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促进校园和谐建设(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五)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樊富珉教授认为,中国有69%—80%的大学生对未来没有规划、就业时容易感到压力。
基于上述情况,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领导,深化认识,切实树立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理念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学校教育教学各部门团体。因此,需要各部门在思想认识上,牢固树立“和谐心理”的理念,强化公益意识,将心理健康工作纳入到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各个组织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加强部门合作,在校园提倡“和谐心理、和谐社会”理念,消除师生对心理问题的片面认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整合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善于协调关系、整合各方资源,做到四个结合,即: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工作相结合,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咨询中心与有关职能部门密切合作,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心理健康教育合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注重大学生心理疏导,构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建立包括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多途径、多渠道、多层次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制。通过监测、评估和预警,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干预、有效控制,帮助大学生达到心理和谐。 [2]
我们要积极推动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建设,努力探索在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方式方法,努力营造培育和谐心理的氛围,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和人文环境保证。
参考文献:
[1] 沈壮海 李岩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年02期
[2] 李长春,罗丽华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 第22卷第2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促进校园和谐建设(2)在线全文阅读。
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促进校园和谐建设(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