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金源B区施工组织设计
点法,精密量出各点,形成控制网的加密。
1.1.4经自检及监理工程师终检合格后挂(插)牌标识,并对主控点进行保护。
1.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1.2.1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1.2.1.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 控制网,以此作业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1.2.1.2根据场区附近城市导线点埋设情况以及场区现状,现场布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
1.2.1.3根据监理公司提供的水准基点,采用3mm级精度的DS3水准仪建立不少于3个场区水准控制点,校测合格后,作为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基准点。
1.2.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技术要求
1.2.2.1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布设为四等水准网,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见下表: 每千米高差平均路水准仪型水准标闭合差等级 中误差 线长度观测次数 号 尺 (mm) (mm/km) (km) 四等 10 ≤16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20L 注:L为往返测段附和水准路线长度(km)
1.2.2.2水准点的埋设及观测的技术要求 1.2.2.2.1水准点埋设
水准点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墙水准点应选设在稳定的建筑物上(A区05栋、06栋东西墙角),点位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场区内及其周围至少有3个水准点;水准点间的间距宜小于1 km,距离建筑物不宜小于25m,距离回填土边线不宜小于15m;各点间相互通视,以便联测校对。
1.2.2.2.2在上述高程点埋设使用3个月后,应及时进行联测检验,以保证施工竖向精度的控制准确。 1.2.2.2.3水准点观测的技术要求
水准观测应在水准点埋设稳定后进行,观测的技术要求见下表:
水准视线 前后视前后视视线离地基辅分基辅分划等仪型长度 距较差距累积面最低高划读较所测高差级 号 (m) (m) 差(m) 度(m) 差(mm) 之差(m m) - 16 -
华侨·金源B区施工组织设计
四等 DS3 100 5 10 0.2 3.0 5.0 1.2.2.3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准线路应按附合线路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M中?1?WWL? N式中M中——高差中误差(mm); ; W——闭合差(mm)L——相应线路长度;
N——附合或闭合线环的个数。
(2)内业计算最后成果的取值:四等水准点精确至3mm以内。 1.3基础施工(±0.00以下)平面轴线投测 1.3.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1.3.1.1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轴线定位控制桩应至少每半月测一次,以防控制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
1.3.1.2采用测量精度2″级,测距精度2mm~3ppm的全站仪,根据首级控制进行校测。 1.3.2轴线投测方法
1.3.2.1±0.00以下的基础施工一般采用经纬仪方向交会法来传递轴线(A轴+1M、H轴+1M、N轴-1M、1轴+1M、9轴-1M、18轴-1M),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
1.3.2.2待底板浇筑好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点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经对距离、角度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控制线,并弹墨线作为支模板的依据。模板支好后,应用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检查上口的位置。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2mm,电梯井位的平面控制,是测量放线的控制重点,在电梯井位附近设置纵横轴线各一条,确保电梯井平面位置的正确性。
1.3.2.3在施工过程中,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在柱、墙混凝土成型拆除模板后,应在墙柱侧面抄测出结构1米线(1米线相对于每层设计楼层标高而定),以供下道工序使用。
- 17 -
华侨·金源B区施工组织设计
1.3.2.4当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 1.3.3±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1.3.3.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1.3.3.2±0.00以下标高的施测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校差不得超过3mm,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塔吊或便于保护的立面位置。根据基坑情况设置在边坡的侧面,所标部位应先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在该竖面上测设施工用基准标高点,用红色三角做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以便施工中使用。
1.3.3.3待模板支好检查无误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定出基础面设计标高线,拆模后,测设结构1米线,在此基础上,用钢尺作为向上传递标高的工具。
