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___________,愈________。她是最有_________、最有_________、最有_________的! 2.填近义词。
慈祥( )大抵( )稀罕( )珍贵( ) 欺凌( )爱惜( )郑重( )秉性( ) 3.选词填空。
收藏 珍藏 储藏
①我一直( )着外祖父送我的墨梅图。②这个小屋是用来( )杂物的。
③我爷爷喜欢( )竹雕艺术品。
4.找一找,让自己感动的词句,在课文中画一画。 【导疑案例】
1.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把有关语句划出来,多读几遍,并想想为什么?(同桌可探讨交流)
2.围绕“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外祖父思恋祖国的感情”这个问题,深入读书,交流讨论。 【导练达标】
1.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
不求( )解 能书( )画 ( )国他乡 颇( )盛名 2.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指出它们各自在课文中的作用。
①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 、 的梅花,总让我想起 、 的外祖父。
作用:
②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 图和给我
的 ,就想到,这不只是 ,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 的心。
作用: 3.课文中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 , , 。从外祖父的这三次落泪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他那渴望 的强烈感情。 【导练点睛】
本课语句含蓄,感情深沉,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才能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尤其要注意读好外祖父的话。
7 桂花雨
编审人: 陈丽红 张 虹
※
【导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导学诊断】
1.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①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的香气里。A、qìn B、jìn .
②摇下来的的桂花,多多完整、新鲜。 A、xiān B、xuān .③被风雨吹落的桂花,香味儿差多了。 A、chā B、chà .④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A、shanɡ B、ch?nɡ .
2.课文写了桂花给作者的童年带来快乐的哪些事?用自己的话试着总结一下。 【导疑案例】
1.与同学进行交流:体会“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含义,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要读出摇花带给作者的快乐,以及无穷的回味。 【导练达标】
1.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桂花太香了。(改成夸张句) ②桂花纷纷落下来。(改成比喻句) ③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改变语序) ④这摇落的桂花我不能不收。(改成肯定句) 2.阅读课文,填空。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_______”,还有那摇落的阵阵__________。 3.从课文中用波浪线画出符合要求的句子。 ①点名课文题目的句子;
②直接表现出作者对家乡思念之情的句子;
③流露出母亲的思乡情感的句子。 【导练点睛】
1.学习略读课文首先要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8* 小桥流水人家
编审人: 陈丽红 张 虹
【导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干涸、点缀、流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导学诊断】
1.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唱和(h? ha ) 干涸 ( ɡù h?) 婀娜( nà nu? ) 潺潺(chán ch....ánɡ)
波纹(bō pō ) 缝隙 ( xī xì) 细菌(jūn jùn ) 点缀( zhuì zu....ì)2.阅读课文,填空:
村庄有大有小,大的有五六十人家,小的只有三四家。大家过着“ ”“ ”“ ”的太平生活。
3.按要求自主学习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导疑案例】
1.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
2.思考“那段日子,是什么样的日子?那些美好的印象,是哪些美好的印象?”
【导练达标】
1.添枝加叶(补充词语)。
( )的舞姿( )的清风( )的波纹 ( )的溪流 ( )的流泉
2.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喜鹊在树上欢快地唱着歌。 ( ) ②桂花盛开的时候,真是香飘十里。 ( ) ③校园内的两棵高大的松树像卫士一样守卫着校园。 ( ) 3.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
①“流水也唱和着”的“和”字,应该读作“ha”。 ( ) ②“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说明故乡的人们生活得很辛苦。( ) ③“我爱我的老家”,说明我是不爱现在的新家。 ( ) ④流水也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中的“悦耳”,意思是“听得见”。 ( ) 4.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并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 【导练点睛】
1.本文是略读课文,学习时要充分地自读自悟,结合阅读提示,要边读书边思考,想象作者家乡景色的美丽,人们生活的如意,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
念之情。
2.要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作者语言的清新、流畅,通过背诵有关句段,积累语言。
9 鲸(第一课时)
编审人: 陈丽红 张 虹
【导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胎生、特征、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鲸的特点,了解课文写作顺序。 3、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鲸的特点。
4、搜集、交流有关鲸的资料,对科学知识产生兴趣,有进行科学探索的愿望。
【导学诊断】
1、比一比,再组词。
枝( ) 柿( ) 抬( ) 肢( ) 肺( ) 胎( )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哺乳(bǔ pǔ) 肺(huì fai) 捕捉(bǔ pǔ) ...【导疑案例】
1、了解课文讲了关于鲸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2、细读第一自然段,想想鲸有什么特点,作者用了哪些方法说明鲸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导练达标】
1、按课文的叙述顺序正确排列下列词语。
种类 演变 大小 吃食 睡觉 胎生 呼吸
( )→( )→( )→( )→( )→( )→(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1.用“//”给这一自然段分层。
2.作者为了使说明更通俗,更容易让人理解,用了( )、( )、( )等说明方法。
3.作者用鲸与大象作比较,说明( );用我国捕获的一头鲸的舌头与( )作比较,说明了鲸的( )。
【导练点睛】
1、“捕”和“哺”的声母都是“ b ”,不要读成“p”。
2、“腭”“肺”“胎”都与人体有关,左部都是月字旁;“肺”右边不要写成“市”。
(第二课时)
【导学目标】
1、了解鲸的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产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2、明白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导学诊断】
1、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鲸是哺乳动物,因为( )
①鲸很大、很重 ②鲸用肺呼吸 ③鲸的睡觉方式很特殊 ④鲸有鳍 ⑤鲸是胎生的 ⑥幼鲸吃母鲸的乳汁长大
2、划去下列每组词中不合群的一个,在下面划上“ ”,并说一说为什么。 (1)鲨鱼 带鱼 鲸鱼 梭鱼 (2)蓝鲸 幼鲸 抹香鲸 虎鲸 【导疑案例】
1、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了解鲸的进化过程。想一想生活在海洋里的鲸为什么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2、默读4~6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不同种类的鲸的生活习性又有什么不同呢?
3、从具体词句中体会作者是怎样说明鲸的特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导练达标】
1、比较齿鲸和须鲸的异同点,填写下表。 种类 须鲸 齿鲸 有无牙齿 食物 呼吸 睡觉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在( )的古代,鲸的祖先跟( )的祖先一样,生活在( )。( )发生了( ),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 );又经过了( )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 )变成了( ),后肢完全( )了,整个身子成了( )的样子,适应了(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五年级1-8单元(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