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金源B区施工组织设计
3.3钢筋连接
本工程钢筋连接采用机械连接与搭接绑扎两种方式。梁φ25、φ22采用机械连接,柱钢筋直径大于22时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其余采用搭接绑扎连接,
3.3.1电渣压力焊 1.施工准备
(1)、检查设备、电源、确保随时处于正常状态,严禁超负荷工作。 (2)、钢筋端头制备:钢筋安装之前,焊接部位和电极钳口接触的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应清除干净,钢筋端部若有弯折,应予以矫正或切除,但不得用锤击矫直。
(3)、选择焊接参数,主要有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通电时间,具体参数见下表:
钢筋直径 焊接电流 (mm) (A) 电弧过程 电渣过程 电弧过程 电渣过程 T1 T2 U2-1 U2-1 16 14 4 200-250 40-45 22-27 18 15 5 250-300 40-45 22-27 25 21 6 400-450 40-45 22-27 不同钢筋直径的钢筋焊接时,按较小直径钢筋选择参数,焊接通电时间延长10%左右。
(4)、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夹具的下钳口应夹紧于钢筋端部的适当位置,一般为1/2焊剂罐偏下5-10mm,以确保焊接处的焊剂有足够的淹埋深度,上钢筋放入夹钳口后,调准动夹头的起始点,使上下钢筋的焊接部位于同轴状态,方可夹紧钢筋,一经夹紧,严禁上下晃动,以免上下钢筋错位和夹具变形。
(5)、试焊;作试件,确定焊接参数:在正式进行电渣压力焊之前,必
- 26 -
焊接电压(V) 焊接通电时间(S) 华侨·金源B区施工组织设计
须按照选择的焊接参数进行焊接,并作试件送试,以便确定正确合理的焊接参数,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以确保焊接接头质量可靠。 2、施焊操作要点
(1)、闭合回路,引弧,通过操作杆或操纵盒上的开关,先后接通焊机的焊接电流回路电源的输入回路,在钢筋端面之间引燃电弧,开始焊接。 (2)、电弧过程:引燃电弧后,应控制电压值。借助操作杆使上下钢筋端面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进行电弧过程的延时,使焊剂不断熔化而形成必要深度的渣池。
(3)、电渣过程:随后逐渐下送钢筋,使上钢筋端部插入渣池,电弧熄灭,进入渣池过程和延时,使钢筋全断面加速熔化。
(4)、挤压断电:电渣过程结束,迅速下送上钢筋,使其端面与下钢筋端面相互接触,趁热排除熔渣和熔化金属。同时切断焊接电焊。
(5)、接头焊毕,应停歇20-30秒后,才可回收焊剂和卸下焊接夹具。
3、焊接质量标准
1、焊接接头的位置,同一区段内有接头钢筋面积的百分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详见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2、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焊毕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1)焊包较均匀,突出部分最少高出钢筋表面4mm。 (2)电极与钢筋接触处,无明显的烧伤缺陷。
(3)接头处的弯折角度不大于4度。(即每米弯折不大于7mm) (4)接头处的轴线偏移Ф22、Ф25钢筋为2mm,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或采取补救措施。
- 27 -
华侨·金源B区施工组织设计
4、成品保护
接头焊毕,应停歇20-30秒后才能卸下夹具,以免弯折。 5、注意的质量问题
1、在钢筋电渣焊生产中,应重视焊接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接头部分应清除干净,
钢筋安装应上下同心,夹具紧固,严防晃动,引弧过程力求可靠;电弧过程,延时充分;电渣过程,短而稳定;挤压过程,压力适当。若出现异常现象,应查找原因,及时清除。
2、电渣压力焊,应尽量避免雨天及大风天气进行焊接。
3.雨天施焊时应采取遮蔽措施,焊接后卸夹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雨水,可采用防护罩临时防止雨水,待冷却后拆除防护罩。
