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面开挖前施作,外插角及间距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
设计中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或超前锚杆)进行预支护,小导管采用φ42的钢花管,钢管周围钻孔,以使隧道顺利通过浅埋软弱地段,保证隧道施工过程的安全和保持地层的完整性。
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工艺流程及施工要求基本和大管棚注浆预支护相同,具体可参见大管棚注浆预支护工艺流程及施工要求。
5、初期支护
隧道开挖后应及时作好初期支护,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组成部分。设计初期支护主要采用锚杆、喷混凝土、钢筋网及工字钢架。
洞室开挖后及时进行喷射混凝土,及早形成封闭环,防止围岩进一步风化失稳。本隧道利用湿喷工艺以减少粉尘。
6、二次衬砌
隧道二次衬砌采用先墙后拱法分部施工,仰拱下台阶开挖后施作,边墙及拱部混凝土在整个断面分部开挖后整体完成,隧底填充混凝土在拱墙混凝土施作后完成,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制作必须达到有关的标准。二衬浇筑采用液压衬砌台车,长度12米左右,可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条件,适当增长或减短。
(1)混凝土由拌合站提供,应严格保证质量;
(2)混凝土运输车每次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严禁有油污、泥等杂物进入,运输过程中发生离析现象应进行二次搅拌;
(3)边墙基底应稳固,无虚碴及污物、积水及时抽走;边墙扩大基础底扩大部分及仰拱拱座,应结合边墙灌注一次完成;
(4)混凝土终凝后拆模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拆模后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保证做到类围岩的模注混凝土衬砌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才能拆模,以免拆模时撕裂衬砌,拆模过早还可能产生受力裂缝,甚至损坏衬砌。
7、行车横洞及人行横洞
采用半断面正台阶法施工。二次衬砌采用衬砌模板台车。紧急停车带开挖衬砌两端与洞身开挖衬砌以喇叭形式连接圆顺平整。
8、洞内混凝土路面施工
搅拌在固定搅拌站进行,采用6m3混凝土输送车运输。
24
将料直接倒入安装好侧模的路槽内,并用人工找补均匀。
用平板振捣器和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全面振捣后,再用振动梁进一步拖平振实并初步整平,再用平直的滚杆进一步滚捣表面,最后挂线检查平整度,发现不符合之处应进一步处理平直平整度符合要求为止。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收浆抹面,2小时后再进行一次抹面,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减少裂纹产生,抹面完毕及时进行覆盖洒水养生。
9、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
施工监测是新奥法的基本要素之一,而且是检验设计,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从施工开始,就应按本设计的量测要求进行施工监测,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完善设计与改进施工方法。
(二)明洞施工
彭家河坝明洞,结构形式为整体式连拱衬砌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明洞边墙外侧采用直墙式,提高结构稳定性。明洞位于泥石流多发带上,并在洞顶修筑排导槽,保证高速公路运行安全。
明洞施工工序为:临时边坡刷坡至桩顶→施工抗滑桩→洞身明挖、边坡防护→明洞地基处理、河岸护坡→明洞主体结构施工→明洞回填→排导槽施工。
1、明洞开挖
明洞开挖前必须对洞口纵横断面进行复测,若发现实际洞口地面线与设计有出入时,应及时上报处理,严禁盲目大挖大刷。
洞口区施作地表截排水沟,确保施工范围内的水及时排除。对斜坡稳定及边仰坡危岩体进行加固防护后,方可进行明洞施工,并及时清除开挖上游的浮石,防止落实伤人。施工过程中加强斜坡稳定性监测,杜绝施工过程中的次生地质灾害发生。
采用爆破施工时,应做好安全防护,采用定向爆破,尽量减小爆破对周边岩体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时时进行观测,减少开挖过程中的地质灾害的发生。
2、明洞衬砌
明洞混凝土施工计划采用两台衬砌台车,左右幅同时浇筑衬砌,结合侧向模板施工,侧向模板采用钢模板,模板强度满足施工要求。明洞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项目部拌合站集中拌制。采用先侧向后顶部,两端对称浇筑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每升高1米进行振捣,由台车自带振捣器进行,振捣时间不宜过
25
长,待混凝土面不在移动,且析出气泡停止后,停止振捣,避免混凝土离析或台车震荡偏移。
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及时对外露部分进行覆盖洒水养生,防止混凝土开裂。 浇筑拱圈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方可卸载台车及侧模。 3、明洞回填
明洞回填必须在明洞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以后进行,回填同时注意防排水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拱背回填应对称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0.3m,其两侧回填的土面高差不大于0.5m,本设计要求明洞顶回填种植土并绿化。
四、工期安排 1、总工期安排
