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化学 必修1 一课一练 共18套 鲁科版(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把它洗掉的是下列中的

A.水 B.硫酸 C.NaOH溶液 D.澄清石灰水

4.已知硫、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4:5,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4:5 B.1:1:1 C.5:4:2 D.1:2:3

5.pg结晶水合物A?nH2O,受热失去全部结晶水后,质量变为qg,由此可知该结晶水合物中A的摩尔质量为

A. g/mol B. g/mol C. g/mol D. g/mol

6.在标准状况下,aL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经光照反应后,所得气体恰好使b mol NaOH完全转化为盐,那么,a与b的关系不可能是

A.b=a/22.4 B.b<a/22.4 C.b>a/22.4 D.b≥

7.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标准状况下某种O2和N2的混合气体m克含有b个分子,则n克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单位L)应是

A.22.4nb/mNA B.22.4mb/NA C.22.4nNA/mb D.nbNA/22.4m

8.取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10g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锌 B.铁 C.铝 D.镁

9.波尔多液农药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因为铁能与农药中的硫酸铜反应,在反应中,铁是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发生还原反应 10.下列同组中的两个不同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Na2CO3+HNO3与NaHCO3+HNO3 B.CaCl2+Na2CO3与Ca(NO3)2+K2CO3 C.Ba(OH)2+NaHSO4与BaCl2+NaHSO4 D.NaOH+H2SO4与Fe(OH)3+H2SO4 11.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I-、CO32-、Cl-、S2- B.Na+、K+、NH4+、Ba2+ C.Br-、HS-、Cl-、PO43- D.SO32-、HCO3-、NO3-、F- 12.在下列反应中,属于离子反应同时又属于有颜色变化的是

A.BaCl2溶液和K2SO4溶液反应 B.点燃H2和Cl2的混合气体 C.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 D.Ag放入盐酸中 13.根据下列反应:(1)2Fe3++2I-=2Fe2++I2,(2)Br2+2Fe2+=2Br-+2Fe3+。判断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是

A.Br->Fe2+>I- B.I->Fe2+>Br- C.Br->I->Fe2+ D.Fe2+>I->Br-

14.在反应3Cl2+6KOH(浓) KClO3+5KCl+3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5:1 B.4:1 C.1:5 D.1:4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只由它的浓度决定 B.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没有本质区别

C.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弱

D.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数目

16.为了将淀粉与KI分离,把混合物装入半透膜袋中,将袋浸入烧杯的蒸馏水中,过一段时间后进行实验,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取烧杯中袋外溶液,加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 B.取烧杯中袋外溶液,作焰色反应呈紫色 C.取烧杯中袋内溶液,加淀粉溶液变蓝色 D.取烧杯中袋内溶液,加碘水变蓝色 二、实验探究题。

17.近年来新闻媒介不断报道有误将亚硝酸钠(NaNO2)当食盐用,发生中毒事件甚至造成死亡。亚硝酸钠中N为+3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在酸性环境中可以还原高锰酸钾,使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在酸性环境中还可以将I-氧化成I2,I2能使淀粉变蓝。为了区别食盐和亚硝酸钠,请选择下表中的试剂、操作及现象填空(填序号)。 试剂 操作 发生的现象

①H2SO4溶液 A.把样品放入H2SO4溶液中,再加入淀粉溶液 甲:生成白色沉淀 ②KMnO4溶液 B.把样品放入H2SO4溶液中,溶解后再加入所选试剂 乙:溶液显蓝色 ③KI溶液 C.把样品放入水中,溶解后再加入所选试剂 丙:溶液紫色褪去 ④AgNO3溶液 D.把样品放入盐酸中再加入所选试剂 ⑤淀粉溶液

(1)根据选用试剂 ,进行 操作,有 现象发生,可以判断被检验的样品是食盐。

(2)根据选用试剂 ,进行 操作,有 现象发生,可以判断被检验的样品是亚硝酸钠。

18.现有一定量含Na2O杂质的Na2O2试样,请从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最简单实验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可供选择的反应物只有石灰石、水、盐酸和蒸馏水)。

(1)选用的装置(填写装置的数字代号)是________。 (2)选用的装置的连接顺序(填各接口的字母;连接胶管省略不答)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三、思考问答题。

19.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氧化性比高锰酸钾更强,本身在反应中被还原为Fe3+离子达到净水的目的。它是由硝酸铁、氢氧化钠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制得的,同时还有硝酸钠、氯化钠等生成,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制铁酸钠的反应中________元素被氧化。

20.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在成份上有何不同?如何用实验证明氯水既有氯气的性质,又具有盐酸和次氯酸的性质?