3.3.2钢筋闪光对焊
为了节约材料,本工程钢筋断头料采用闪光对焊连接进行再利用。有肋钢筋对焊时应将肋基本对齐后焊接,在闪光对焊生产中,当出现异常现象或焊接缺陷时,可按规程查找原因和采取措施,及时消除。
3.4钢筋的安装与绑扎
钢筋接头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相邻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同一连接区段内受拉钢筋接头百分率为:搭接接头不宜大于25%;机械接头不宜大于50%;梁受力钢筋在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为100。两连接区段中到中距应不小于:绑扎搭接时1.3L1;机械连接时35d。钢筋的锚固及搭接长度同时还要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1)和设计要求。
钢筋保护层的控制:基础底板钢筋保护层采用高强砂浆垫块制成;墙体、框架柱、框架梁采用砂浆垫块;板的下铁采用
- 28 -
华侨·金源B区施工组织设计
水泥砂浆垫块,板的上铁采用钢筋支凳。钢筋保护层厚度见下表:
钢筋保护层
构件 保护层厚度 承台底筋 50mm 梁 25mm 柱 30mm 人防外墙外侧(内) 50mm(20mm) 墙、板 20mm 3.4.1基础底板钢筋
3.4.1.1基础底板绑扎实行弹验线是关键环节,要求在垫层上用红色线放出墙板、柱、地梁边线位置,专业埋管位置也应用红色线在垫层上画出。
3.4.1.2底板钢筋的布置顺序:除注明外,原则上板底受力筋短跨方向先铺,板的面筋短跨向后铺,先铺下层网片,再铺地梁下铁钢筋,再铺底板上层网片,再绑扎地梁上排钢筋。
3.4.1.3上层钢筋网根据基础底板的钢筋规格,500mm厚底板采用φ16“几”字形撑脚作上网的支撑,间距布置为1.0m,梅花形布置,弯脚每边长20d。对于现场地梁钢筋有上、下纵筋有双排筋的,为保证两排钢筋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可在双排筋间加设同梁宽的Ф25短钢筋,间距为1000设置。
3.4.1.4关于人防要求(设计图纸要求)的几点说明: 1. 在地基反梁处底板上层筋必须从梁下部穿过。
2. 底板上层与下层筋必须加联系筋(S钩,≥ф6,@≤300梅花型布置。
3. 人防门洞四角必须加强,加强筋规格为≥Φ16,L=1.1M、斜45O
双面加强(每个门洞应有8根加强筋)
4. 被止水钢板割断的附墙柱子箍筋应搭接焊在止水钢板上。 3.4.2墙筋的绑扎与安装
3.4.2.1墙体钢筋绑扎时,要充分考虑节点复杂和钢筋密集处的穿
- 29 -
华侨·金源B区施工组织设计
料和绑扎顺序,先绑扎柱筋和剪力墙暗柱钢筋,再绑墙立筋。在每间隔2m的立筋上标明每步水平筋位置,再在1.5m左右高处(具体根据设计水平筋间距,电盒高度和起步筋等综合考虑确定)绑第一道水平筋,再向上向下绑其他水平筋,在绑水平筋过程中用线锤调整柱(含暗柱)钢筋垂直度并与墙水平筋绑牢,墙体钢筋网片要用钢筋斜撑做临时支撑。根据上下层墙柱的有无进行墙柱插筋的绑扎,以及开洞后洞口加强筋的绑扎,最后按间距600mm绑垫块,垫块采用1:2.5水泥砂浆垫块,防水混凝土用防水砂浆垫块。
3.4.2.2墙板筋及框架柱,凡在转角、丁字形连接处,应根据板面弹线,吊好垂线后绑扎,以利立模和预防框模偏位。
3.4.2.3水平墙筋搭接长度必须满足规定,这是钢筋安装质量的主控点之一。
3.4.3框架柱筋的安装与绑扎
3.4.3.1柱筋平面位置和垂直度应在绑扎前进行校正。柱筋接头位置错开50%。
3.4.3.2柱箍加密区按规定布置,梁柱节点内的加密箍事先按顺序布好。箍筋弯钩重叠处,沿高度方向错开布置。柱箍距板面50mm为第一道位置。
3.4.3.3柱、梁等截面时,柱筋布在梁筋的外侧。
3.4.3.4柱筋绑好后, 在柱子上口用钢筋卡环,固定柱子的位置,防止移位。
3.4.4梁钢筋的安装与绑扎
3.4.4.1四角主筋适当用骑马式绑扣,以使主筋与梁箍圆弧部分相吻合。
3.4.4.2框架梁的钢筋在端头,必须满足锚固长度要求,其接头位置合理,下铁在支座,上铁在跨中搭接。
3.4.4.3梁钢筋绑扎时穿箍筋的数量要准确,根据设计要求的梁箍筋加密区和非加密区间距,附加箍筋数量,同时考虑起步筋距离确
- 3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施工组织设计(B区)土建(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