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借文辞之力,述立意之旨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高考作文是一种压力下的写作。较之记叙文和抒情文,议论文又是考生最为广泛选择的文章体式。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一篇文质兼美的议论文佳作?对此,我们宜未雨而绸缪,切毋临渴而掘井,只要在写作上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高考作文也会收到“难者亦易矣”的良好功效。 
   我们不妨以2015年新课标全国Ⅱ卷作文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在完成审题立意、结构设置、材料选择、拟定标题的基本工作之后,考生进入作文正文部分的写作。由于考试阅卷时间的限制,第一段写作的质量可能关乎阅卷老师对你作文写作水准的基本判断,所以首段写作至关重要,需要你精心构思。首段写作担负着三项基本任务:其一、引出文章立意。其二、借助修辞等艺术手法展现语言功底。其三,语句之间的连接要语意贯通、流畅自然。下面就以修辞为主线来谈谈首段写作的几种常见技巧。 
  一、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来引出立意 
  议论文中首段使用排比,可以起到起笔阔大、语言顺畅、语势雄健的阅读效果。如果再能将作文题中的材料自然地融入其中,那么首段自会给人材料运用自然、气脉流动、理丰意盛的语言感受。 
  示例: 
  千年中华,是旧日之业勉其成长;巍巍神州,是勤奋之手合力支撑;泱泱华夏,更是科技之轮载其远征……而在这些昨日之基业,今日之奋进,明日之创新中,则又数明日更为重要。因为,我们不能沉湎于前夕,止步于今朝,只有明天的太阳才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 
  ——《大国远征,借创新之帆远航》 
  这则示例在使用文题材料、语言表达和引出立意上做得都很出色。文章从大李的“矢志创新”出发,紧紧扣住“创新”二字进行文章的立意。排比的使用建立在材料的概括之上,将修辞和立意完美地结合起来。 
  二、促进用引用的修辞手法来引出立意 
  议论文中使用引用可以使语言精炼、含蓄典雅且有一定的文化底蕴。首段使用引用则往往可以达到提纲挈领、总领全篇、引人入胜的妙用。引用的类型可以是名言警句、古典诗词、歌词等等,但都以为论点服务为旨归。 
  示例: 
  鲁迅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茹毛饮血的时代,是勤劳延续了人类文明的火种;铁犁牛耕的时代,是勤劳铸就了灿烂辉煌的历史;千帆竞渡的时代,是勤劳助你走向世界,成就自我。勤劳的人,是身怀风采的人,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的脊梁》 
  文章借鲁迅的名言来引出“中国的脊梁”的话题,接着以勤劳来连缀起“风采”(扣住材料),再连缀起本文的立意“中国的脊梁”,语少而意明,言简而意深。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借文辞之力,述立意之旨在线全文阅读。

借文辞之力,述立意之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jiaoyu/122099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