21.下列反应对自然界中碳酸钙的搬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CaCO3+H2O+CO2=Ca2++2HCO3-。富含二氧化碳的地下水流经大理石岩层时,通过该反应腐蚀岩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溶洞,溶洞还可能塌垮而形成天坑。地下河把Ca2+和HCO3-带到其他地方,渗出、滴下的水蒸发后,碳酸氢钙[Ca(HCO3)2]分解Ca(HCO3)2=CaCO3↓+H2O+CO2↑,产生的碳酸钙不断累积,就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

(1)写出Na2CO3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据此,为什么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等酸性气体时,用饱和NaHCO3溶液而不用Na2CO3溶液 。 (2)用NaOH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每摩尔氢氧化钠最多可吸收标准状况下 升CO2。 (3)向一定量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的混合液中慢慢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体系中沉淀的质量与通入二氧化碳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用必要的文字结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等解释图像中A→B、B→C、C→D各段表示的意义。

(4)把上图D点处的溶液加热,见到的现象是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四、计算题。

22.在500mL CuSO4和Fe2(SO4)3的混合液中加入21.7g铁粉,待完全反应后,得到16.8g残留固体,在滤液中加入400mL,4mol/L的BaCl2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完全沉淀,

求原混合溶液中CuSO4和Fe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D 6.C 7.A 8.C 9.B 10.B 11.A 12.C 13.B 14.A 15.B 16.C 17.(1)④ C 甲 (2)② B 丙或③⑤ B 乙或③⑤ D 乙 18.(1)⑤①④ (2)G接A、B接F

(3)2Na2O2+2H2O=4NaOH+O2↑

19.2Fe(NO3)3+16NaOH+3Cl2=2Na2FeO4+6NaNO3+6NaCl+8H2O;Fe。

20.因为氯气可溶于水且部分氯分子与水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l2+H2O=HCl+HClO 所以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Cl2、H2O、HClO、H+、Cl-、ClO-等微粒,其主要成份为Cl2。 长时间存放的氯水,次氯酸见光易发生下列化学反应:2HClO=2HCl+O2↑

由于次氯酸不稳定,促使氯分子不断与水反应,最终在久置氯水中只存在H+和Cl-,成为稀盐酸。

可通过以下实验证明新制氯水的性质。

向氯水中滴入碘化钾淀粉溶液时,发生如下反应: Cl2+2KI=I2+2KCl

氯气置换出单质碘,碘遇淀粉显蓝色,证明氯水具有氯气的性质。 向氯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可见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往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可见试液变成红色,证明氯水具有盐酸的性质。

由于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将有色布条浸入氯水中,可见有色布条褪色,证明氯水中存在次氯酸。

由上述实验可知,氯水具有氯气的性质,也具有盐酸和次氯酸的性质。

21.(1)Na2CO3+CO2+H2O=2NaHCO3,CO32-+CO2+H2O=2HCO3-,Na2CO3和NaHCO3都能吸收HCl气体,但前者也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后者的饱和溶液不能再吸收二氧化碳。 (2)NaOH吸收二氧化碳最多时发生的反应为NaOH+CO2=NaHCO3,所以最多吸收22.4L。 (3)A→B:Ca2++2OH-+CO2=CaCO3↓+H2O 实质是与Ca(OH)2反应

B→C:2OH-+CO2=CO32-+H2O CO32-+CO2+H2O=2HCO3- 实质是与KOH反应,先生成CO32-再生成HCO3- 。

C→D:CaCO3+H2O+CO2=Ca2++2HCO3-,沉淀不断溶解,直至完全消失。 (4)溶液又变浑浊Ca2++2HCO3- CaCO3↓+H2O+CO2↑

22.CuSO4和Fe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25mol/L和2.45mol/L 【解析】根据Ba2++SO42-=BaSO4↓得SO42-的物质的量为1.6mol

若全部为CuSO4,则可以反应掉铁粉的质量为:1.6mol×56g/mol=89.6g 若全部为Fe2(SO4)3,则可以反应掉铁粉的质量为: ×56g/mol=29.9g

所以加入的铁粉21.7g会完全反应,没有剩余。最后得到16.8g残留固体为铜。 根据CuSO4+Fe=FeSO4+Cu,反应生成的铜为16.8g 参加反应的铁粉为 ×56g/mol=14.7g

所以跟Fe2(SO4)3反应的铁粉为21.7g-14.7g=7g

根据反应Fe2(SO4)3+Fe=3FeSO4可以求出反应的硫酸铁的物质的量为: ×1=0.125mol

所以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0.25mol/L

根据硫酸根守恒,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1.6mol-0.125mol×3=1.225mol 所以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2.45mol/L

