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CFHI 1780mm热轧带钢生产线 中国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 磁性开关发信号,表明出口导卫的导板脱离了轧辊。 F1-F7入口侧上下刮水板用气缸塞腔出气、气缸活塞杆缩回,到位气缸杆端磁性开关发信号,表明入口导卫板脱离了轧辊。 2)、入口侧上下刮水板用气缸和出口侧上导板气缸的缩回状态。控制移出装置液压缸换向阀换向,液压缸杆腔进油,液压缸活塞杆缩回,使入口、出口导卫从轧机架中移出(远离轧辊),移出距离分别为400mm和360mm,遇到接近开关及时停止。此时液压缸活塞杆头从a点移至b 点锁定。入口、出口导卫移进与移出动作相反。 b、联锁: 1)、移出:机组选定换辊,主轧机传动停车,轧机间活套升起到位,导卫及刮板方可移出。导卫移出后,才可以更换工作辊和支承辊。 2)、主轧机新辊推入,确定导卫标高与轧辊标高是否吻合,如不吻合点动标高调整液压马达后,导卫方可移进。导卫移进机架一切就位后,主轧机方可起动轧制。 2、入口导卫开口度调节: a 、控制:压缸通过自带的移传感器来控制导卫板的位置,并在操纵台上数字显示,工作范围是750~1780mm。 1)、手动:各轧机入口导卫板通过点动“变窄”或“变宽”,使用点动随时修正自动定位。 2)、要据来料宽度,自动摆位达到理想值。带钢头部进入轧机后,这架轧机和入口导卫板打开(用主传动负荷继电器控制),打开范围0/25~50(可以调整)。每当带钢通过精轧机组后,液压缸动作,导卫板重新摆到理想值。 b、联锁: 1)、导卫板摆位要与切头飞剪的导尺摆位同时进行。 2)、宽度调节只有在导尺内无带钢情况下才能进行。 3、在线标高调整: a控制:机组在换辊状态下,导卫退出机架通过点动来调节入口导板的高度。高度位置变化是用光电编码器发出信号、数字显示器显示。 b联锁:导卫板标高调整只有在无带钢情况下进行(机组处于换辊状态) 4、 F1-F7活套 a控制:压力控制响应时间 max.30ms(阶跃值 10KN),位置控制响应时间max.120ms(阶跃值3° 活套角度),位置控制是通过与活套架轴端相连的光电编码器发信号,数字显示器显示。 1)、当带材头部进入轧机后,活套应马上抬起。 2)、当带材尾部从上一架轧机出来,活套应马上落下。 3)、通过系统压力及活套辊位置,保证带材的恒张力。 b联锁:带材进入轧机之前,活套不能抬起。 4.32 精轧机工作辊换辊机(031105073) 4.32.1 用途: 快速更换 F1~F7精轧机工作辊。 4.32.2 技术规范 换辊时间: ≤10min 横移缸: 直径: Φ250/Φ160mm 行程: 1600 mm 横移速度: 50/100 mm/s 工作压力: 16 MPa 拖车: 速度: 155/300 mm/s 车轮直径: Φ320mm 链轮直径: Φ802mm 减速机速比: 202.5 36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电机功率: 45KW 750/1450 r/min 7台 电缆直径: Φ37.9 mm×30000 mm CFHI 1780mm热轧带钢生产线 中国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 4.32.3 结构特点: 工作辊换辊装置由设在操作侧的固定轨道,横移列车及换辊拖车组成。 在换辊前拖车将磨辊间磨好的新辊推到横移列车桥架新辊摆放位置上。 当换辊时,拖车先将旧辊拉入横移列车上,横移列车由液压缸带动横移将新辊对准机架,然后拖车将横移列车上新辊推入机架,然后再将横移列车上的旧辊拉入磨辊间。 4.32.4 控制及联锁要求 1 F1-F7工作辊换辊机在换辊前换辊小车将磨辊间磨好的新工作辊推到横移装置桥架新辊摆放位置上。当换辊时,换辊小车开到机架旁边,由接近开关发信号小车减速同时光电编码器开始记数,控制准确停位并自动挂钩。先将旧工作辊从机架内整体拉出,并拉到横移装置上,由光电编码器控制位置减速、停止并自动松钩。 2横移液压缸拉动横移列车装置将新辊摆到换辊位置,接近开关发信号开始减速,下一接近开关发信号横移停止,换辊小车将新辊推入机架内,接近开关发出信号,光电编码器开始记数,控制准确停位后。换辊小车退回到横移位置,由光电编码器控制位置、小车停止。 3横移液压缸推动横移列车装置将旧辊摆回到换辊位置,接近开关发信号开始减速,下一接近开关发信号横移停止,小车自动挂钩,将旧辊拉回磨辊间,到位后由接近开关发信号停止并自动松钩。 4.33 支承辊换辊机(031105074) 4.33.1 用途: 快速更换 F1~F7精轧机支承辊。 4.33.2 技术规范 换辊时间: ≤60min 推拉液压缸: Φ290/Φ200mm 行程: 6450 mm 移动速度: 50 /100 mm/s 工作压力: 20 Mpa 4.33.3 结构特点 支承辊换辊机是由滑座、轨道、液压缸组成,设置在操作侧的地下。