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学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复习重难点:理解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策略。 复习过程:
一、 回顾与交流
我们前面学习过一些有关数学广角的内容,同学们还记得是哪些内容? 师:这些数学广角的内容体现了很多数学思想方法,比如找规律的方法,逻辑推理的思想,等量代换的思考等。掌握了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以化难为易,帮助我们解决其中一的些问题。[板书课题]
1. 教学例5。
我们先看这样一个找规律的题。6个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 (1)学生根据题意,画图连线。
问:这样连线方便吗?如果是8个点、10个点呢?
师:像这样的问题都有一定的规律,同学们可以用列表找规律的方式找一找用点连线的规律。
(2)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点的个数与连线条数的关系。指导学生先在第一行各个点中间连线,再数出每个图中有多少条线段。把线段数填在第三行相应的表格中,最后比较第三行线段的数量,把后一列比前一列线段增加的条数填在第二行相应的表格中。
② 小组交流。 ③ 汇报思维的过程与结果。 教师整理后板书。
3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条) 4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6(条) 5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10(条) 6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15(条)
④ 你有什么发现?在2个点的基础上,每增加一个点,这个点可以和前面已有的每个点都连成一条线段,所以前面有几点,就会增加几条线段。
⑤ 根据规律,你知道8个点、12个点、20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 学生交流后得出结果:
8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6+7=28(条)
12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6+7+8+9+10+11=66(条) 20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19=190(条)
你能说一说我们是怎样找到规律的吗?(找规律的方法是先找几个简单的例子,再对这些例子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它的变化规律。)
师:这种找规律的方法是从简单问题入手,找出规律后,用规律来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这种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经常用到。请同学们翻开尽收眼底,完成练习十八第1、2、3题,看你能不能用找规律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要求学生说一说题中的规律是什么,你是怎样找到这个规律的?怎样用这个规律来解决题中比较复杂的问题?
第十一课时 数学思考(二)
教学内容:教材92页例6,练习十八第5题。 教学目的:
1、掌握怎样分两步找出组合数,再求选送方案的总数。
36
2、巩固和发展学生分步枚举组合的能力。
3、经历对乘法原理的认识过程,体验动手操作等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对于乘法原理的初步感悟。 教学过程:
一、 教学例6。
学校为艺术节选送节目,要从3个合唱节目中选出2个,2个舞蹈节目中选出1个。一共有多少种选送方案?
这种问题,我们以前学过吗?
师:对,我们以前在有趣的搭配中学过在3个合唱节目中选出2个,或者在2个舞蹈节目中选出1个的问题。没有学习过把这两个问题综合到一起的问题。这样吧,我们先从简单的问题讨论起。
(1) 说一说你的思路。
第一步:从3个合唱节目中选出2个,看有几种选法。说明:要有顺序地思考,避免重复或遗漏。
第二步:从2个舞蹈节目中选出1个,看有几种选法。 第三步:把两次选法进行搭配,看共有几种选法。 (2) 小组合作,画示意图,用字母或其他记号说明各种选法。 (3) 汇报,师生共同完成。
第一步:从3个合唱节目中选出2个。 有3种选法。
第二步:从2个舞蹈节目中选出1个,有2种选法。
第三步:把第一步的3种选法和第二步的2种选法进行搭配。 所以,选送的方案共有6种。
问:这个搭配问题和我们前面学习的搭配问题相比,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相同:都要用到前面的搭配方法,不同:这里不是一次性搭配,而是要进行3次搭配才能找到答案。)
师小结:应用的方法都是一样的,只是比原来复杂一些。 二、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八第4~5题。
第十二课时 数学思考(三)
复习目标:
1. 使学生学会用列表的方法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复习重难点:对于“排除法”的理解。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教学例6。
六年级有三个班,每班有2个班长。开班长会时,每次每班只要一个班长参加。第一次到会的有A、B、C;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A、E、F。
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1、 通过读题明确这里的A、B、C、D、E、F分别表示三个班的6位班长。你能判断出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学生很难做出判断。
37
2、 可以用什么方法把题意给整理、表示出来,使这么复杂的条件一目了然呢?
教师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把题意表示出来。 如:用“∕”表示到会,用“○”表示没到会。 A B C D E F 第一次 / / / ○ ○ ○ 第二次 ○ / ○ / / 第三次 / ○ ○ ○ / / 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师:刚才我们是采用列表的方法推理出来的,还有其它方法吗? 3、引导提问。
(1)从第一次到会的情况,你可以看出什么?可以看出:A不可能和B、C同班。A只可能和D、E或F同班。如有困难,引导提问:A不可能和谁同班?只可能和谁同班?
(2)从第二次到会的情况,你可以判断出什么?可以判断:A只可能和D或E同班。
(3)从第三次到会的情况,你可以判断出什么?可以判断:A只可能和D同班。
3、 那么B和C分别与谁同班。
从第一次到会的情况可以看出,B只可能和E或F同班。 所以,C只可能与E同班。 二、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八第6~7题。
第6题:王阿姨是教师,刘阿姨是工人,丁叔叔是军人,李叔叔是工人。
第十三部分 线与角
复习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2.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垂直与平行的含义,能正确地画平行线和垂线。
3.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含义、角的分类,并能正确利用直尺,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 线。
(1) 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 ① 画一画。
要求学生分别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
38
师: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② 说一说,填一填。
问:直线、射线、线段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不同点 相同点 直线 没有端点,无限长 直 射线 一个端点,无限长 线段 两个端点,有限长 判断:射线比线段长,射线比直线短。() 问: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过两点呢?
师小结: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而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 复习垂线、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
① 说一说。
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判断下面几组直线中,哪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哪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什么叫垂线和垂足?
师:平等线和垂线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就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而言的。因此,应该说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或垂线。
判断: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学生分别画一组垂线、平行线。
完成后,请学生介绍画垂线、平行线的方法。
如果让你经过指定的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或平行线,你会不会呢?量出下图中A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过直线上的B点画出这条直线的垂线,再过直线外A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③想一想。
A. 什么是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哪一条? 画图配合说明:
B.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征?(处处相等) 画图配合说明:
C. 对垂线和平行线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2. 角:
(1) 复习角的意义。 ① 画任意角,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② 结合图形,说一说什么是角。(从一个顶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 复习角的大小。 ① 延长角的两边,角的大小是否变化?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画图配合说明:
师: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角的大小与
39
角的两边所画长短无关。
② 比较大小。
角用什么符号表示?图中∠1和∠2哪个角大,大多少?你用什么方法解决?
(3) 角的分类。
角按大小不同分为哪几类?计量角的大小单位是什么?用什么符号表示? 写出下面各角的名称,并说出它的度数或范围。 图略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锐角:小于90度 直角:等于90度
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 平角:等于180度 周角:等于360度
问:直角、平角、周角三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4) 画角。
用合适的方法画出以下各角。
45度 140度 125度 115度 过程要求:
① 学生独立练习画角。 ② 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A. 利用三角尺画特殊角的方法。 B. 利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二、巩固练习十九第1、2题。 三、课堂小结
1. 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2. 有哪几种角?
第十四课时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二)
复习目标:
1. 使学生熟练掌握四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点,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2. 使学生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周长或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复习重点: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复习难点:公式的具体应用。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一)平面图形的特点
1、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有什么特征?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这一特征?(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指出三角形中一个顶点的对边是哪一条边?怎样画三角形的高?(学生练习画各种不同三角形的高)
4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电子备课教案 2(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