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德育案例选择缺乏典型性和适切性
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是案例教学的载体,案例教学的效果与所选案例的质量有很大关系[4]。由于对案例教学理解的偏差和案例教学经验的不足,出现了德育课程中虚构案例、任意选择案例、案例处理粗糙、案例呈现过于单一的乱象,严重影响了德育课堂教学效果。首先,案例教学中的德育案例不是教师为了强化知识学习、调节课堂氛围信手拈来随意编造的事例,而是要紧密结合知识要点选择近期真实发生过的典型事件,同时选择的德育案例也不能脱离学生道德学习的发展水平。其次,教师要对选择好的德育案例进行合理加工。教师对德育案例的处理一定要逻辑清晰、内容简洁,不能加入太多主观意愿,影响学生的理解和分析。最后,德育案例呈现类型的单一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德育案例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情境的再现,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从声、像、文多个维度来展现案例。
4.传统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的制约
案例教学与讲授法的一个重要分野就是,案例教学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案例式”德育教学既强调教师对案例的适切选择与合理加工设计,更强调学生在课前对所学知识的预习和课上的主动参与、讨论。应试教育的理念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学生习惯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耳提面命,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和对标准答案的识记。在案例教学的情境下,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是对学生的一种挑战,很多学生不能积极地认可案例教学带来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误以为案例教学是教师推脱教学任务的表现,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任务加重,教师成了指导旁观者;二是学生误以为自己没有相关的理论积淀,不能有效地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讨论;三是学生误以为参与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只是流于形式,最后教师会给出统一的标准答案。这些受传统学习理念和学习习惯形成的误读,阻碍了“案例式”德育教学有效开展。
三、“案例式”德育教学的改进策略
1.厘清“案例式”德育教学的价值取向
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教人如何做人的教育,是为个体过有品质的精神生活提供价值指导的教育[6]。“案例式”德育教学是一种在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其关注的重点依然是学生。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模式前应厘清“案例式”德育教学的三重价值取向:一是人本化取向。案例教学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生活体验和一定道德认识的人,所以教师在德育案例的选择与加工上,要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开展案例教学。二是建构式取向。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是外在附加的,而是由学生结合前置性知识自主加工建构的。因此,不能把“案例式”德育教学简单地理解为案例教学法,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和知识观,积极转变德育教学方式,时刻关注和促进学生道德知识体系建构与自主发展。三是对话式取向。“案例式”德育教学是一种集学生自主、自由、自律和责任于一体的道德品格建构过程,案例教学中教师要从灌输转向对话,在对话中尊重学生,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两者是双向互动的对话角色。
2.淡化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案例式”德育教学模式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在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淡化自身的主导色彩,把学生引至学习活动的中心,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与角色。但这并不是说要教师退居二线放任不管,而是要教师隐藏自身角色的师道尊严,以一种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进入到案例的谈论之中。要淡化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教师本身就是很好的道德教育实例,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待学生的态度和与学生交流的方式,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品行。教师除了要有意识地弱化教师权威,还要充分了解案例,以保证课上案例谈论的有效开展。二是教师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传统的教师中心、学生为辅的课堂环境,会造成师生关系的对立。因此,教师应尽可能采用圆桌式的座位方式,减少学生的压迫感。
3.准确把握案例选择的方法和原则
案例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选择案例的工作既可以由教师来完成,也可以由教师指导学生共同完成。学生收集案例的过程也是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一种方式,教师要鼓励学生共同参与案例的收集与遴选工作。德育案例的收集与加工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收集的案例一定是在道德教育范畴之内的、近期发生的、真实的案例,这种案例最好是具有代表性的、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具有争论的事例。二是选择的案例要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科学性体现在案例的选择应以学生现有经验为基础,对其能力提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对其经验生长具有一定的扩展空间[7];而艺术性则体现在案例本身具备的复杂性和多维性,能够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和道德情感体验,不仅限于就事论事。三是案例处理的逻辑性与合理性,教师在对遴选好的案例的加工处理上,要时刻关注案例前后的逻辑,以及各种问题的设计,要保证学生能够对案例进行顺利的分析与讨论。
4.更新学生学习观念、转变学生学习习惯
“案例式”德育教学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建构主义学习观。教师在进行德育案例教学时要积极引导学生更新学习观念、转变学习习惯。首先,教师要给学生交代清楚案例教学的意义与要求,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参与案例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使学生从内心接受案例教学的方式。其次,教师要解决学生的畏难情绪,通过建构学习共同体,鼓励学生相互配合,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削弱学生案例学习的难度与困境。再次,教师要在课前布置好提前预习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习惯。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案例式”德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学习,既要善于聆听他人的意见和见解,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意见。
第2篇:论初中德育教学中的转化与结合
王军怀(甘肃省陇南市礼县永坪镇初级中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德育教学的转化与结合问题反思论文(共2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