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弄清文体区别,聚焦表达侧重
写人文章以人为写作对象,以表现人物品质特点为目的。记事文章则是以事件为描写对象,以揭示事件的本质及其对人、对社会所具有的意义为目的。简单地说,如果文章的中心思想着重表现主人公的思想品德,则可以说是以写人为主的作品;如果文章的中心思想着重表现事件的社会意义,则可以说是以记事为主的作品。因此,虽然说写人类和记事类文章文体相同,但它们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工作室成立以来,我们提出并一直践行自己的教学主张,即“关注文体,聚焦表达”。因而,研究写人类和记事类这些叙事性作品各自关注的是什么,表达的重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表达的,是我们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如何教好这类文章呢?首先,我们要进行比较,找到写人类和记事类文体的不同之处,这样我们才能把握教材的核心教学价值。
1.标题有所不同
区别写人和记事这两类文章,有时可以从题目上直接找特征。一般来说,以人物名字命题的文章大多是写人的文章,如《诺贝尔》《钱学森》《詹天佑》《海伦·凯勒》《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也有用与人物密切相关的事物来命题的,如《理想的风筝》《番茄太阳》等,这些题目涉及的事物与人物品质密切相关,所以也是写人的。而记事类文章的题目往往以事情、活动的名称及意义来命题,如《天火之谜》《大江保卫战》《开天辟地》等。
2.写作目的不同
写人的文章以表现人物的某种品质特点为目的,写事的文章以揭示事件的本质特征和对社会具有的普遍意义为目的。如《诺贝尔》是一篇写人文章,课文主要赞颂了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大江保卫战》是一篇记事文章,讴歌了人民子弟兵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3.表达的侧重点不同
写人的文章以人为写作对象,以写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为重点;记事的文章以事为写作对象,以写事情的经过为重点。《诺贝尔》以写诺贝尔为重点,着重描写了诺贝尔在研制炸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因此,塑造人物形象、凸显人物品质是本文表达的重点。《大江保卫战》是一篇记事文章,全文则以保卫大堤这件事为叙述重点,具体介绍了保大堤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也就是说,写清事情的过程是本文表达的重点。由于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写人的文章给人的印象最深的是人物本身;记事的文章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事件本身。也正因为如此,写人文章的记事应该服从于写人的需要,记事文章的写人应该服从于记事的需要。
4.关注的人和事不同
虽然写人、记事类文章都有人和事,但我们仔细比较不难发现,这两类文章关注的人和事是有明显区别的。
两类文章中虽然都有人物,但记事类文章着重强调事件的六要素,人物则是淡化的。如《大江保卫战》这类记事的文章,文章中出现的人物是“保大堤”时的“一群人”“一个人”,人物都是为构造“保大堤”“救群众”情节而设置的,是虚拟的;而写人类文章《理想的风筝》《诺贝尔》等则是刻画了一个真实、鲜活的
人物。
我们再看两类文章中的事件。仍以《大江保卫战》为例,课文描述的事件,六要素齐全,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事件情节本身也是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同时事情发展顺序明显,具有完整性。而《理想的风筝》这篇写人类叙事性作品,文中虽然也有“笑谈腿疾”“写板书”“放风筝”三件事,但这三件事都不具备写事类文章的六要素。虽然三件事写了刘老师工作、生活两个方面,然而三件事又是相对独立的。同时,也没有曲折的情节。刘老师是个残疾人,作者却偏偏抓住了动作的细节描写,真可谓匠心独运。因而,写人类文章选取的事件讲究典型性,对选材特别讲究,教学时,我们应着力引导学生发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写人类和记事类课文教学策略初探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