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总结
位置与方向(第二课时)
教学 位置与方向(第二课时)——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19例2 内容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学习了如何更加准确地确定位置,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2、复习: 以电视塔为观测点,按要求填空。 文化广场在电视塔西偏南45度的方向;体育场在电视塔东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馆在电视塔南偏东30度的方向;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 二、尝试探索、学习方法: 1、尝试。 2、反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问:东偏北40度怎么画?(东偏北说明是靠近东边往北偏,角度是40度。)距离为45千米怎么画?(1厘米15千米,45千米里面有3个15千米,图上要画3厘米。) 2、 小结:要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 3、 注意:如果是北偏东40度呢?南偏西40度呢?(靠近哪个方向就以哪个方向为基准。) 三、再次尝试: (1)独立练习。 (2)小组讨论校对,说说方法。 (3)小组汇报、集体评议,教师进行梳理。 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4)提问质疑。 生提问。师: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 小结: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 四、巩固练习: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位置与方向(第三课时)
教学 位置与方向(第三课时)——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22-3 内容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观察书上插图,小组讨论 (1)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识说一说这些城市的位置关系。 (2)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 2、汇报讨论结果 (1)首先找到北京和上海在地图上的位置。 (2)确定以谁为观测点。 (3)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 (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3、答疑解难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解答,能在组内解决的在小组内解决,努内解决不了的老师解答。) 二、复习巩固 1、完成做一做 (1)组织学生做游戏(可两人一组也可四人一组) (2)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人人开口说一说。 三、复习反馈 1、完成练习第1、2两题 2、当堂汇报 (北京在哈尔滨的南偏西的方向上,哈尔滨在北京的备偏东的方向上。) (学校在我家的南偏西的方向上,距离约是900米。)(小刚) (你家在学校的北偏西的方向上。)(小芳)
位置与方向(第三课时)
教学 位置与方向(第四课时)——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23-4 内容 一、创设情境、介绍应用 1、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位置与方向的有关知识。这些知识在生活中非常有用!比如说现在非常流行的“定向运动”!你们知道什么叫作“定向运动”吗? 2、师介绍。(演示课件)大致估计方向。 二、说说方向与路程: (1)这个图不是很清晰,我们来看看书上一幅差不多的图:校园定向运动路线图。 完成这个题关键是什么?(确定中心) 中心怎么确定?昨天所学?今天的呢? 你能根据这个路线图,说说每一赛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吗?试一试。跟同桌说一说。 (2)反馈校对 (3)小结 2、校对25页第3题。 三、画路线图: 1、做一做。 说一说怎么做?再试一试。(重点在第二部分:画到哪个地点就以哪个地点为中心。) 2、26页第5题: 。 能确定目标的方向与距离,并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能根据目标的方向与距离,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表格式)(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