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三语文试卷合集)黑龙江2018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20份(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富,手法熟练;从“十分小心地把茶壶....东西都倒进瓶里,把每件茶具都用事前准备好的布袋套好”,可见其警惕性强,心思缜密;而她挑选这类骗子作为施骗对象,看准其不敢报案,表现出她善于揣摩人的心理。 11、答案(四点任选三点)

①语言描写:如“我喜欢猫,你养猫了吗?”“莫蒂菲夫人,没什么事吧?”这表现了萨莎的见风使舵和善于察言观色。 ②神态描写:如“表面上却装出十分尊敬的样子,欠着身子饶有兴趣地倾听着老妇人说话”,表现出萨莎的伪装的谦恭和内心的虚伪,“她一边品茶,一边微笑”,表现了萨莎自认为即将得手的得意。 ③动作描写: 如“同时扫了一眼这套公寓”“眼睛却一个劲地在房间里扫来扫去”,流露出她的诈骗盗窃的本能反应。“灵巧地迎上茶杯,让茶壶里的茶水恰到好处地倒入她的杯中”,体现她迎合别人,故作乖巧,“萨莎靠在长沙发上闭上眼睛”“乐不可支”,体现其放松警惕,自以为胜利在望,扬扬自得。

④心理描写:“去卫生间了,萨莎自言自语地嘀咕着....即将来临的财运使她非常开心。这些老家伙们从来都懒得查看证明、介绍信什么的,这绝对有机可乘”,表现出萨莎对自己的骗术十分有信心,,并且为此而沾非自喜。 12、①“完美的猎物”,“猎物”直接体现小说的主题,点明小说讲的是一起诈骗事件。②有利于情节的展开,老妇人和萨莎都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诈骗对象即“猎物”。对于萨沙,老妇人年老体弱,容易下手。对于老妇人,萨沙自以为是,疏于防范,且不敢报警。③题目与文中内容相互照应,突出了中心。 13、(只要举例恰当,且能简要分析,即可酌情给分)

小说中多处运用伏笔。如“亲爱的,再加点茶”典例。①老妇人用热情的语调、亲和的态度与慈祥的笑容业让对方松懈,从而为“下手”创造机会。②用再加点茶来实施计划,且能引发读者想象。此伏笔可谓妙手。③小说中写老妇人步履艰难,一是向萨莎示弱,消解她的防范心理;二是用老妇人的“步履艰难”与用“枯枝般的手指”“飞快地摘下”萨莎的项链、耳环等的迅捷作对比,对人物进行辛辣讽刺。 伏笔是指在文章的前面对下文要出现的人物或

解析:伏笔是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其作用通常是有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让读者感到巧妙有趣。文中除了“立爱的,再加点茶?”一处伏笔外,还有“萨莎按拣不住内心的突喜”也是,萨莎为何“窃喜”? 后文有多处呼应,如“这样的去家伙们最容易摆平”“像她这样的老家伙一般都不大喜欢银行卡”“她一边品茶,一边微笑,即将来临的财运使她非常开心”等。 14、D 托搭配宾语“形势”,所以是依托、依傍之意。 15、B 均为介词,用。A介词,向/介词,相当于“被”。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D副词,难道/代词,它。 16、C“多处正面表达”于文无据,文中并未正面表达,属于无中生有。

17.(1)卢公是当今天下的贤达刺史,没听说他推荐过什么人:大概是很难找到可荐之人而他又太看重此事。(判断句1分,盖、难,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我是由感于知己很难遇到,为了弘扬您的美德,而且怜惜侯喜的一片心意,所以据其德而呈现于您。(省略句1分,因、左右各1分,句子通顺1分) 18、史以名为褒贬/犹且恐惧不敢为/设使退之为御史中丞大夫/其褒贬成败人愈益显/其宜恐惧尤大也/则又扬扬入台府/美食安坐/行呼唱于朝廷而已耶?(断对两处给1分,断对四处给2分,断对七处给3分;断错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 本段大意如下:

史官用文字进行褒贬,尚且感到恐惧不敢去干,倘若让退之你任御史中丞或御史大夫,通过褒贬而使人成或败的作用愈加显著,你的恐惧就该更大了吧,(那样的话)莫非你又打算志得意满地走进御史官署,吃着好菜好饭,安坐无事,到朝廷上无所顾忌地奏事议政吗?