总工期:本项目的主要工程量为路基、桥涵、隧道,预计工期为48个月,缺陷责任期24个月,质量保修期60个月,计划开工日期为2015年3月底,具体开工日期以监理人发出的开工通知中载明的开工日期为准。根据我公司的施工经验和技术实力,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精心组织工程施工,能够确保按期完工。具体节点工期详见附表一:施工总体计划表。
2、节点工期安排(根据施工地点气候条件,安排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冬休期)
施工准备:2015.3.1-2015.3.31 路基工程:2015.4.1-2016.10.31 桥梁下部:2015.4.1-2016.10.31 桥梁上部:2015.8.1-2017.9.30 隧道工程:2015.4.1-2018.7.31 防护及排水工程: 2015.4.1-2018.10.31 其它工程:2016.5.1-2018.11.30 五、特殊地质地段的施工方案及措施
本项目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交错接触带,地形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为龙门山,中西部为邛崃山脉。工作区多为高山峡谷区,山势陡峭。最低点位于汶川(海拔1100m),最高点为鹧鸪山(海拔4780m),平均海拔2600m。本项目路线经过区地层有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沿线
26
第四系松散堆积层、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均有出露。地层区划分属川西地层区龙门山分区和马尔康地层分区。基岩种类繁多,岩性复杂,分布面积大的地层主要为三迭系(T)地层,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仅零星分布于山坡、沟谷和山前地带。
1、施工时间的选择
因雨水往往是次生地质灾害的诱因,故在施工过程中,应与有关气象部门密切联系,对当天的天气情况要有全面的了解,雨天必须停止在危险工作面的施工。同时,在危险工作面应避开雾天和夜晚作业。
2、危险路段布置瞭望哨
根据沿线地形特征,于原路线位处不易观察到坡顶的情况,设置瞭望哨,每个工点可设置两处,一处设置在作业点附近,另一处设置在对岸半坡上或本岸较远的位置,成犄角之势,每一隙望者携带对讲机、燎望旗以及必要的望远设备,相互观察,相互通报。
3、足够的安全和救生设备
现场应配备救生包等应急装备,内置水、食品、口哨、手电筒、小刀等必要救生物品。现场所有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4、作业点安全状况的预评估
在推进到一个新的作业点前,都应对该作业点路段的地形、地质、可能次生灾害发育情况等进行安全预评估,并形成预案。如崩塌体坡面是否有松动迹象,上边坡是否有危岩,临河侧河流冲刷情况等等,预评估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后,如坡面挂主动网、被动网、清除危岩、临河铅丝笼冲刷防护等,方可开展施工。
5、安全、可靠的避险场所
遇突发事件,安全的避险场所极其重要。首先燎望哨应选择在开阔、安全的地点或其附近,距离应较近,使现场人员做出反应后能及时到达;对因地形条件限制,确实没有开阔、安全的地带时,应以稳固的巨石或陡崖凌空侧加以平整,并用钢板或型钢架斜置于凌空侧,使其内形成可避险2-3人的临时避险场所,内放必要的救生物品。避险场所应就近分散设置,以安全、方便使用为目标。
6、详尽的施工安全措施
施工单位应针对不同的工种、不同的作业点,制订详细的安全措施,落实到人,按措施规范作业。针对不同的预案,在不同的作业点,可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模拟演练,特别是避险演练,并根据演练结果,及时优化预案,使安全意识、安全措施深入人心。
27
7、救援体系的建立
救援体系是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启动紧急救援体系,确保救援及时、成功。
六、特长隧道监控量测的实施计划 1、超前地质预报
通过正洞的地质描述、设计阶段的地质资料和超前钻孔探测。了解施工前方岩体内的节理、裂隙、断层、岩脉等。施工过程收集的资料是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的主要依据,如实记录对施工前方地质预报,在此基础上大致确定地质超前预报的重点内容重点部位。
超前地质预报资料及时收集整理分析,针对成果确定不良地质位置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保证隧道安全施工。
2、隧道监控量测
(1)测点布置及量测方法
对量测测点的科学布置是监控测量方案设计的又一关键问题。针对重点监测围岩质量差或局部不稳定块体、节理或地下水发育地段,以及特殊工程部位(如洞口处)。监测点的安装埋设应尽可能靠近隧道掌子面,以便尽可能完整获得围岩开挖后初期力学形态变化和变形情况。
(2)量测断面的拟定
针对该公路隧道地质围岩及结构特点,并根据隧道监控量测以往类似工程的监控量测经验和各类量测项目的作用意义,进行量测断面的布置设计。必测项目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按以下原则进行布置: V类围岩段每隔15-30m布设1个断面,IV类围岩段每隔 30-50m布设1个断面,Ⅲ类围岩段每隔60m,以上布设1个断面。洞口附近和围岩级别交接区适当加密。
选测项目中孔隙水压力量测仅针对水害严重的隧道,而围岩体内位移与二衬钢筋应力量测为配合后期围岩模量反演分析研究仅在部分典型围岩断面埋设。
(3)量测频率
必测项目可在测点埋设后即读取初始读数,选测项目在混凝土初凝后测取初始读数,以后根据技术规范要求的采集频率和次数进行收集数据,但量测频率也须根隧道开挖进度和所量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当的调整。同一断面尽量在每天同一时刻量测,即保证量测间隔相同。
(4)量测数据处理与信息化施工
针对本项目隧道特点,利用基于ACCesZo03的量测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可
2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汶马高速施工组织设计(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