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因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 ②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的样子。( )
③错误的道路。( ) ④泉源,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 ) 【导疑案例】
1. 细读1——14自然段,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感受父母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2. 细读15——17自然段,联系生活实际,与学习伙伴交流对含义深刻的词句的体会。
3.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导练达标】
1. 判断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 A.父亲会写剧本,但不懂诗,所以看了很久。
B.父亲很认真地读我的诗,花了较长时间,也体现了巴迪紧张的心情。 C.强调了我的诗篇幅短小。
②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截然不同的评价,原因是( ) A.母亲比父亲更爱巴迪。
B.父亲比母亲欣赏诗的水平更高。 C.母亲想鼓励孩子,父亲想鞭策孩子。 2.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 )我的诗写得很糟糕,( )母亲仍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②( )母亲一直在鼓励着我,( )我一直在写作。
③ 成长( )要有来自母亲的爱的力量,( )要有来自父亲的严格要求。
【导练点睛】
每个人都是伴随着父母的爱成长起来的,父母的爱似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父母的爱如良药,虽然苦口但有利于我们成长,课后请大家搜集阅读一些体现父母之爱的作品,如《秋天的怀念》《第一次抱母亲》等。
20* 学会看病
编审人:林素华 张 虹
【导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蔫、噢、怔、喋、艰、涩、坠、忐、忑、沓、倚”,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打蔫、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 自主学文,体会母亲的用心。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喜欢的好词、句、段。
【导学诊断】
1.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打蔫(niān yān) 艰涩(sa sha) 怔住(zhēng zhang) ...
倚靠(qǐ yǐ) 拖沓(tā tà) 按图索骥(jì yì) ...
2.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后打“√”,有错别字的一组词后打“×”。
①冷漠 拖踏 磨炼 残忍 ( ) ②艰涩 滚烫 断言 极端 ( )
③熟悉 把握 收宿 谴责 ( ) ④虑弱 挂号 体温 印像 ( )
3. 将意思与对应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心神不定,心中不安。 毫无疑义 一点儿也不怀疑。 喋喋不休 照图上画的样子寻找好马。本文指照样子做。 雪上加霜 说话没完没了。 按图索骥
比喻由于另外的原因使祸事加深。 忐忑不安 【导疑案例】
1. 自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主要内容。 2. 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边读书边勾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反复品读,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在旁边写上批注,然后和学习伙伴交流。 【导练达标】
1. 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A.忐忑不安 B.雪上加霜 C.聊胜于无 D.按图索骥
①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并不那么准确,但( )。
②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 )的心房。
③我应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 )。
2.阅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导练点睛】
作者抓住母亲的语言,尤其是“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等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母亲浓浓的爱子之情。在习作中可以尝试一下这种方法哟!
21 圆明园的毁灭
编审人:林素华 张 虹
【导学目标】
1.认读文中6个生字,正确读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估量、损失、销毁、
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捧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知道课文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3.学习1—2自然段,了解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的损失及当年圆明园的布局。 【导学诊断】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上横线。
估量(liáng liàng) 瑰丽(guī guì) 损失(sǔn shǔn) ...毁灭(huǐ fěi) 剔透(tī tì) 灰烬(jìn jìng) ...
2.要求会写的14个生字中,哪些字难写易错?认真写2遍。
3.本文描述了圆明园________________的景观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导疑案例】
1.思考:这篇课文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把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大声读几遍。
2.联系上下文和有关资料,说说从课文第一自然段中体会到什么。 3.用画一画的方法,了解圆明园的布局。 【导练达标】
1.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众星捧月”中,“星”指___________________;“月”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简单画画圆明园的布局。
2.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
(1)说说你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练习用“是??也是??”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练点睛】
易读错字:“皇”声母是“h”,“损”“宋”是平舌音,“瑰”“剔”读第一声。
【导学目标】
(第二课时)
1.能展开想象,体会圆明园的辉煌。
2.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积累语言。 【导学诊断】
1.把词语补充完整。
举世闻( ) ( )星拱月 金( )辉煌 玲珑( )透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毁灭——( ) 损失——( ) 珍贵——( ) 【导疑案例】
1.圆明园的宏伟壮观体现在哪几方面?
2.联系课文和有关资料,细读第五自然段,想象圆明园被毁灭的情景,感受作者的心情。
3.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导练达标】
1.填空。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____________,饱览着____________;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句话中有一组近义词,是( )—( ),这句话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能把“闯进”换成“进入”,把带点的词语删去吗?为什么?
3.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导练点睛】
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但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亭台楼( ) 诗情画( ) 奇珍( )宝 ( )物馆
22 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
编审人:林素华 张 虹
【导学目标】
1.认读课文中10个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及横七竖八、居高临下、粉身碎骨、昂首挺胸、壮烈豪迈、坚强不屈等词语。
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知道文章的叙述顺序。
3.能想象五壮士接受任务,痛击敌人,把敌人引上绝路的情景。 【导学诊断】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上横线。
绷着脸(bēng běng) 崎岖(qī qǖ) 斩(zhǎn zǎn)钉截铁 ...坠落(zhuì du?) 抡胳膊(lūn lún) 日 寇(k?u guàn) ...
2.要求会写的14个生字中,哪些字难写易错?认真写两遍。
【导疑案例】
1.借助拼音和查字典的方法,读准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
3.说说五壮士是怎样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的。抓住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语言来理解。 【导练达标】
1.填空。 课文是按( )的顺序记叙的,写了接受任务——( )——引上绝路——( )——英勇跳崖五部分内容。 2.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七连六班五个战士的任务是 。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这段话抓住人物的 、 进行描写,写出了壮士 。
【导练点睛】
1.易读错字:“嗖”是平舌音,“葛”读第三声,“坠”“斩”“仇”是翘舌音,“寇”声母是“k”,“绷”读第三声,“抡”读第一声。
2.易写错的字:“葛”字下面部分不要多写一竖,“坠”上面是“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五年级1-8单元(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