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师招聘试题(整理共50页)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09-2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有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对注意对象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有较强的意志力,能克制自己排除干扰等等。因此全选。

6.【答案】AC。

7.【答案】√。专家解析:在教育心理学中我们不仅研究学生如何学习的,而且也研究如何去教学生,这是教育心理学中两项极为重要的课题,换言之即题干所描述的内容。

8.【答案】×。专家解析:迁移的关系转换理论强调对情境关系的理解,而相同要素说强调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9.【答案】×。专家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

10.【答案】×。专家解析:《纲要》的重点应该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1.教育目的分别以培养军人和商人的时期是( )。 A.古斯巴达和古雅典 B.古雅典和古斯巴达 C.古印度和古埃及 D.古埃及和古印度

2.历史上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出来的是(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3.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属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哪个阶段( )。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4.社会态度的成分包括(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倾向成分

5.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 )。 A.概念 B.判断 C.推理 D.逻辑

6.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包括( )。 A.敏捷性 B.持久性 C.准确性 D.准备性

7.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容易出现的人格冲突有( )。 A.主动对内疚 B.亲密对孤独 C.勤奋对自卑 D.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8.思维的灵活性反映的是思维的速度。(判断题)

9.遗忘曲线的提出者是奥苏贝尔。(判断题)

10.数学中“一题多解”体现的是创造思维。(判断题)

1.【答案】A。专家解析:古代斯巴达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军人。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2.【答案】A。专家解析:英国学者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3.【答案】C。专家解析: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4.【答案】ABD。专家解析:社会态度的成分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 5.【答案】ABC。专家解析: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

6.【答案】ABCD。专家解析:良好的记忆品质的特点包括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和准备性。

7.【答案】CD。专家解析:义务教育包括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学龄期,其冲突有勤奋对自卑感,初中阶段处于青年期,其冲突为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8.【答案】×。专家解析:思维的灵活性反映的是思维随机应变的能力,而思维的敏捷性反映的是思维的速度。

9.【答案】×。专家解析:遗忘规律的提出者是艾宾浩斯。

10.【答案】×。专家解析:数学中“一题多解”体现的是发散思维。

1.按满足需要的对象划分,可以把需要划分为精神需要和( )。 A.物质需要 B.生理需要 C.社会需要 D.成长需要

2.青春期开始发展形成的自我是( )。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理想自我

3.在正式群体中,( )起主导作用。

A.行为因素 B.情感成分 C.成熟成分 D.认知成分

4.人际关系由( )组成。 A.认知 B.情感 C.行为 D.意志

5.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 )两种类型。

A.匮乏性需要 B.成长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审美需要

6.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包括( )几个方面。

A.性格 B.气质 C.自我调控系统 D.能力

7.下面关于教育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教育目的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 B.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C.教育目的也就是教育方针 D.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8.从众就是服从。(判断题)

9.知识是心理水平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认知经验的概括。(判断题)

10.弗洛伊德认为本我遵循现实原则,自我遵循快乐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判断题)

1.【答案】A。专家解析:按满足需要的对象划分,可以把需要划分为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按需要的起源可划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2.【答案】C。专家解析:心理自我是从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这时,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

3.【答案】A。专家解析:在正式群体中行为因素起主导作用。

4.【答案】ABC。专家解析:人际关系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5.【答案】AB。

6.【答案】ABC。专家解析: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包括性格、气质和自我调控系统。

7.【答案】ABD。专家解析: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既有联系又有所不同。

8.【答案】×。专家解析:服从与从众有着本质不同,从众情况下个体是自愿的,服从情况下个体是不自愿的,是应别人要求去行动的。

9.【答案】×。专家解析: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

10.【答案】×。专家解析:弗洛伊德认为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1.小红生病被妈妈带去看医生,打针特别疼,此后小红看到医生就害怕,这种现象指( )。 A.消退 B.强化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2.将道德发展划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巴浦洛夫 C.柯尔伯格 D.林崇德

3.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具体体现在( ) A.教育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B.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

C.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把简单劳动力训练成复杂劳动力 D.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得到全面发展来实现

4.关于活动课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活动课程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卢梭,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克伯屈 B.活动课程强调以教师的活动为中心

C.活动课程能够充分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D.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5.以下表述属于从众行为的是(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师招聘试题(整理共50页)在线全文阅读。

教师招聘试题(整理共50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5988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