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认为教学课文《二泉映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读出阿炳的艰难人生。
一
在人物传记中,景物描写有多种作用。
有的老师认为,《二泉映月》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了无锡的美丽可爱,阿炳正是在对这美丽、可爱景物的感受中才创作出名曲《二泉映月》的。于是,在教学过程中,便把感受无锡景色的美丽、可爱当作重点,甚至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品味。我们看一位老师的教学过程——
师:惠山“天下第二泉”夜晚景色非常美丽,非常迷人,把美景画出来,反复感受一下,好吗?来。
生:树木葱茏,藤萝摇曳。无锡惠山周围的景色非常清新、美丽。
师:这是白天的景色,阿炳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夜晚呢?
生:如银月光,淙淙的流水声。
师:好,当你读到“如银月光”“淙淙的流水声”,你就想象无锡那美丽的夜晚,那美丽的月色,那动听的流水……(示范)
生齐:如银月光,淙淙的流水声。
师:好,就是这样,就要这种感觉。来,我们一同读一读,预备——
生:如银月光,淙淙的流水声。
师:太好了,就是这种感觉。来,第二组找到什么景色了?谁来读?
……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里的景色非常优美,这四处描写就是四幅画面!这是怎样的景物描写啊?
生:美妙的景物描写。
生:美丽得像一首诗!
师:诗啊,好诗啊!(问另一生)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一幅幅美丽迷人的图画。
师:阿炳就是在这样的美丽月光中、迷人风景里写成名曲《二泉映月》的!我们边读景物描写,边听这首名曲……
显然,这位老师只看到了课文中景色描写的“优美”“迷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读出《二泉映月》中的艰难人生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