1.4±0.00以上施工测量
1.4.1一层至三层裙楼平面控制测量(附图2) 本工程±0.00~+16.8M的轴线传递,采用线锤垂直吊线法,在建筑物底层内测设轴线控制点。
1.4.1.1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网基准点(2轴、9轴、17轴、H轴作为分区施工时测量的控制点线),在建筑物一层平面内做内控点,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0mm3100m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筋与首层楼面钢筋焊牢,作为竖向轴线投测的基准点,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向上各层在相应位置留出引测预留洞(200mm3200mm)。
1.4.2四层至九层主楼平面控制测量(附图3)
本工程+16.6M~+45.9 M的轴线传递,采用线锤垂直吊线法,在建筑物底层内测设轴线控制点。
1.4.2.1四层楼面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网基准点(07栋:1轴+1M、4轴-1M、K轴-1M、E轴+1M;08栋:15轴+1M、18轴-1M、K轴-1M、E轴+1M作为分区施工时测量的控制点线),在建筑物四层平面内做内控点,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0mm3
- 18 -
华侨·金源B区施工组织设计
100m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筋与首层楼面钢筋焊牢,作为竖向轴线投测的基准点,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向上各层在相应位置留出引测预留洞(200mm3200mm)。
1.4.3十层至十六层主楼平面控制测量(附图4)
本工程+45.9M~+75.6 M的轴线传递,采用线锤垂直吊线法,在建筑物底层内测设轴线控制点。
1.4.3.1十层楼面放线验收后,应将四层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网基准点(07栋:1轴+1M、4轴-1M、H轴-1M、E轴+1M;08栋:15轴+1M、18轴-1M、H轴-1M、E轴+1M作为分区施工时测量的控制点线),在建筑物十层平面内做内控点,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0mm3100m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筋与首层楼面钢筋焊牢,作为竖向轴线投测的基准点,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向上各层在相应位置留出引测预留洞(200mm3200mm)。 1.4.4竖向投测前,应对首层钢板基准点控制网进行校核,校核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 1.4.5轴线控制点的投测:采用线锤垂直吊线,先在水平结构完成的楼层架设线锤,线锤然后放到底层基准点。通过无线对讲机调校位置,线锤稳定达到最佳状态时,通知观测人员取其线中心心作为向上的投测点,并将此点进行固定,同样的办法投测下一个点,保证每一施工段至少2~3个点,作为角度及距离校核的依据,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应组成闭合图形,且间距不得大于所用钢尺长度。 1.4.6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
1.4.7支立模板时的测量 1.4.7.1标高的测设
竖向模板支好后,应在柱或墙钢筋上抄测结构+1000线,作为柱或墙混凝土浇注标高的控制线;拆模后,抄测结构1米线弹上墨线,作为标高引测依据及下道工序用。 1.4.7.2墙柱垂直度检测
墙柱模板支好后,将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或用线锤挂线),根据垂直面离柱模上下口距离一致的原则,对柱子的垂直度进行检查校正。
1.4.7.3柱顶及平台模板抄平
柱子模板校正好后,选择不同行列的至少3根柱子,从柱子下面已测设好的1.0m标高线,用钢尺沿柱身向上量距,引测至少3个相同的标高点标于柱子上端竖向钢筋上。平台上放置水准仪,校核3个引测点标高误
- 19 -
华侨·金源B区施工组织设计
差在允许范围后取其中间值作为基准值,施测各柱顶模板标高。 1.4.8高程的传递
在第一层的柱子和平台浇筑好后,从柱子下面已有的标高线(全部为结构1.0m线,弹墨线)向上用钢尺沿柱身量距。
1.4.8.1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起始线。钢尺应拉紧,避免弯曲、扭曲。 1.4.8.2楼层标高应由三处(选择三个内控点)分别向上传递。
1.4.8.3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来的三个标高点,当校差小于3mm时,以其中间值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2mm。
1.4.9内控网点的传递
由于本建筑物是高层建筑,受仪器精度的影响,为了保证其竖向轴线传递精度,当施工至结构八层时,应重新建立内部平面控制网点。首先利用底层的内控点采用激光准直仪法(或线锤)投测到预移楼层的楼板面上,并弹上墨线,然后将内控点标志件焊接在预埋在洞口周围的铁件上,再将其墨线恢复,在墨线交叉点处用钢针刻上“十”字线或用手钻钻一约3mm小洞,用全站仪对所移的内控点进行复测,满足精度要求后即可启用。 1.5、测量设备的配备 仪器名称 全站仪 经纬仪 DS3水准仪 50m钢尺 5米卷尺 1.6、质量保证
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测量工作必须认真细致,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
1.6.1过程控制:
测量方案 三级验线 审批 技术交底 - 20 - 数量 1 1 1 2 4 用 途 测设平面控制 投测轴线 标高的测量与传递 轴线量测 轴线量测 备注 测量精度2″级,测距精度2mm~3pp J2苏州产 苏州产(检测) 国产(检测) 国产(检测) 现场操作 自检 进入下道工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施工组织设计(B区)土建(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