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党内政治文化;传统文化;文化建设;法律法规;儒家;法家;价值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11-0019-14
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决定了全中国各项事业建设的成败。截止2016 年12 月,中国共产党共有8944.7 万党员、451.8 万个基层组织(中共中央组织部,2017)。作为全球最大的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例如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等。在这些不同方面的建设中,文化是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和灵魂,文化建设在党的各项建设事业中,处于最为基础、最为核心、最为微妙、最为长期,也最为复杂的地位。
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制度包括以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正式制度和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非正式制度。法律法规容易制定,但难以在短期内得到组织成员的遵守和认同,执行和交易成本高;文化难以在短期内形成,但一旦形成,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规范和改变个人和集体行为。文化的形成、发展、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世界文明古国,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必然产生和施加重大影响,它对内可以帮助中国共产党实现自我约束和自我净化,将自身塑造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现代化政党,对外可以帮助中国共产党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正确制定各项公共政策,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国治天下平的崇高政治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①
文化是一个基础而又复杂的概念,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经济、政治等不同社会科学或人文学科领域的学者对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从政治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文化可以被大致区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心理层面的文化,表现为群体成员共享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例如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文化价值观,这一层面的文化难以直接观察和衡量,但可以通过第二个层面的文化,即行为层面的文化来观察和界定,在仁义礼智信这种价值观的支配下,传统社会中的绝大多数国人在通常状况下会做出仁义、礼貌、尊重知识、诚信等行为。第三个层面的文化是可以被明确观测和感知的制度器物层面的文化,这一层面的文化形成文化载体,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典章制度、钟鸣鼎食、文学艺术、建筑服饰等等,都可以被理解为制度器物层面的文化。这种关于文化的理解和定义,也同样适用于其他文化,例如西方社会的基督教文化,以及伊斯兰和穆斯林文化。
政治文化是文化在政治领域的表现。公民尤其是政府官员的政治价值观是心理层面的政治文化,我国传统社会中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经典语录,反映了传统儒家社会为官从政的基本价值观①。在这种价值观的支配下,绝大多数政府官员在政治领域做出了推动教育、赈济灾民、兴修水利、关注民生等具体行为。政治制度、法律法规、以及政府建筑、官员服饰等等,则是制度与器物层面的政治文化。从这3 个层面,可以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密切关联进行深入研究。
文化的创建、传承、转型乃至消亡的基本规律是:(1) 文化由伟大的奠基者或开创者创建;(2)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化;(3)可能经历其他文化的挑战和冲击;(4)关键的继承者或改革者可能对原有文化进行发展和变革,放弃原有文化中不适应时代发展和要求的成分,添加某些适应时代发展和要求的合理成分,以及其他文化中的合理成分;(5)杂糅成一种新的文化,并继续向前发展演化。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党内政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联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