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古今惩贪与治盗的宽严比较(11)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2-08-2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先哲们虽然有局限性,但在他们看来,官盗从严从重,民盗从宽从轻,是天经地义的,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令人不得不信。今则贪污从宽从轻,盗窃从严从重,其合理性何在?我的悟性太差,虽百思而不解其谜。
    五、简短建议
    上述问题,非本人所能解决,只是提出来,希望引起思考。现仅限于本文讨论的范围,对现行刑法提出以下修改意见:
    第一,在体例上,取消第八章“贪污贿赂罪”,将其合并于第五章“侵犯财产罪”。这可简化体例,统一罪名,使侵犯财产罪成为为官民共设的完整意义上的侵犯财产罪,消除官员利用职务之便侵犯公共财产不为侵犯财产罪的怪现象。第二,在法条上,将贪污罪所含摄的三个主要犯罪行为即侵吞、窃取、骗取进行分解,分别并入相关的法条。民盗为盗,官盗同样为盗,不必别立罪名,故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公物的行为可并入第五章第264条盗窃罪。民骗为骗,官骗同样为骗,故利用职务之便骗取公物的行为可并入第266条诈骗罪。另外,删除“利用职务之便”的前提,只要是官员,不管是否利用职务之便,盗窃就是盗窃,诈骗就是诈骗;将公共财物扩大为公私财物,官员不仅不得侵犯公共财物,也不得侵犯私人财物。公民对公民私人财物的侵犯,由于身份地位相同,容易摆平;官员侵犯公民的私人财物,由于身份地位不同,就不容易摆平,必须从立法上严加禁止,加强对公民私人财物的保护。贿赂的主体是官或者离不开官,不论受贿行贿总是秘密进行,与官盗的性质相近,可别立为条,列于盗窃罪法条之后。通过如上调整,可简化法条,使法条排列具有逻辑性;可简化罪名,官民同样的犯罪适用同样的罪名。第三,在定罪量刑标准上,按现行刑法之规定,凡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骗取公物的定罪量刑标准都大大宽于盗窃、诈骗的标准,二者相差的数额有近十倍,乃至数万元。当取消贪污罪将其合并于盗窃、诈骗罪后,二者适用同一个标准,贿赂罪参照这一标准。这意味着对官的标准要远远严于现行法律的规定,但实际上是与一般盗窃、诈骗相等,只不过取消了对官员在定罪量刑标准上的特权罢了。第四,在刑罚上,虽然罪名相同了,量刑标准相同了,但刑罚不可相同,更不可像现行刑法所规定的那样,对贪污处轻刑,对盗窃、诈骗处重刑,相反,应在同一罪名、同一量刑标准上,官员盗窃、诈骗较之一般盗窃、诈骗加重处刑,贿赂罪也参照量刑。

 
 
 
 
注释:
      ① 参见《左传·昭公十四年》:“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
      ② 参见《尚书·伊训》。
      ③ 参见《明太祖实录》卷38。
      ④ 参见《明太祖实录》卷3。
      ⑤ 参见《汉书·贡禹传》。
      ⑥ 参见《唐律疏议·杂律》。
      ⑦ 参见《唐律疏议·厩库》。
      ⑧ 参见《唐律疏议·户婚》。
      ⑨ 参见《唐律疏议·擅兴》。
      ⑩ 参见《晋书·刑法志》。
      ⑾ 参见《七国考·魏刑法》。
      ⑿ 参见《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
      ⒀ 参见《汉书·刑法志》。
      ⒁ 参见《汉书·薛宣传》。
      ⒂ 参见《陈书·宣帝纪》。
      ⒃ 同注释⑩。
      ⒄ 参见《南史·王弘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法学类古今惩贪与治盗的宽严比较(11)在线全文阅读。

古今惩贪与治盗的宽严比较(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faxue/12160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