滑座是通过其上面的阶梯垫承载下支承辊及轧制力和调整轧线标高,并且在换辊时沿轨道滑动,轨道是一焊接的整体构件,前端与操作侧机架把合连接,后端与推拉液压缸的前端轴承座把合。推拉缸前端支座把在轨道后端承受推拉力,后端支座坐到地基上。当换辊时(此时工作辊已换出),推拉缸先将滑座、阶梯垫、下支承辊一同拉出(此时轧机内工作辊已拉走,桥架已吊走),拉出后在下支承辊轴承座上装上换辊托架,推拉缸再将下支承辊等推入机架,上支承辊落在换辊托架上,然后推拉缸将一对支承辊拉出,吊走旧辊换上新辊。 4.33.4控制及联锁 换出工作辊后,将桥架吊走。换辊推缸启动SBE(A)遇SBE(B)升速遇SBE(C)减速遇SBE(D)停止,下支承辊轴端卡板打开,手动挂钩,拉出下支承辊至SBE(A)停止(中间过程速度为SBE(C)升速,SBE(B)减速)放换辊支架,将支承辊推入机架,上平衡下降,使上支承辊落到支架上,上支承辊轴端卡板打开,拉出一对支承辊(SBE(A)停)吊走旧辊换上新辊,反向重复上述动作。 4.34 卷取机前输出辊道(031105081) 4.34.1 用途: 将精轧后的成品带钢运往卷取机。 4.34.2 技术规范 辊子规格: Φ300×1830 mm 辊 距: 320;380;390 mm 37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CFHI 1780mm热轧带钢生产线 中国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 辊面标高: +800 mm 辊子数量: 345根 辊道总长: 129425 mm 辊面线速度: max 22 m/s 电动机: AC 8KW 1400 r/min 调速 345台 4.34.3 结构特点 电机通过联轴器直接传动辊子。辊子是由两个芯轴焊于空心辊身上构成的空心辊,辊身标质为20#钢无缝钢管,为增加耐磨性,表面喷涂了1 mm厚的硬质合金烧结层。 输出辊道在机前导尺段的辊子是与水平面成倾斜布置的,目的是使带材向一侧的导板靠拢,以提高卷取质量。 输出辊道的两个轴承座和电机,通过螺栓把合在工字梁上,形成了以工字梁为连接件的整体可更换的辊子部件。辊子部件一端用螺栓把合在辊道架上,另一端用锁紧压板固在辊道架上。这样只需松开一端螺栓后,在松开压板螺栓并将压板旋转90度,即可把辊子部件吊走,达到快速更换的目的。 4.34.4 控制及联锁要求 输出辊道的速度是按轧机速度选定的,通过电机的变频来调速。当带钢尾部离开F7轧机机架时,辊道的速度比带钢的速度低10%;在卷取机咬入之前辊道速度比轧机出口速度大10%;卷取机咬入后并建立张力时,辊道速度与轧机速度同步。 4.35 层流冷却装置(031105082) 4.35.1 用途 控制冷却速度,保证卷取温度。 技术规范 冷却带钢厚度: 1.2~19 mm 冷却带钢宽度: 800~1630 mm 终轧温度: 870~900℃ 卷取温度: 400~800℃ 冷却水温度: 35℃ 冷却段长度: 95760 mm 冷却段数:上部: 微冷段: 3x8 根集管 精调段: 17×根集管 下部 : 微冷段: 3×8×2 根集管 精调段: 17×4×3 根集管 上部水梁总数: 20 组 冷却集管总数: 92根 集管直径: Φ219×8/Φ168x8mm 每根集管上鹅颈管总数: 86/43 根 鹅颈管直径: Φ22×2 mm 节流孔直径: Φ12mm 鹅颈管水压: 0.574 N/cm2 每根鹅颈管喷水量: 13.8 L/min 每根集管的总水量: 71.2/35.6 m3/h 上部总水量: 5750 m3/h 下部冷却水集管总数: 252 根 集管直径: Φ140×5mm 每根集管上喷咀数: 35/26 个 喷管直径: Φ17×3.2 mm 每根喷管喷水量: 13.6L/mim 38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CFHI 1780mm热轧带钢生产线 中国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 每根集管的喷水量: 28.6/21.2m3/h 水 压: 0.415 N/cm2 下部总水量: 6850 m3/h 总水量: 12600 m3/h 侧喷数量: 22 组 侧喷压力: 1.2 MPa 侧喷水量: 16 m3/h (每组) 侧喷总水量 : 352 m3/h 气动压力: 0.4—0.6 MPa 倾翻液压缸数: 20个(位于轧线操作侧) 结构特点 主管为螺旋焊管或大直径直缝焊管鹅颈管为不锈钢管,每个集管上有两排或单排鹅颈管,该鹅颈管为冷拔不锈钢管弯成,集管分别由4根或8根集管组成。由一个液压缸驱动倾翻,在倒数第4、5冷却段之间设有温度检测装置,以便测温,并进行最后微调。设置高位水箱,以保持水量及水压的相对恒定,并设有侧喷,用来使钢板上新旧冷却水交换,提高冷却效率。 