(原液)和8,分别以1.5 ml/min 的上样速度、70%乙醇洗脱,洗脱液定容至450 ml ,测定总黄酮含量后浓缩,烘干,称重洗脱物。选出上样液的pH值最佳为6.0。
3 结果
3.1 树脂对杏香兔耳风总黄酮的选择性本文研究了7种树脂对杏香兔耳风总黄酮的选择吸附性。计算公式如下:
吸附量=V(C0-C1)/M
吸附率=[(C0-C1)/C0]×100%
解吸量=C2×V/M
解吸率=[C2/(C0-C1)]×100%
式中C0为吸附前样液中黄酮浓度,C1为吸附后上清液中黄酮浓度,C2为解吸液中黄酮浓度,V为样液体积,M为湿树脂质量。结果见表2。表2 不同树脂对杏香兔耳风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能力从表2可以看出,AB-8大孔树脂对杏香兔耳风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能力都最大,所以筛选出AB-8作为本实验的研究。
3.2 吸附等温线根据静态吸附实验,24h树脂完全达到吸附平衡,根据下式计算出吸附量q。
q=V0(C0-C1)/M
式中,q为吸附量,mg/g为湿树脂;C0为初始黄酮溶液浓度mg/ml,C1为黄酮溶液的平衡浓度mg/ml,M为湿树脂的质量g。以吸附时间为横坐标,吸附量为纵坐标,绘制吸附等温线见图1。
图1 AB-8对杏香兔耳风总黄酮的吸附等温线
从图1可以看出,树脂在25℃时的吸附效果最好,温度过高或过低树脂的平衡吸附量均下降。这可能是由于高温时杏香兔耳风总黄酮的溶解性增加,导致树脂对其的吸附能力下降;低温时的杏香兔耳风总黄酮水溶性降低,容易析出而不易被树脂吸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杏香兔耳风总黄酮的工艺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