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学案 共 50 页第 36 页
(2)这两首吊古伤今的古诗所用的主要艺术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6分)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①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②学不成。 注:① 乐游苑: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是当时仕女节日游赏之处。断
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既销魂,言花之色香使人心醉神摇。②“饿损纤腰”:暗含“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故。
(1)古典诗歌讲究炼字。前一首诗中的“逐”字和后一首诗中的“绊惹”在用法上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柳”的形象?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的“柳”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4分)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秋波媚 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①,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②烟柳,曲江③池馆,应待人来。 注:①高兴亭,在南郑(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西北,正对南山。②霸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③曲江:池名,池边有亭台楼阁,是长安著名的风景区。
- 36 -
诗歌鉴赏学案 共 50 页第 37 页
(1)开篇两句描绘了怎样一幅的画面?(3分)
(2)下阕所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5分)
6.阅读王安石的《孤桐》,回答问题。(8分)
孤桐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①思解愠②,愿斫五弦琴。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时代。②愠:疾苦,怨愤,
(1)请你用两到三个词语概括一下诗中所描绘的梧桐树形象的主要特征。(4分)
(2)诗人为什么要以“孤桐”作为本诗的标题? 请简要谈淡你的看法。(4分)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蝶恋花 王诜
小雨初晴迴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作者因苏轼遭文字狱而受牵连被贬谪外放,七年后才回到汴京,妻子早已病故,自己也已垂老,这首词写于他回到汴京时。
(1)联系全词及写作背景,你从“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中读到哪些隐含的内容和思想情感?
(2)把上下阕对照读,这首词主要是运用什么艺术表现手法来抒情的?试作具体分析。
- 37 -
诗歌鉴赏学案 共 50 页第 38 页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①每小息,杖屦②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床敷:安置卧具;②杖屦:扶杖漫步
(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4分)
9.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
(1)这首词上片画线句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3分)
(2)有人认为“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表现出诗人的豁达,有人则说表现的是诗人沉重的忧伤。你的看法怎样?为什么?请联系全诗说明。(3分)
10.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8分)
- 38 -
诗歌鉴赏学案 共 50 页第 39 页
凉州词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学案
◆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古代诗歌中的常见题材
1、写景诗 2、咏物诗 3、思乡诗 4、边塞诗 5、怀古诗
6、感怀诗 7、山水诗 8、送别诗 9、哲理诗 10、闺怨诗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才不遇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归隐田园 寄情山水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长亭送别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 思乡怀人 怀古伤今
一、一枝一叶总关情———写景抒情诗赏析
写景抒情诗鉴赏要点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绝 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① 这首诗表现出春天怎样的特征?
明确: ② 写出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明确: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① 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景物] [特征] ② 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 39 -
诗歌鉴赏学案 共 50 页第 40 页
二、仔细体察物关情———咏物言志诗鉴赏
咏物言志诗鉴赏要点
① 物的形态、色泽特征,或其所处环境
②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物的精神品格
③ 从整体构思看,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④ 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咏物言志诗鉴赏方法
1、“读清”全诗,包括标题、作者、注释。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赏析: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这一形象表现了诗人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花”这一形象折射出诗人的高尚品格和鲜明性格,即 咏 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通过对柳树
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的形象;并用“天地有清霜”警告他们
三、何人不起故园情———思乡怀人诗鉴赏
思乡怀人诗鉴赏要点
①常见的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 4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江油市太白中学诗歌鉴赏学案(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