19、答案“逐”有“追逐,追随”之意,“逐”字将词人追寻“芭蕉雨”的悲愁意象主动化( 动态化) 了,更增添了羁旅他乡、怀才不遇的凄苦悲愁之情。(共3 分。解释字义1分,写出效果1分,点明情感1分。意思相近即可)

20、①以景作结,营造氛围,乱山、斜日、荒城、暮鼓等意象,营造了荒凉、冷落的氛围;②融情于景,含蓄蕴藉,眼前之景即心中之景,都染上了词人强烈的主观色彩,隐含迁客羁

臣难以言说的凄凉和孤寂;③烘托形象,词人身处荒城,看夕阳斜照,听暮鼓声声,烘托出寒斋愁坐的人物形象;④暗点词题的“愁”字。“山无数”写离家之远,归程之难,“乱”字既加重了归程艰险,又隐含词人心绪烦乱与忧愁,凸显题旨;⑤照应开头。“斜日荒城”照应“秋晚寒斋”。(共5 分。写出1点得2分,写出2点得4分,写出3点得5 分。意思相近即可)

21、答案儒家:遵守礼制,为父母守孝三年以报答父母抚育之恩。墨家:提倡节葬,死者既葬,生者不必久哀,而应赶紧工作。(共2 分。准确概括儒家、墨家观点各1分。意思相近即可)'解析:结合材料一“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可以得出儒家遵守礼制,为父母守孝三年以报答父母抚育之恩;从材料二的两个“足以”和一个“止矣”可得出墨家提倡节葬,由“生

者必无久哭,而疾而从事”可看出墨家提倡生者不必久哀,应赶紧工作。

22、答案:①儒家认为孝乃仁之本,守孝三年并非只是一种形式,而是在内心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也是培植仁心的过程。②墨家则认为逝者已逝,生者不能因长期服丧而耽误生产劳

动。③墨家薄葬短丧的观点的核心为节用利民,与当代提倡的“厚养薄葬”的观念趋同。儒家提倡的“守孝三年”礼制在现代社会显然不现实,也没必要,但其不忘父母养育恩情的本 意仍然值得肯定。 [参考译文]

材料一: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 儿女生下来,三年以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予就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三年的爱吗?”

材料二:棺木三寸厚,足以让尸体在里面腐烂就行;衣衾三件,足以掩盖可怕的尸形就行。及至下葬,下面不能掘到有泉水冒出的深度,上面不使腐臭散发出来,坟地长宽各三尺,就够了。

死者既已埋葬,活着的人不应该长久地悲伤,而应该尽快从事生产,人人各尽所能,用以让所有人获得各种相关的利益。这就是圣王的法则。 23、(1)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梧桐更兼细雨 怎一个愁字了得 (3)多情应笑我 一尊还酹江月

(4)万里悲秋常作客 潦倒新停浊酒杯 (5)一鞭残照里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文言文翻译:

侯喜这个人,他的文章古朴有致,他的意志坚忍不拔,他的行止及取舍具有君子风范。侯喜家境贫寒,双亲年迈,朝中无可攀援之人。进京应举已十多年,竟没有遇到赏识自己的人。我常羡慕他的才华,又为他的遭际不平。与他来往已有多年,曾经想向主考官举荐,或向更高一层的官员进言,无奈我名位卑下,入门无路。拜读他的作品,未尝不掩卷长叹的。

去年,我离开徐州入京调选,本想带他同行,恰遇他家中有事不能脱身,出境不好,困顿坎坷,又耽误了一年时间。到春末我从京师返回徐州,责怪他长时间与我断绝消息,从五月初我一到徐州就遇到了他。侯喜告诉我说自己被您了解,言谈间语气激扬,面有得意之色。他说:“我侯喜死也无憾了。我辞别双亲入关求仕,长年客居他乡,见到的王公大人也不在少数,但还没有遇到象卢公那样了解我的,即使命里注定我要被抛弃于泥泞的道路、老死在乡野僻壤,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现在我只觉得胸中有勃勃生气,看来这次进士有希望了。”

我很为他所说的话感动,因而以酒庆贺。我对他说:“卢公是天下少有的贤能刺史。没有听说他推荐过什么人,大概是很难找到可荐之人而他又太看重此事。现在你成为本州推荐的举子之首,你说死也无怨了,的确如此。古人所谓知己,正是这样。处身贫寒,不能扬名天下,独被大贤大德之人赏识,那才是弥足珍贵的。如果本来就有名声,又依托别人的声势,那就是商贾逐利的事了,又有什么可宝贝的呢?你能被卢公这样看重,他真可以说是你的知己了。读书人一生修身立节,却不能遇到一个知己,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有的整天在一起,但不能成为知己,有的只能隔世钦羡,因为知己难觅,所以有‘士为知己者死’的话。不是这样吗?难道不是这样吗!”

