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5 6 7 8 每10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人) 基础教育阶段建网学校比例(%) 外国留学生规模(万人次)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 6369 90.8 7.1 14 35 6700 97 15 15 40 6700 100 20 15.5 42 (三)战略部署
----战略主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牢牢把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坚持面向人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
坚持德育为先。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夯实学校教育主渠道,把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的各个环节。拓展社会教育大平台,建好用好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健全大中小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高素质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切实提高全员育人水平。
坚持能力为重。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知识能力的要求。建立更加灵活开放的学习制度平台、资源丰富的实践育人平台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着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
7
能力。健全学生成才就业指导服务机制,丰富学生社会实践,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坚持全面发展。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机制,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升学校美育工作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重视安全教育、生存教育、国防教育等综合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品行高尚、人格健全、意志坚强。广泛开展学生体育、文艺、科技活动,加强体育、校外场所设施资源建设与利用。
坚持面向人人。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幸福快乐,为每一个学生的成功奠定良好基础。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坚持平等对待学生,民主管理班级,发挥学生主动发展、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战略方针:优先发展、统筹协调、优质育人、改革创新
立足基本国情和首都实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首都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
优先发展。落实各级党委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责任,确保教育发展优先规划、优先投资、优先保障和优先安排;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8
统筹协调。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发挥中央和地方、学校和社会以及中外教育资源优势,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科学发展。
优质育人。坚持育人为本,瞄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教育质量标准,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坚持人才强教,着力提高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聚集国内外优秀人才从事首都教育事业。
改革创新。着力推进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改革,积极破解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创新教育体制,扩大教育开放与合作,推进教育发展模式转变,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第二章 基础教育
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地发展基础教育,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幼儿园,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育人机制,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四)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树立和倡导科学的教育观、学习观和成才观,营造有利于每个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育人环境。建立各级教育质量标准、教育评价和督导监测制度。切实减轻学生校内外过重课
9
业负担,明确各级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制度,规范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引导家长和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寓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区协同合作的德育工作体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强化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加强生命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构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具有北京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教材以及教学资源建设。完善校本(园本)教研制度,加快教研网络建设,构建教学支持服务体系。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索适应学生身心特征和课程要求的有效教学模式,改进教法、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推行小班化教学,创造更加优良的学习环境。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综合素养。加强体育卫生工作,大力推进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1小时,培
10
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切实降低学生中的肥胖率、近视率。
重视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修养。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全面提升学前教育的供给能力,为适龄幼儿提供充足的入园机会。实施学前教育保障项目,构建0-6岁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形成以公办为主导、社区为依托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统筹规划幼儿园布局。依法保障新城、新建改建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进一步增加城镇地区公办园数量,加强农村地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教育资源举办幼儿园(或附设幼儿园、幼儿班),到2020年,公办幼儿园数量占幼儿园总数的50%以上。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优质平价服务。建立覆盖城乡的0-3岁幼儿早教基地服务网络,保教结合,促进科学育儿。
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建立学前教育质量发展管理体系与标准,核定学前教育机构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加大对自办园的监管力度。实施保教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加强保教
1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