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护理(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2-08-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引发静脉炎的微粒主要来源于药液本身的结晶、输液器具、不当的配液操作环节等。另外药液的温度及理化性质对血管也是一种刺激 [10]。
        2  预防措施
        2.1 调节静脉输液pH值
        在引起输液性静脉炎的诸多因素中,溶液的pH值和输液速度是两个重要的因素。通过调整溶液的pH值至人体血液的生理范围内(pH约为7.4),可以降低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2.2 根据药物性质、渗透压、浓度、毒性作用等来调节滴速
        严格按医嘱调节滴速。输注任何药物开始速度宜慢,如喹诺酮类药每分钟10~15滴,滴注10分钟后患者如无不适感觉,可逐渐将滴速调整至25~30滴。同时,注意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不少于6小时;对须快速滴入的高渗液体(如20%甘露醇),输注前后,静脉滴注20mL 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局部静脉内的残留液,使渗透压降低,同时采取局部热敷,从而减轻高渗液体对局部血管的化学性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11,12]。滴注化疗性药物应严格按医嘱调节滴速,输入前后应用0.9%生理盐水 500mL引路穿刺和加量冲洗法较常规滴注法预防静脉炎效果显著[13]。
        2.3掌握药物的性质,密切监测药品不良反应
        用药前应了解药物的毒性作用,在使用一些易诱发静脉炎的药物时,应特别注意预防药物性静脉炎。在用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在联合用药时,应先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做到合理安全用药,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14]。
        2.4  严格控制微粒的输入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药时避免反复穿刺,尽量使用侧孔针头以减少橡胶微粒[15];临床配药时要充分溶解,减少大分子结晶微粒[16]。同时使用具有终端滤器的输液器,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17]。药液加温可显著减少其中的结晶颗粒。
        2.5 正确选择静脉穿刺,提高穿刺技术,提倡使用套管针,减少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和损伤 
        穿刺时尽量做到一针见血,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造成静脉壁的损伤。在使用血管活性药,渗透压高、刺激性强的药品,以及面对末梢循环差的患者,为了预防静脉炎的发生,血管尽量选择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易固定的静脉进行穿刺,避开关节及静脉瓣,防止活动时发生药液渗漏。静脉输液应遵循避免选择患肢和下肢血管的原则,因下肢静脉瓣多,血流慢,而患肢静脉回流障碍,输液时加大发生静脉炎的可能性[18]。为了保护血管,避免反复穿刺,尽量使用套管针留置。套管针针管柔软,对血管刺激小,留置时间相对长,活动时针体不易脱出发生药液渗漏。但临床观察发现,留置时间越长,静脉炎发生率越高[19]。因此,留置时间视患者的局部情况而定,最好不要超过5天。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提出技术操作熟练,加强管理,将留置针天数定为3~4天,可使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3  治疗护理措施
        3.1药物预防
        付春华等[20] 报道,静脉输注25%硫酸镁预防长春瑞滨(诺维苯)所致的静脉炎,可使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静脉炎发生时间推迟以及疼痛程度降低。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护理(2)在线全文阅读。

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护理(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yiyao/12093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