您已经对侯喜有所了解。而我再次把他推荐给您,并不全是为侯喜着想,实在是因为有感于知己难遇啊!阁下有此大德,故能生出爱惜侯喜之心,所以我把他的行止写成文状献给您。 恭敬地呈上此状。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虫洞理论上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在研究引力场方程时,假设宇宙中可能存在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这个隧道就是后来物理学家所说的虫洞。爱因斯坦认为通过这个隧道即虫洞可以做瞬时的空间转移,如果虫洞的出口恰好停在过去,就可以通过它逆着时间旅行。当然,进行这种时间旅行时你只能旁观,因为时间是线性的,事件就是一个个已经穿好的珠子,你无法改变珠子也无法调动其顺序。但截至2013年,还尚未有实验证实虫洞真正存在。

早在19世纪50年代,已有科学家对虫洞作过研究。一些物理学家认为,理论上也许虫洞可以使用,但虫洞的引力过大,会毁灭所有进入的东西;同时,即使宇宙中充斥着数以百万计的虫洞,但也很少会有直径超过10万公里的,而这个宽度正是太空飞船安全航行的最低要求。因此虫洞不太可能用于宇宙航行。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研究发现,虫洞的超强力场可以通过“负质量”来中和,起到稳定虫洞能量场的作用。科学家认为,相对于产生能量的“正物质”,“反物质”拥有“负质量”,可吸去周围所有能量。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实验室已经成功地证明了“负质量”能存在于现实世界,并且通过航天器在太空中捕捉到了微量的“负质量”。“负质量”的发现为利用虫洞创造了新的契机,只要用“反物质”去扩大原本细小的虫洞,并强化“虫洞”的结构,使其稳定,就可以让太空飞船穿过。

与此同时,许多科学家也在致力于构造人工虫洞的研究。科学家桑恩等人从理论上提出了构造虫洞的概念。他们相信,先进文明所创造的人工虫洞,可以用奇异物质的“支柱”来保持虫洞的畅通。奇异物质具有超过它能量密度的极大的负压,其引力具有排斥性,从而使得它周围的空间被扭曲得十分奇怪,这正好改变了空间扭曲的“符号”。桑恩的虫洞,可称为奇异物质虫洞。

科学家麦可思提出了“磁虫洞”理论。他说,极强烈的磁场能弯曲时空而形成虫洞。根据相对论,任何含有能量的东西(包括磁场)皆能弯曲空间。远在上世纪20年代,科学家莱特就在爱氏方程中找到了磁引力。莱特的理论表明,在一个由螺线管产生的磁场中,螺线管内形成了一个引力场,但要获得这种人工引力场,需要十分巨大的磁场。麦可思说,在实验室内,用2.5T(特斯拉)的磁场即可构造出一个“磁虫洞”,但洞的半径极大,约为150光年,若要将此“虫洞”的半径压缩到实验室的尺度,则所施加的磁场需大到10亿T,这显然超出目前人类的科技能力(最大人工磁场约10T)。但麦可思认为,在天空中必定能找到这种“磁虫洞”,因为中子星表面的磁场达10亿T,在那里,“磁虫洞”将自发地产生。

不论“奇异物质虫洞”或“磁虫洞”,只要它们存在于天空之中,就能从地球上测得它们的特征性信号,我们将看到一个两边特别明亮中间较暗的R光学像。 1. 下列对“虫洞理论”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虫洞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理论上,利用它我们可以做瞬时的空间转移,回到过去。 B.虽然虫洞的能量场可以毁灭所有进入虫洞的东西,但利用“反物质”来中和以后,太空飞船就有从虫洞中穿过的可能。

C.“虫洞的引力”和“虫洞的超强力场”,拥有负质量的“反物质”和具有极大负压的“奇异物质”是含义各自相同的两组概念。

D.尽管以目前人类的科技能力还不能建造一个适合实验室尺度的“磁虫洞”,但麦可思却相信太空中或许存在着这种“磁虫洞”。

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桑恩和麦可思建造的虫洞,分别利用了奇异物质的负压和人工磁场的引力来稳定虫洞的能量场,其中的科学原理是相似的。

B.“反物质”是相对于“正物质”而言的,它拥有“负质量”,可以在虫洞中吸收能量,并使自身的结构稳定,从而扩大虫洞。

C.麦可思首先提出,任何含有能量的东西皆能够弯曲空间,极强烈的磁场也能弯曲时空而形成虫洞,他据此提出了磁虫洞理论。

D.只要桑恩的奇异物质虫洞和麦可思的磁虫洞存在于天空中,我们就能从地球上看到它们两边特别明亮中间较暗的R光学像。

3. 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间是线性的,事件则像一个个被穿好的珠子,无法改变珠子也无法调整顺序,故即使能由虫洞回到过去,也不可能“重新来过”。

