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第五届教师专业成长优秀论文评比
作者任教学科类:初中英语
浅谈初三英语作业分层的设计策略
陈丹丹(15862800***)
教育部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性差异”的理念,极其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强调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英语作业是英语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教师对教学效果检查的一种形式,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布置作业,让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对于初三学生而言,家庭作业是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作业可以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进一步熟悉相关技能,提升英语学习兴趣。但是目前在传统教学理念下作业布置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 作业形式单一,内容重复。
部分老师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长期布置简单枯燥的反复抄写单词或句型。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开口说英语。在这种简单机械,无效率,无成就感的任务中,逐渐丧失其学习动力。
2.作业数量太大,学生深感疲惫。
笔者经常听其他老师说,学生每天早上来校第一件事就是“完善”作业,他们“抄”的不亦忙乎!有的老师在布置作业时没有全局观,忽视学生还有其他学科作业,从而在不经意间加重学生的负担,这样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基本能完成任务,但对于那些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就难免要去抄,结果适得其反,学生不但不能达到老师布置作业的目的,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苦恼、恐惧等消极情绪。
3.作业布置“一刀切”,不针对学生实际
众所周知,一个班级的学生,从智商到知识基础,都是有差异的,一味统一要求,这是不合理的,很可能造成学生“不够吃”或“吃不完”的现象,不能体现分层教学的科学性。
由此可见,传统的作业形式已不再适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布置学生喜欢的作业,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是每位教师应深思的问题。
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非常注重作业分层的思考,以下是我对家庭作业分层设计的几点体会:
1.家庭作业的布置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控制任务的难易程度。刚入初中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想象力丰富,设计制作型任务比较符合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如制作卡片,表演对话等。到初三,学生已具备了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时,教师应该给他们布置体现一定的思维逻辑性的任务,使学生体验到解决英语问题也是能够获得像解决理科问题一样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源动力
2.家庭作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英语基础及对英语的爱好兴趣存在较大差异,布置作业时完全统一,必然会加重学困生的课业负担,因此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因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自我抄写生词、词组和句型。作业本中的单词拼写、基础的选择题、简单的句型变化。这类作业是基本知识的简单运用,是巩固知识所必需的。学生做这类作业时觉得难度不大,因此要求可以要求基础薄弱的同学去完成。当然抄写的遍数应在1~2遍为宜,鼓励学生先大声朗读,并尽量去记忆这些单词,句型。然后再理解的基础上,基于句子进行合理的抄写。切不可以边看单词变抄写。若边看边抄的话,那只是单纯的在完成老师的任务而忽视了抄写的主要目的。
第二,运用新词汇造句,阅读难度低于或相当于课文的文章。这个层次的作业可以有效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对于能力中等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但是缺乏一点的思考力即知识的运用能力。所当然这层作业还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让绝大多数人都能顺利完成。
第三,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英语读物,收看英语类节目。初三年级学习时间进任务中,很多教师极其排斥课外书籍,电视,电影等。事实上,由于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身边无处不存在着一些科学化的东西,然而合理的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是我们现在英语教学包括英语作业的布置必然趋势。一味的排斥不但不能学生把英语学好反而适得其反;脱离现代生活对于学生英语学习基础知识还是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学生口语听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特别会然人们觉得英语的学习出了单词就是枯燥的句型了。实际上,我们完全了可以利用现在技术提升学生英语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是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通过文字,视频等的广泛阅读轻松获取知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浅谈初三英语作业分层的设计策略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