控制及联锁: 根据不同规格、不同钢种、不同速度及温度等条件,要求各冷却单元沿轧线方向可同时打开任意组,若冷却过量,可从后向前依次关闭各冷却单元;若冷却不足,可从倒数第1至第4个冷却单元依次打开作为冷却补偿。 只要上喷有冷却单元工作,侧喷必须处于开启状态。 上喷冷却单元和下喷冷却单元――对应,可单动也可联动,当上喷工作时,侧喷必须处于开启通水状态。 4.36 卷取机前导板(031105083) 4.36.1 用途 本设备设置在No1夹送辊前部,能够使运行在输出辊道上的带钢有效对中,正确地导入 No1卷板机。 4.36.2 技术参数 开口度: 780~1830 mm 导板移动速度: 2×150 mm/s 伺服液压缸: Φ100/Φ70×475mm 6个 工作压力: 16MPa(差动) 速度: 150mm/s 侧导板长度 平行段: 传动侧: 10200mm 操作侧: 6000mm 喇叭口段: 传动侧: 7800mm 操作侧: 12000mm 4.36.3 结构特点 为使带钢进入侧导板后自动对准轧制中心线,侧导板下面的辊道设计成倾斜式。由于辊子倾斜,带钢运行过程中在辊子轴向产生的分力作用下使带钢始终传动侧导板进入夹送辊。 卷取机前侧导板由导板装配和移动装置两部分组成。 导板为焊接结构,快速拆卸,表面有耐磨衬板。安装时为了准确地调整好侧导板开口度的对称度,设有开口度调整装置。 移动装置为液压齿轮齿条双边传动式,由6个液压缸传动侧和操作侧分别传动,每侧机械同步,两侧靠伺服阀同步,液压缸内装有位移传感器。带钢贴传动侧导板进入张力辊后操作侧合拢。 4.36.4 控制及联锁: 初步宽度设定:接到板材过来信号,根据板材宽度将传动侧 39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CFHI 1780mm热轧带钢生产线 中国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 导板设定到板宽,操作侧导板设定到(板宽+A+B) 行程二次关闭:为了防止板材前端卡钢而进行的,分两步。 第一步:钢板前端到达导板至出导板过程中,操作侧导板动作,导板开口度达到(板宽+B)。 第二步:板材头步通过夹送辊后操作侧导板转入压力控制。 动态控制:当板材卷到卷筒上,依据卷取机前设置的“宽度计” , 发出的板宽偏差信号,传动侧和操作侧导板进行开关动作。此控制过程在板材尾端通过“宽度计”之前一直在进行。 短行程打开:为了减少板材尾部的展宽撞击导板对尾端造成 损伤;板尾端到达导板前端时,导板开口到一定宽度。 单侧的三个液压缸通过位置传感器及伺服阀实现电气同步。 6)液压系统中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油压。 4.37 1# 2#夹送辊(031105084.031105085) 4.37.1用途: 将成品带钢夹紧并送入卷取机,并在带钢头尾部与卷取机形成张力。 4.37.2 技术规范 上辊规格: Φ900/Φ880×1830mm 下辊规格: Φ500/Φ470×1830mm 上下辊的偏移值: 200mm 前压辊: Φ300×1780mm 机架辊: 4-Φ300×1780mm 活门辊: Φ300×1780mm 导辊: Φ300×1730mm 辊面速度: 22 m/s 传动电动机: AC 500KW 400/915 r/min 2台 AC 8KW 1400 r/min 调速6台(2、3号5台) 上张力辊升降液压缸: Φ140/Φ80×715 mm 2个 工作压力: 16 MPa(差动) 速度: 200mm/s 夹紧液压缸: Φ125/Φ90×10 mm 2个 工作压力: 4 MPa 速度: 10mm/s 活门液压缸: Φ90/Φ63×160 mm 2个 工作压力: 8/16 MPa 速度: 150mm/s 压辊气缸: Φ250/Φ80×380 mm 2个 工作压力: 0.6 Mpa 速度: 190 mm/s 4.37.3 结构说明 本夹送辊设置在地下卷取机入口侧,将钢板头部引入地下卷取机的同时,对卷板尾端出精轧机后卷板施加张力。 夹送辊装置由上夹送辊、下夹送辊、机架、压辊、活门、机架辊及导板、传动等组成。 上下夹送辊之间的辊缝设置,是根据带钢的厚度,由液压控制油缸调整,液压缸设置在夹送辊机架和摆臂上,行程由组合位置传感器控制,传感器与液压缸组装后整体供货。 上夹送辊通过两台液压缸进行上升和下降运动,根据不同的带钢厚度,上下夹送辊之间的夹持力是可调的,夹送不同厚度钢板的 辊缝由液压缸设定。上夹送辊平衡采用弹簧缸平衡,同时还可消除轴承间隙。上夹送辊采用焊接空心辊体,辊面堆焊耐磨的硬质合金。辊子两端装有双列调心滚动轴承以承受张力,轴承座用螺 4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宁钢1780mm热连轧机总说明书新(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