B.既然“负质量”已经被世界上的许多实验室成功地证明了能够存在于现实世界,那么,利用“反物质”来建造虫洞就不是不可能了。

C.目前尚没有实验证据表明虫洞的真实存在,所以,现阶段科学家对虫洞的所有研究都只是一种海市蜃楼般的猜测,前景不容乐观。

D.蛀虫在苹果表面的两个点之间蛀出了一个“虫洞”,如果在这两个点之间走直线,从三维的物理空间来看,这条直线就类似于虫洞。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没有对手的生活

①我的舅舅王五退休了,他说:“我终于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啦。”可在我看来,他刚休息了三两天,人就委顿得如同一片枯黄的菜叶。

②我这样形容我的舅舅王五,并非故意对他不敬,而是因为,他以前经常用同样的话来讽刺我。所以,当我看到他满脸憔悴的样子,就不由自主想起了那句话。我跟他之间的关系,已经令人兴奋地变成了一片黄菜叶与另一片黄菜叶之间的关系,这很好。

③退休以前,我的舅舅王五是这座城市里一个不大不小的领导干部。我呢,什么也不是。我辞掉了工作,回到家里睡觉。睡不着觉的时候,就靠读书和写小说打发时间。我整天披头散发,吃穿都不讲究,脸色也不太好。满面红光的舅舅对我很瞧不起。他跟我的母亲也就是他的姐姐,或者别的什么人提起我时,总是说“那片黄菜叶”如何如何。我心里对他很是反感。

④变成了另一片黄菜叶的舅舅以为自己生病了。他去医院做了全方位的检查,医生说:一切正常。他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连续换了两家医院,还是一切正常。他犯了糊涂,对家里的一只老花猫大发了一通脾气。他说:“没病?没病怎么浑身没有一点力气?没病怎么吃不下饭?你能告诉我吗?他妈的你说你说呀!”可怜的老花猫被他吓坏了,在跃而起,以龙卷风的速度逃掉了。

⑤我的舅舅突然心血来潮想写小说。他亲自屈尊来到我的狗窝般的小屋子里,还带来了一条好烟。他知道我烟瘾很大,不过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抽过他一支烟。他对我说:“你看我整天闲着,都快闲出病来了。怎么办呢?你教我写小说吧。”他又说:“我这一辈子,就是一部很好的长篇小说啊。”我一支接一支抽着他带来的好烟,以沉默的方式与他喋喋不休的诉说相抗衡。他告诉我他哪年哪月参加革命工作,又怎样把一个又一个对手打下马去,从而开辟出崭新的工作局面。他提到了一个又一个 名字,这些名字,有的我熟悉,更多的是我第一次听说。

⑥我的舅舅王五说:“老丁,老丁你知道吧?”我点点头。老丁我怎么会不知道呢?他跟王五是一个单位的,而且就住在王五的楼上。

我的舅舅王五说:“哼,老丁!就凭老丁那点本事,也想跟我争一把手的位置!”他没有再说下去。他眯起眼睛,仰在那张不堪入目的破沙发里,脸上荡漾着令人陶醉的幸福。

⑦我的舅舅王五果真写起了小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写的是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他写得很投入。他不允许任何人打扰他,连窗外那棵老杨树上的鸟儿也不行。很多人都亲眼看到他在一天下午跟那棵老杨树以及树上的麻雀们玩命的情景,简直可以说是惊心动魄。他从家中狂奔而出,用石头击打树枝上叽叽喳喳的麻雀。落叶纷纷,在地面上铺了厚厚一层,细看,其中还夹杂着几根麻雀的羽毛。邻居们都惊呆了,他们不知道王五这个老家伙今天吃错了什么药。如果不是老丁下班回家从轿车里探出头来冲他哈哈大笑了一阵子,我敢打赌,我的舅舅王五肯定会毫不留情地把那棵老杨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也给打下来。

⑧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几个月以后,我的舅舅王五又改变了想法,他不再写小说了。他当上了园丁,在家里莳花弄草,各种各样的花草挤满了阳台。让我感到更加意外的是,他的精神状态也逐渐好转了,几乎达到了退休前的水平。 ⑨我忍不住问 他:“舅舅,你为什么不写小说了?”他瞥了我一眼,笑笑说:“忙啊,没时间哪!”紧接着,又压低了声音对我说,“楼上的老丁也退下来了。他在家里养了不少花草,我要跟他好好比一比……”

⑩舅舅对我说的悄悄话,一直让我品味了很长时间。现在,我终于可以自豪地向全人类宣布,我对那个名叫王五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三语文试卷合集)黑龙江2018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20份(6)在线全文阅读。

(高三语文试卷合集)黑龙江2018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20份(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0860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