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制:又称之为首长负责制或独任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身上的领导体制。;
委员会制:又称之为会议制或者合议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由两位或者两位以上的行政负责人共同行使的领导体制。;
层级制:又称直线制、层次制、分级制或者系统制,是指将一个领导机关在纵向上划分为若干个层级,每一个下属层级对上一个层级负责,从指挥中心到基层形成一个类似金字塔式的指挥系统,每一个层级的领导业务范围基本相同,但管辖的范围与规模随层级的降低而逐渐缩小的领导体制。;
职能制:又称之为分职制、功能制或者机能制,是指在一个领导机关中在横向上平行地设置若干个职能部门,辅助领导机关实施领导。各个职能部门所管辖的范围都以本领导机关的整体为对象,只是工作的性质与内容不同的领导体制。。
三、简答题:
1.简述领导体制的特征: 领导体制除了具备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这两种根本属性之外,还具有以下特征:(1)系统性;(2)适应性;(3)稳定性;(4)灵活性。
2.简述领导体制的地位与作用: 政治体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而领导体制作为社会政治体制中的核心内容,在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与作用。领导体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科学的领导体制有助于更好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有助于保障领导活动的正常开展;3)有助于造就优秀领导者4)有助于建立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良性关系5)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提高领导活动的效率并增强活力
3.简述我国领导体制的本质特征:1)人民群众的主人地位;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3)中央集权式的领导体制
四、论述题:
1.试述我国领导体制的主要弊端和改革方向:
主要弊端具体表现为:(1)权力过分集中。(2)规则和规范仍然缺失。(3)组织结构的设置不科学。
2.试述新时期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原则与内容:
改革的原则:(1)环境适应原则(2)民主法治原则(3)公平正义原则(4)效能与效率原则(5)权责相应原则
改革的内容:(1)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提升民主参与的效能;(2)加强权力制约机制的建设,是加强领导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3)建立健全司法体制,持续维护公平正义(4)进一步深化行政领导体制改革,提升领导效能
第五章领导素质与群体结构
一、名词解释:
领导素质:是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是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它既包括领导者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又有着更加广泛的内容,如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文化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行政领导学复习题库(2018年)(10)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