第十单元 碳的多样性 一、选择题(单选题)。

1.商店出售的黑底橡胶运动鞋,其鞋底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这是因为在橡胶中加入了一种耐磨的填料,这种填料市

A.石墨粉 B.活性炭 C.木炭粉 D.碳黑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种物质 B.C60和CO2均是碳元素的化合物 C.石墨和C60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D.O3和C60同素异形体 3.下列说法均摘自某些科普杂志,你认为无科学性错误的事

A.铅笔芯的原料是重金属铅,儿童在使用时不可以用嘴吮吸铅笔,以免引起铅中毒

B.CO有毒,生有煤炉的居室,可放置数盆清水,这样可有效的吸收CO,防止煤气中毒 C.汽水浇灌农田有一定的道理,其中二氧化碳的缓释,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D.用加酶洗衣粉洗涤衣服时,热水比温水好 4.下列叙述正确的事

A.碳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B.蛋白质、淀粉以及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等是由碳元素与氢、氧、氮等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镁 D.纯碱是氢氧化钠

5.将氧气通如灼热的碳层,得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经测定,在混合气体中氧的质量分数为64%。试分析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体积比是 A.1:2 B.2:1 C.1:1 D.1:3

6.10克含有杂质的CaCO3和足量盐酸反英,产生了4.4克二氧化碳,杂质的组成可能使 A.KHCO3和MgCO3 B.K2CO3和Na2CO3 C.ZnCO3和 Na2CO3 D.Na2CO3和NaHCO3

7.减缓大气中CO2大量增加的可能且有效的方法是

A.立即减少煤和石油的燃烧 B.控制全球人口急剧增长 C.植树造林,保护森林 D.将煤和石油转化为气态燃烧 8.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叙述中错误的事

A.等质量的两种盐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情况下,Na2CO3产生的二氧化碳多 B.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情况下产生的二氧化碳体积相等

C.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Na2CO3消耗盐酸的体积是NaHCO3消耗盐酸提及的2倍

D.将石灰水加入NaHCO3溶液中不产生白色沉淀,而加入Na2CO3溶液中则产生白色沉 9.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经分析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则该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是

A.1:3 B.2:1 C.7:33 D.1:2

10.用足量的CO还原32.0克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60克沉淀,则氧化物是

A.FeO B.Fe2O3 C.CuO D.Cu2O 二、 填空题。

11.在电弧作用下使石墨蒸发,在真空中冷凝,得到空心球状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

720和840,写出这两种分子的化学式: 和 。它们与石墨的关系是 12.喀斯特地貌使得某些地区形成溶洞,这些溶洞中又往往会有石笋、钟乳石甚至是栩栩如生的一些奇特的石头。请写出溶洞形成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和石笋、钟乳石形成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13.右图为一定量饱和Ca(OH)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产生CaCO3白色沉淀的质量与二氧化碳体积之间的关系曲线。试回答:

OA 段曲线和AB段曲线所表示的反应方程式是:

OA 段 AB段 B处溶液中存在的浓度较大的两种离子是 和 (填离子符号) 将B处生成的溶液煮沸,可见到的现象是 。 三、计算题。

14.使一定量的CO2通过炽热的炭,得CO2和 CO的混合气体。经测定混合气体中CO2和 CO的质量分数各占50%,则原来CO2气体被还原的百分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

1.D 2.A 3.C 4.B 5.B 6.D 7.D 8.A 9.A 10.B 11.C60 C70 同素异形体

12.溶洞形成过程 CaCO3 +CO2+H2O=Ca(HCO3)2

石笋、钟乳石形成过程 Ca(HCO3)2=CaCO3↓+CO2↑+H2O

13.Ca(OH)2+CO2 =CaCO3↓+H2O Ca(HCO3)2=CaCO3↓+CO2↑+H2O Ca2+ HCO3- 有白色沉淀生成 14.44%

第十一单元 氮的循环 一、选择题(单选题)。

1.下列气体能造成空气中光化学污染的是

A.CO B.CO2 C.NO2 D.N2

2.N2余其他单质化合,一般需要高温,有时还需要高压条件,但金属锂在常温下常压下就与N2化和生成氮化锂,这是因为①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②此反应可能为放热反应 ③次反应中可能氮分子不必先分解为原子 ④次反应前可能氮分子先分解为原子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 和 b mol 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A.a/b B.a/2b C.a/(a+2b) D.a/2(a+b)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中化学 必修1 一课一练 共18套 鲁科版(4)在线全文阅读。

高中化学 必修1 一课一练 共18套 鲁科版(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628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