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话主要讲了鲸的_______过程。鲸的样子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鲸生存的环境由_______变为______,鲸为了生存下去,就要
_________,这一进化过程是非常__________的,作者用“在很远的古代、很长很长、渐渐”等词语加以说明。 【导练点睛】
《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同学们要从具体的词句中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10 * 松鼠
编审人: 陈丽红 张 虹
【导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训良、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的描写中理解松鼠外形、性格、行为特点,感受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学习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手法。 4、体会本文与《鲸》在表达方法上的异同点。 【导学诊断】
1、比一比,再组词 娇( ) 矫( ) 骄( ) 侨( ) 狭( ) 挟( ) 侠( ) 峡( ) 2、我能在括号里填上最恰当的词语。
漂亮的( ) 光滑的( ) 强烈的( ) 响亮地( ) 愤怒地( ) 轻快地( ) 【导疑案例】
1、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熟读课文,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
3、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段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它们的原因。
4、把本文与《鲸》比较比较,讨论一下两篇文章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导练达标】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 ),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 ),眼睛( ),身体( ),四肢( ),非常( )、( )。( )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这段话从松鼠的 ( )、( )、( )、( )、( )等身体部位来介绍松鼠。
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
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这句话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作者用了三个动词 、 、 来表现松鼠对于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 的天性,由此表现出它的乖巧。 【导练点睛】
《松鼠》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它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都与《鲸》有很大不同。《鲸》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松鼠》采用比喻、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介绍了松鼠的外形、性格和行动。
11 新型玻璃(第一课时)
编审人: 陈丽红 张 虹
【导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嫌疑、即使、保持、噪音、研制、奇迹、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语,理解“安然无恙、藕断丝连、急促、嫌疑”等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知道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导学诊断】
1、我能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做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看守(kān kàn) 粘贴(zhān nián) 划破(huā huá) ...夹丝( jiá jiā) 唱和(ha h?) 调动(diào tiáo) ...2、下列词组中,哪组完全正确,请打“√”。 急促 盗窃 既便 搏物馆( ) 报警 艰硬 阻挡 费水 ( ) 噪音 调节 粘连 阻挡 ( ) 赚疑 特殊 奇迹 强烈 ( ) 【导疑案例】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看看作者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初步了解这些玻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导练达标】
1、把下面表格填写完整。 种类 夹丝网防盗玻璃 特点 作用 防盗 使噪间强度减弱 吸热玻璃 能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 安全可靠 2、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是??还是?? 不是??而是?? 尽管??还是?? 即使??仍然?? 如果??就??
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 )值夜班的人,( )被划破的玻璃。 ( )把“吃音玻璃”装在闹市临街的一面,( )会使传到室内的噪声大大减少。
另一种“夹丝玻璃”,非常坚硬,( )用100斤的沙袋猛击,( )安然无恙。
【导练点睛】
“恙”中羊字头中的“竖”不露尾巴,“藕”字左下半部不能写成“未”。
(第二课时)
【导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2、了解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成就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产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导学诊断】
1、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字。
(调 凋)节 (踪 综)影 对(付 讨) (废 费)水 (罪 罚)犯 (阴 阻)挡 新(型 刑) (澡 噪)音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⑴丝毫没有受到损害。( )
⑵比喻表面好像已经断了,实际上仍有牵连。( ) ⑶没有任何痕迹或影综。( ) 【导疑案例】
1、仔细阅读课文1—5自然段,画出介绍每种新型玻璃特点、用途的词句,认真揣摩,想想作者在介绍它们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
2、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这段主要讲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假如你是一位发明家,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玻璃。我们现在召开“新产品发布会”,请你介绍一下你最新研发的新型玻璃,要说清楚新型玻璃的名称、特点和作用。 【导练达标】
1、说说下面句子分明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⑴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吃音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这句话运用( )和( )的说明方法来介绍吃音玻璃的独特作用。
⑵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光线,所以人们又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这句话运用( )的说明方法介绍变色玻璃的特点及作用。
2、请根据我们生活的需要,设计一种新型产品,并完成这张新型产品设计方案。 21世纪新型玻璃设计方案 产品名称: 产品的特点: 作用: 设计人: 【导练点睛】
1、课文的前5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讲特点,再讲用途。二是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且富于变化。
2、这篇课文对每种玻璃的特点和用途都介绍得极为生动具体,同学们可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生动。并能参照本文的写作方法,把自己想发明的新型玻璃介绍出来。
12*假如没有灰尘
编审人: 陈丽红 张 虹
【导学目标】
1、认识 4 个生字。正确读记“然而、面临、颗粒、来源、飘浮、柔和、削弱、性能、依附、湿漉漉、庞然大物、气象万千”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导学诊断】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较短(jiào jiǎo) 削弱(xuē xiāo) 干涸(ha gù) ... 朝晖(zhāo cháo) 调节(tiáo diào) 单调(tiáo diào) ... 2、判断题。(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⑴因为在大气中有了灰尘,天空才不会始终是蔚蓝色的。( )
⑵大气中的气体容易吸收紫、蓝、青三色光,所以一般情况下天空呈蓝色。( )
⑶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分散的水汽便形成稳定的水滴,可以在空气中长时间地漂浮。( )
⑷灰尘是人人讨厌的东西,可是,人类的生息却离不开灰尘。( )
【导疑案例】
1、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看看自己的想法和课文的介绍有什么不同?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灰尘有哪些危害?
2、自读课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想想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具体说明灰尘的特点和作用的。
3、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两面性? 【导练达标】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 毫米到 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 , 的灰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从所填的词中,我们能体会到作者运用 和 两种说明方法介绍了灰尘
的特点。这两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使说明的事物更加 。
如果没有灰尘,阳光将 ,天空将 ,地球上的万物将 ,大自然将 ,因此人类的生息 。
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 【导练点睛】
这篇课文作者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
12 钓鱼的启示 (第一课时)
13 编审人: 陈丽红 张 虹
【导学目标】
1、会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能体会“我”和父亲钓到鱼时的心情。 【导学诊断】
1、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横线。
鱼饵(ě ěr) 沮丧( jǔ jǐ) 抉择( ji? ju?) 操纵( zh?ng z?ng)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鱼钓 捕捞 告械 鱼鳃 透惑 实践 嘴唇 小心奕奕 【导疑案例】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五年级1-8单元(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